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蘭+夏世萍+鄒樹芳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與自我管理水平之間的相關性。 方法 選擇2016年9~12月在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采用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進行調(diào)查,并分析焦慮、抑郁水平與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性。 結果 焦慮和抑郁的發(fā)生率分別為41.03%和44.87%,自我管理總分為(18.35±3.64)分,焦慮、抑郁程度和自我管理總分均呈負相關(r = -0.517、-0.507,均P < 0.05). 結論 護理工作中應當加強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因素的評估,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以達到改善患者自我管理的目的。
[關鍵詞] 焦慮;抑郁;自我管理;老年;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12(b)-015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manage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16, a total of 78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and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management level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41.03% and 44.87%. The total score of self-management was (18.35±3.64). Anxiety, depression and the total score of self-management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r = -0.517, -0.507, all P < 0.05).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should be enhanced and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 oder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Anxiety; Depression; Self-management; Elderly; Diabetes
糖尿病作為全球常見的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目前已成為全世界面臨的重大衛(wèi)生問題之一[1]。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快,我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其患病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不僅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也為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2-3]。如何有效延緩糖尿病的進一步發(fā)展,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已迫在眉睫[4]。糖尿病的控制離不開行之有效的糖尿病管理,而患者的自我管理在糖尿病的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5]。良好的自我管理不僅有利于強化對糖尿病的控制,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6]。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期面臨疾病的反復性和連續(xù)性,長期患病使其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現(xiàn)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問題,尤其容易出現(xiàn)情感障礙[7]。多項研究表明,最常見的情感障礙是抑郁和焦慮[8-9]。本研究擬通過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和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性,以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9~12月在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確診為2型糖尿病且病史超過1年;③思維正常,可進行正常溝通,具備獨立的讀寫能力;④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精神疾病者;②患有其他嚴重疾病而無法參與者。7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年齡62~75歲,平均(67.14±3.79)歲;男性35例,女性43例;病程8~32年,平均(21.42±5.07)年;每年住院次數(shù)≤2次16例(20.51%),>2次有62例(79.49%);病程<10年6例(7.69%),10~<20年20例(25.64%),≥20年52(66.6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5例(32.05%),高中或中專38例(48.72%),大專及以上15例(19.23%);已婚33例(42.31%),喪偶或離異45例(57.69%);家庭月收入<3000元10例(12.82%),3000~5000元47例(60.26%),>5000元21例(26.92%);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34例(43.59%),城市醫(yī)療保險35例(44.87%),全公費醫(yī)療9例(11.54%);并發(fā)癥<2個24例(30.77%),≥2個54例(69.23%)。endprint
1.2 方法
1.2.1 患者一般資料問卷 該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nèi)容包括性別、年齡、住院次數(shù)、病程、文化水平、婚姻狀況、家庭收入、醫(yī)療保險情況、并發(fā)癥等。
1.2.2 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S) 該量表包括兩個分量表,共14個條目組成,其中有7個條目用于評定焦慮狀況,組成焦慮分量表(HAD-A);另外7個條目用于評定抑郁狀況,組成抑郁分量表(HAD-D)[10]。采用0~4級評分法評估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水平,總分21分。兩個分量表的分值區(qū)分標準為:11~21分為肯定存在,8~10分為可疑存在,0~7分為無癥狀;評分>7分為陽性,即包括有癥狀者和可疑者。HADS量表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中文版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5[11]。
1.2.3 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DSCA-6) 在DAWN2TM研究中驗證了該量表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12]。該量表反映過去7 d內(nèi)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護理活動。SDSCA-6通過用藥、飲食、運動、血糖監(jiān)測、足部護理和吸煙6個方面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進行評價。評分內(nèi)容由7個條目組成,采用0~7分8級計分法評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總分42分,得分越低,提示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越低。
1.3 資料收集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調(diào)查者采用統(tǒng)一的語言,指導研究對象自行填寫相關問卷,問卷由調(diào)查者當場發(fā)放、回收,并對問卷仔細檢查,以防漏填、錯填。發(fā)放并回收調(diào)查問卷78份,有效率為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
2 結果
2.1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現(xiàn)狀
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焦慮得分(7.55±1.85)分,其中無焦慮者46例(58.97%),可疑焦慮者24例(30.77%),焦慮者8例(10.26%)。抑郁得分(6.71±2.32)分,其中無抑郁者43例(55.13%),可疑抑郁者29例(37.18%),抑郁者6例(7.69%)。
2.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7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得分為(18.35±3.64)分,其中自我管理量表中得分較低的是足部護理和血糖監(jiān)測兩個維度。見表1。
