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
【摘 要】互聯(lián)網時代,虛擬財產新型財產利益形成,擴大了物權客體,由實體本位轉向價值本位情況下,物權客體形成。市場環(huán)境中,作為財產利益的一種形式,基于物權法保護虛擬財產顯得尤為重要。虛擬財產相關法律關系,我國物權法中物權客體開放性規(guī)定,為物權法調整創(chuàng)造了條件。基于此,本文主要論述了網絡虛擬財產物權法保護相關知識,僅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時代;虛擬財產;物權保護
互聯(lián)網時代,網絡游戲用戶數量增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虛擬財產數量,如若保護不到位,法律教育、評價、預測、指引與強制性作用得不到發(fā)揮,對網絡虛擬經濟與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深入研究網絡虛擬財產物權法保護具有深遠意義。
一、網絡虛擬財產特點分析
(1)網絡環(huán)境與空間的存在。網絡空間即由密碼與網址實施劃分的一種虛擬且客觀的空間,對網絡財產虛擬性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其中,虛擬性指一種存在物虛擬財產,物質實體不存在,本質在于計算機設備中的字符串。(2)現實事物的數字化模擬。實質上虛擬財產是利用計算機媒介展現數據組合,該數據組合特點必須要具有視覺效果,該視覺主要是模擬與逼真在線現實世界事物及其變化。因這一特點,虛擬財產轉變?yōu)樘摂M物及物品,其不同于物品復制,現實中一一對應被復制或影射對象是不存在的。(3)易修改性。對于虛擬財產而言,玩家賬戶是其主要來源,賬號中虛擬物品有著可變化的記載參數,所以隨著玩家網游時間與投入的擴大,賬號參數也隨之改變。
二、網絡虛擬性財產物權法保護規(guī)則
1.權利規(guī)則
當前,各界對網絡虛擬財產歸屬還有很多爭議,所有權歸屬為網絡運營商還是用戶?如果從立法角度保護網絡虛擬財產,首先,從法律角度,對其所有與使用權歸屬進行了認定。網絡運營商擁有虛擬網絡所有權,但網絡用戶掌握虛擬財產使用與所有權。英文網絡發(fā)展中,用戶為付出更多的時間與金錢精力才取得了相應的虛擬財產,而運營商只提供了相應平臺。所以,用戶享有使用與所有權。此外,網絡運營商與用戶之間屬于合同關系,合同條款由網絡運營商制定,因而內容更傾向于他們。為了協(xié)調雙方利益關系,虛擬財產所有權屬于用戶所有。網絡游戲運行中,一旦游戲運營商擁有了虛擬材料的所有權,其就會刪除玩家擁有的虛擬財產,保持免責,顯然這對金錢與精力投入大的玩家有失公平;如果游戲玩家擁有網絡虛擬財產所有權,則針對上述游戲運營商行為,用戶可申請恢復原狀或賠償損害等。
2.權利保護規(guī)則
對于網絡虛擬財產侵害責任的追究,為網絡虛擬財產構建相應的原物返還、危險消除、妨害排除及原狀恢復等請求權制度。(1)《物權法》第34條對還原物請求權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假若虛擬財產被損害,用戶可行使這一請求權要求損害賠償。網絡用戶與物權占有第三人間,還權利適用性大。如果無權占有第三人使用非法手段侵占虛擬彩站,財產所有人便可行使請求權對自身合法權益進行保護。(2)《物權法》第36條明確規(guī)定了網絡虛擬財產相關的原狀請求恢復權。通常,用戶為虛擬財產賦予了重要的意義,有時網絡用戶請求賠償損害回復緩慢,比如運營商接口對玩家賬戶與虛擬道具進行查封甚至刪除。同時,用戶可行使原狀恢復請求權,此種情況下,網絡運營商恢復用戶賬戶及道具到權利侵害前狀態(tài)。
三、網絡虛擬財產物權法保護方法
1.物上請求權保護
其也是物權請求權,指完整狀態(tài)下,物權可能存在妨害可能性,為了消除或抵御該妨害,物權人請求對方為或不為的權利行為。虛擬財產在網絡空間存在,受管于網絡運營商,虛擬財產所有權損害情況主要為:一方面,所有者失去虛擬財產所有權,例如游戲裝備被盜、或被運營商無故刪除。另一方面,所有權人無法使用虛擬財產所有權,比如為所有權發(fā)送電子垃圾郵件。具體主要為:(1)網絡虛擬財產的返還請求權。侵權虛擬財產失去所有權,主要在于第三方非法偷盜或運營商無故刪除。結合這種侵權情況,游戲玩家對于虛擬財產提出侵權賠償,恢復自身權利狀態(tài)。但相較之傳統(tǒng)的物狀態(tài),一般情況下,虛擬財產是由網絡運營商負責管理的,因而與傳統(tǒng)物上請求權相比,虛擬財產返還請求權沒有實際交付活動。假若第三方非法盜取,權利人可要求權利人對這些非法取得的虛擬財產進行合理劃撥,或要求運營商將非法獲得的虛擬財產進行取締,權利人狀態(tài)恢復。一旦網絡運營商導致玩家虛擬財產損失,權利人可要求運營商在服務器直接恢復相應電磁記錄,以此重新?lián)碛刑摂M財產。(2)妨害請求權的清除。網絡運營商或其他第三方妨害虛擬財產,游戲玩家無法正常使用,財產無法充分發(fā)揮其使用價值,此種情況下,玩家有權請求排除這種妨害,對虛擬財產恢復完整使用性。假若網絡運營商導致玩家不能正常使用虛擬財產,玩家可要求網絡運營商直接消除妨害。但假若是由第三方造成網絡玩家妨害虛擬財產使用所有權,比如未經許可,將廣告等垃圾郵件發(fā)送到玩家電子信箱,玩家信箱儲存空間被大量占用,不利益電子信箱功能的政策使用。此種情況下,虛擬財產所有權可直接要求第三方排除并停止妨害,還可要求網絡運營商消除并防止妨害,以免再次受侵害。
2.債權保護
物權被侵后,除了物上請求權保護法外,還可利用債權保護法保護物權。參考我國《民法通則》相關規(guī)定與基本民法理論,損害賠償請求是物權債權保護法的重點,這是保護侵權債為物權的重要保護方式,在虛擬財產保護中,該保護方法有很強的適用性。但同時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方面,游戲玩家自身無法恢復虛擬財產電磁記錄情況下,亦或是虛擬財產存在清除所有權妨害情況,方可應用這一保護方法。另一方面,對玩家獲得虛擬財產所用時間、成本、精力與市場價格等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衡量,并確定賠償金額。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經濟常態(tài)下,對于財產而言,網絡虛擬財產是對其內涵的一種延伸與擴容,也是個人財產是重要構成內容與新的表現形式。在《物權法》保護中納入網絡虛擬財務,符合該規(guī)范體系使用要求;物權法與網絡虛擬財產結合起來,使得物權人擁有抵抗第三方的法律權利,從而為我國社會經濟與網絡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重要推動力。
【參考文獻】
[1]陳石清.網絡虛擬財產的物權法保護——由首例網絡虛擬財產糾紛案引發(fā)的法律思考[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08):87-89.
[2]王亞萍.網絡虛擬財產的物權法保護[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8(14):71-72.
[3]陶顥予.論網絡虛擬財產的物權法保護[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3(10):155-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