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饑腸轆轆的食客面對饕餮盛宴時,總會有迫不及待地想先吃而后快之意。這美食盛宴離不開廚師巧奪天工的高超廚藝,足見烹飪是一門藝術。烹飪美食是一門藝術,小學英語教學更是一門藝術。在英語教學中,我們的學生就猶如那饑渴難忍的食客渴望飽食知識的盛宴,而老師猶如技高一籌、出神入化的廚師。高明的“廚師”要把握住“食客”的興趣,抓住“食客”的特點,分析“食客”的需求,根據(jù)課程標準制作出一道道讓“食客”滿意的知識佳肴,使“食客”流連忘返于知識美食間。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的接受水平等營造形式豐富多彩、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小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享受英語這秀色可餐的知識盛宴。
關鍵詞:誘惑奶酪;游戲大餐;興趣盎然
一、 捧出“誘惑奶酪”,激發(fā)學習興趣
孔子曾說:“疑是思之始,學之端?!钡拇_,人在有疑問時,就會想方設法地去解開它。一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就像一塊極具誘惑的奶酪,可以充分地吊起學生的胃口,從而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思維比較活躍,感知問題比較敏銳,記憶快,想象力豐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zhì)。提出疑問,使學生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tài)下,用最短的時間,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如:教學《My Hobbies》一課時,教師先出示各種美食圖片,抓住學生的“胃口”再提出問題:What do you like eating? What do you like drinking?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s? 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your spare time? 心愛的“奶酪”呈現(xiàn)在面前,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交流中,教學內(nèi)容也就很自然地過渡到新的學習內(nèi)容。有效調(diào)動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漣漪,讓學生在英語知識的盛宴初始先“垂涎三尺”。
二、 享受“游戲大餐”,營造趣味課堂
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游戲活動能使抽象的英語內(nèi)容變成一種具體、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和競爭性的特點,能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老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遵循認知規(guī)律,制作一道道讓小學生口舌生香的“游戲大餐”,在“游戲大餐”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讓小學生參與到學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活動中來。把課時知識融入到游戲過程中,使學生猶如在享受著一頓美食大餐,享受著課堂的快樂,感受著趣味課堂的魅力。在游戲中,學生精神完全放松,愉快地學到了英語知識,語言技能也得到了訓練。如:教學表示顏色的英語單詞時,教師可以設計“幸運轉(zhuǎn)盤”游戲。教師自己動手做一個活動轉(zhuǎn)盤,上面有十種顏色(其中有教材中沒有出現(xiàn)的pink與purple),問:What color is it? Can you guess? 學生紛紛舉手回答(訓練了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red, green, blue, yellow...;然后再請一名學生上來轉(zhuǎn)動轉(zhuǎn)盤,揭曉答案,猜對的學生加分、得獎章或者小星星。在游戲中通過多聽、多讀,英語單詞在腦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孩子的口語水平得到了提升,在愉悅的語言環(huán)境中,享受知識美食大快朵頤。
三、 品嘗“激勵甜點”,增強學習信心
評價多元化可以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多元化的評價是學生享受知識盛宴中必不可少的可口甜點。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善于用激勵性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創(chuàng)建一個讓學生感到輕松、愉悅的情境,在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想學、愛學,能真實地表現(xiàn)自己,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在課堂上,教師要不吝嗇自己的表揚用語:“Good! Great! Super! Well done!Excellent!”對學生的鼓勵和贊揚要隨時體現(xiàn)在和小學生的英語對話中?!癎ood! Very great! Interesting! Thats a good idea.Im glad to hear that.”這樣的鼓勵和表揚,使孩子們在品嘗“激勵甜點”的過程中,充分體驗被表揚的喜悅,在英語學習上產(chǎn)生正遷移,樹立學習信心,激發(fā)積極性,讓學生意猶味盡。
四、 拋出“餐后閑聊話題”,延續(xù)學習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幼小的心靈。在這里,誰有愛心、耐心和細心就會取得成功?!庇⒄Z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日常的溝通交流,因此英語知識的復習是至關重要的。英語的學習是要把英語學習延續(xù)到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在生活實際中鼓勵并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說英語的氛圍,如我借還學生的筆時說:“Thank you !”旁邊的同學都異口同聲地說:“You are welcome!”放學時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互相說:“Goodbye!”教師要通過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喚起小學生的自信,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教學完big, small, short, long, tall, thin, fat等英語單詞時,我運用身邊的資源進行有效后續(xù)教學,拿起同學們的橡皮來比較大小,進行“big”和“small”有趣的英語對話;借來同學們手中的鉛筆比較長短來進行“short, long”教學;用“short, tall”進行老師和同學們的身形比較。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學習,樂在其中,并積極熱情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同時很快就掌握了這些單詞的意思,學生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的意義,自然而然的有了學習英語的有意動機,在不斷的實踐與成功之中嘗到了學習英語的甜頭,更加堅定了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念。我們期待,與學生漫步在學習英語的閑聊話題小道上,一定會成為我們“英語教學”餐后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總之,要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得到更好地提升,教師不僅僅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要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創(chuàng)設有趣味的課后延續(xù)活動,調(diào)動學習英語熱情。讓孩子們在歡快的氣氛中進行“用餐”學到知識,培養(yǎng)他們自覺學習的習慣。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精心烹調(diào)”,使英語教學更加秀色可餐,學生對英語學習一定會興趣盎然、其樂無窮。
作者簡介:蘇金蓮,福建省泉州市晉江金井鎮(zhèn)岱峰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