2.3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與自我管理能力的相關性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慮水平與自我管理中運動管理、血糖監(jiān)測和自我管理總分存在高度負相關(P < 0.01)。抑郁水平與飲食控制、血糖監(jiān)測、足部護理和自我管理總分呈高度負相關(P < 0.01),與運動管理呈負相關(P < 0.05)。見表2。
3 討論
3.1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狀況
有巴基斯坦的研究者對899例門診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調(diào)查研究,結果顯示,57.9%患者存在焦慮情緒,43.5%患存在抑郁情緒[13]。李饒等[14]的研究結果顯示,41.3%糖尿病患者患有焦慮情感障礙,40.4%伴有抑郁情感障礙。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各種心理問題[15]。本研究結果顯示,調(diào)查對象中患有焦慮和抑郁情緒的患者比例較高,7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焦慮癥狀的患者占41.03%,有抑郁癥狀的患者占44.87%。分析其原因可能為:①本研究的患者為老年人,患者普遍存在年齡大、病程長、并發(fā)癥多、病情反復等問題,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降低,不僅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痛苦,同時也會給患者帶來沉重的思想壓力和心理包袱。②本研究中,喪偶或離異者占有絕大多數(shù),面對疾病,患者缺乏相應的照顧,家庭支持較少,使患者不能很好地排解心理壓力。如果醫(yī)護人員不能對伴有心理問題的患者及時予以心理疏導,患者很容易產(chǎn)生臨床上常見的負面情感,如心理痛苦、焦慮、抑郁等。提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醫(yī)療護理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患者疾病的治療,促進病人身體的康復,還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評估,盡早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及時予以相關心理干預,以避免患者心理問題進一步發(fā)展,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
3.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況
從本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不高。SDSCA-6平均分為(18.35±3.64)分,其中運動管理、遵醫(yī)囑用藥、飲食管理3個維度得分相對較高,而足部護理和自我血糖監(jiān)測2個維度得分較低。這與陳長杰等[16]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為:①本研究中的患者均為住院患者,護士都會定時進行相關藥物的發(fā)放,因此患者遵醫(yī)用藥依從性較好。②調(diào)查對象均為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病程普遍較長,10年以上者達到了92.31%。并且由于長期患病,多次接受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對如何控制飲食和如何進行規(guī)律運動都有一定的了解,并深知飲食和運動在血糖控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飲食管理和運動管理方面較為重視[17]。③由于血糖監(jiān)測帶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并且此次調(diào)查的患者中,大部分是喪偶或離異者,患者家人平時對患者的監(jiān)督和支持力度不夠,使其難以長期堅持規(guī)范、規(guī)律的血糖監(jiān)測。④糖尿病足作為臨床中常見的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殘的主要原因[18-19]。糖尿病足的產(chǎn)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20]。老年糖尿病患者視力普遍較差,檢查足部比較困難,不容易及時發(fā)現(xiàn)足部的異常問題,因而容易忽視對足部的護理。提示醫(yī)護人員在健康教育工作中,不僅要注意對患者飲食和運動等基礎知識的教育,還應加強對患者自我血糖監(jiān)測和足部護理等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通過社會支持、同伴教育等多種途徑不斷強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提高自我管理水平,以達到改善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目標[21]。endprint
3.3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的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均與自我管理水平呈負相關。提示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越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越低。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水平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中的藥物、飲食、運動、血糖監(jiān)測和足部護理5個維度均存在密切關系,而焦慮水平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中的運動、血糖監(jiān)測2個維度存在密切關系。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為:伴有抑郁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現(xiàn)情感低落、意志活動減退、悲觀失望等負性情感[22],導致患者缺乏主觀能動性,出現(xiàn)自我管理行為減低。而焦慮者可能由于對病情極度擔心,更加關注疾病的發(fā)展,加強了其自我管理行為,因此焦慮水平和部分自我管理行為呈負相關。提示醫(yī)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加強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評估,盡早評估、盡早發(fā)現(xiàn)、盡早疏導患者的相關負性情緒[23],使其能夠以更加樂觀向上的積極態(tài)度參與到糖尿病自我管理過程中,進而不斷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綜上所述,糖尿病是我國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患病人數(shù)逐年上升,目前約占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shù)的1/3,糖尿病的迅速發(fā)展,嚴重影響了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給個人、國家、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和社會負擔[24]。我國糖尿病患病人群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特殊。老年患者由于病情復雜、身體素質(zhì)低下、缺乏相應的社會和家庭支持等因素,容易產(chǎn)生焦慮和抑郁等負性情緒,這些負性情緒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呈負相關,提示抑郁和焦慮的產(chǎn)生會導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糖尿病的控制不僅僅需要醫(yī)護人員的支持,更有賴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2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降低,會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從而使患者更易產(chǎn)生悲觀消極的態(tài)度,長期發(fā)展又會進一步導致焦慮、抑郁情緒的出現(xiàn),不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因此,醫(yī)護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不僅需要關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規(guī)疾病治療,還應當關注患者的心理特點,根據(jù)其心理變化,適時進行專業(yè)的心理評估,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焦慮和抑郁等負性情感的產(chǎn)生,針對患者抑郁和焦慮的程度,適時給予專業(yè)的心理指導和干預措施,并為患者制訂個體化、專業(yè)化的護理計劃和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不斷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延緩患者相關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以實現(xiàn)進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目標[26-28]。
[參考文獻]
[1] 李昂,陸迪菲,郭曉蕙.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糖尿病管理[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9(5):273-276.
