王曉慧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口腔科,河南 鄭州450003)
本研究對我院長期住院患者用中藥口腔護理液獲得滿意效果,報道如下。
共200例,均為2012年9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長期臥床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男43例,女57例;年齡18~65歲,平均(39.54±10.64)歲;住院時間30~68天,平均(47.43±9.43)天;基礎疾病為腫瘤42例、心腦血管疾病22例,器官器質性病變22例,骨折13例。對照組男46例,女54例;年齡18~65歲,平均(41.83±11.94)歲;住院時間30~71天,平均(46.92±10.41)天;基礎疾病為腫瘤47例,心腦血管疾病24例,器官器質性病變16例,骨折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用棉球擦洗法進行基礎口腔護理。將醫(yī)用棉球蘸取生理鹽水后,用彎鉗夾緊棉球依次擦拭口唇、牙齒、頰部等部位。對照組用生理鹽水清洗口腔。觀察組用中藥口腔護理液(白芷40g、黃芩20g、淡竹葉10g、菊花10g、金銀花10g、甘草3g,加溫水600mL浸泡1h后煎煮至400mL,過濾)。兩組口腔護理均于每天早晚餐后進行,日2次,共7天。
記錄治療前后發(fā)生口臭、口腔潰瘍、口苦、口干、牙齦出血情況,分別于干預前、干預第3天、干預第7天、干預后3天取唾液作細菌培養(yǎng)。
兩組口腔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口腔情況比較 例(%)
兩組不同時間點口腔分泌物細菌菌落數(shù)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間點口腔分泌物細菌菌落數(shù)比較 (cfu/μL,±s )
表2 兩組不同時間點口腔分泌物細菌菌落數(shù)比較 (cfu/μL,±s )
注: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
分組 例 干預前 干預第3天 干預第7天 干預后3天觀察組 100 475.65±45.85 368.54±30.53△ 247.78±20.35△ 260.55±23.98△對照組 100 486.71±46.60 393±40.34 305.45±25.41 340.97±24.35
口腔異常多為肺胃熱盛、火熱循經(jīng)上炎,臟腑運化失常、熏蒸口舌[1]。中藥口腔護理湯劑方中白芷祛風燥濕,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2],淡竹葉清熱除煩、瀉心火,菊花疏風、平肝、清熱、瀉火,金銀花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甘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藥物作用于口腔黏膜,既能改善口腔免疫功能,同時能抑制口腔細菌菌落的增長繁殖,改善口腔衛(wèi)生[3]。
[1]周美芳,陳菊娣,虞萍,等.冰清漱口液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口腔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34):4202-4203,4204.
[2]陸靜波,李銀鳳.自制中藥漱口液在留置胃管患者口腔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4,29(2):37.
[3]萬婭姣,徐莉萍,周人鳳,等.國內(nèi)中藥應用于臨床口腔護理的文獻分析[J].循證護理,2015,1(4):16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