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天坑群獨特之處在于將中國天坑的位置記錄,向北方推了不少,攝影師孫佳騏希望能從圖片上表達(dá)這個特征。一般而言越往北天氣越冷,而“冷”的最直觀視覺表現(xiàn)就是冰雪,為了能夠趕在冬天拍攝冬天雪景,探險隊六名成員于2017年大年初一凌晨6點,在孫佳騏家門口集合,一口氣駕車從北京趕到了陜南的地洞河天坑,在坑底等了兩天,老天開眼,終于下雪了。雪從早上7點開始下,坑底漸漸被覆蓋成白茫茫一片。拍完不到2個小時,雪就完全化掉,恢復(fù)到綠色的景象。
地洞河天坑之名來自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的叫法,從地洞穿過、從地洞里流出來的河嘛,很形象,沒有必要再起名。當(dāng)?shù)卦诳舆呎诮ㄔO(shè)一個觀景臺,觀景臺其實就在天生橋上的公路邊。
這個天生橋上,不僅有兩條水泥路交匯,還有好幾戶人家的房屋。天生橋下一條河穿過進(jìn)入坑底。另一邊也是一條河,沿著河邊的小路,可以走到坑底,加上另一側(cè)落水洞的水匯入,坑底有三股流水匯合。天坑坑口形態(tài)呈腳掌狀,最大口徑433米、最大坑深340米。從洞底向上望去,整個天坑分為三層,植被由最底層草本植物逐步過渡到灌木、再到雜木樹林,層層分明,甚為奇觀。更為驚嘆的是,坑底清泉石流,三層階地皆有瀑布,飛流直下。最高一處,從坑口直落而下高達(dá)二百多米,似銀鏈垂掛洞壁,若銀河直落九天。這讓世界著名專家讓·波塔西嘆為觀止,說地洞河天坑是全世界最美的天坑。據(jù)張遠(yuǎn)?;貞?,當(dāng)時剛從黑乎乎的洞中出來,那樣的美景確實是一種強(qiáng)烈的視覺刺激。
下到坑底,植被茂密,似乎有著自己獨特的局部小氣候。一個高度超過20米、寬度超過40米的巨大洞口,可以進(jìn)入地下河系統(tǒng),里面非常復(fù)雜,他們只走了其中的一條,行程約6公里,出口是個村落,叫做落水洞村。
孫佳騏說:整條地下河寬闊而高聳,總給我們一種錯覺,仿佛自己一直行走于一個巨大綿延的洞穴大廳。一條沉積帶伴隨著整條地下河延伸,直至出口,他們挑選了其中最獨特的一段,拍了很多照片。洞中走到距離落水洞村兩公里的位置時,洞頂迅速升高,原本平整的河床變成一座小山,目測至少200米高,不斷爬升,洞腔再次縮小,走過一個當(dāng)?shù)卮迕駷榉乐谷诵笳`入而設(shè)立的竹柵欄, 最終到達(dá)地面河道。
第四天,他們從落水洞村重回地洞河天坑,走另外一條支洞,穿過一些煉硝人打通的洞道,最終進(jìn)入一個保存完整的布滿鐘乳石的支洞。規(guī)模雖然不大,但在如此宏大的天坑和地下河系統(tǒng)中,突然出現(xiàn)一處這樣的小景,也是著實震撼。孫佳騏說,我們理解了為什么這里能夠被稱為最美天坑,通常能想象的地下環(huán)境,這里都有,或壯美或秀麗,簡直是一幅清明上河圖式的地下景觀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