[2] 姜蕓.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測量工具與方法的研究進展[J].護理與康復,2016,15(1):30-32.
[3] 李帥,任菁菁.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社區(qū)管理現(xiàn)況與探索[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7,16(8):579-582.
[4] 李翠萍.100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方法與探討[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45(3):354-355.
[5] 趙振華,解薇,楊青敏.同伴支持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Meta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3):356-364.
[6]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 2010 [J]. Diabetes Care,2011,34(Supp 1):S11-S61.
[7] 羅平,翟東升,冉杭燕,等.健康教育對老年T2DM抑郁患者臨床效果及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6,45(4):569-571.
[8] Egede LE,Ellis C.Diabetes and depression:Global perspectives [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7(3):302-312.
[9] Smith KJ,Beland M,Clyde M, et 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with anxiet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J Psychosom Res,2013,74(2):89-99.
[10] 劉靜,王春梅.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慮與自我管理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國際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13,33(4):283-286.
[11] 張潔,邢鳳梅,董勝蓮,等.焦慮、抑郁對老年病人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11):4014-4016.
[12] Nicolucci A,Kovacs B K,Holt R I,et al. Diabetes Attitudes,Wishes and Needs second study (DAWN2?):cross-national benchmarking of diabetes-related psychosocial outcomes for people with diabetes [J]. Diabetic Medicine A Journal of the British Diabetic Association,2013,30(7):767-777.
[13] Khuwaja AK, Lalani S,Dhanani R,et al.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out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 multi-centre study of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J]. Diabetol Metab Syndr,2010,2(1):72.endprint
[14] 李饒,袁麗.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與負性情緒現(xiàn)狀及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16):1972-1975.
[15] Zhang J,Xu CP,Wu HX,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diabetes distress and depression on treatment adherenc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 Neuropsych Dis Treat,2013,9:1289-1294.
[16] 陳常杰,羅濤.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調(diào)查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雜志,2011,18(27):147-148.
[17] Hoizumi M,Yamada Y.Diabetes treatment aiming at blood glucose normalization [J]. Nihon Rinsho,2012,70(8):1445-1450.
[18] 白俊清,高占峰.糖尿病足的臨床綜合治療[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6,15(16):1654-1657.
[19] 孟沙沙,陳先丹,駱昌全.糖尿病足的預防與護理現(xiàn)狀及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1):17-19.
[20] 王麗,曹笑柏,賈明華.神經(jīng)性糖尿病足疼痛患者健康相關生活質(zhì)量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6,31(15):110-112.
[21] 陳冬梅.社區(qū)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6,39(3):80-81.
[22] 李強,陳敏,楊泰,等.抑郁癥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6,16(5):524-527.
[23] 季俊敏,郭秋燕.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與負性情緒的相關性探討[J].全科護理,2016,14(19):1984-1985.
[24] 駱燕萍.社區(qū)自我管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14):162-164.
[25] 盧潮.影響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相關因素研究[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6,10(5):417-418.
[26] 羅少莊,陸少顏,王明珠,等.不同管理模式對佛山南海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5(1):155-157,191.
[27] 馬玉鳳,肖春光,尹愛良,等.認知行為療法用于2型糖尿病伴有焦慮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5 (5):205-207.
[28] 胡春娟,劉智平,劉秀容,等.全程管理模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6(23):9-11,18.
(收稿日期:2017-08-17 本文編輯:王 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