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羊
01
木木問我,結(jié)婚以后覺得什么時候最幸福。我說一個人無聊發(fā)呆的時候。
這個星期,我就在人生最好的時光里。孩子被大家長帶去奶奶家,我工作之外的時間完全屬于自己。
這是我們婚后的約定:每年都要有一點時間,我?guī)Ш⒆映鋈?,給他獨處的機會;或者他帶孩子出去,讓我在家放鴨子。
作為責(zé)任感滿滿的成年人,這是我們能想到的給自己最好的奢侈品。
我高中閨蜜木木,剛跟一家人去了趟青海,累得臭死,說一個人出門才是旅行,一家人外出都是工作。
結(jié)婚生孩子以后,女人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熱鬧,缺獨處的時間。
年少讀散文,不明白為什么作者要寫“愿時光停留未嫁時”,難道所有的婚姻都會后悔?
等自己結(jié)婚生子,才明白與其說后悔,不如說是絲絲縷縷的懷念,懷念那些慢慢悠悠、隨意浪費的時光。
成長是一個從士兵到將軍的過程,背負越來越多責(zé)任,無論愿不愿意,你都要把一個人過成一支隊伍。
你不再是自己,時間被親人、工作、朋友、熟人瓜分,直到某一天,你見完客戶,一個人坐在街邊的咖啡館喝咖啡,才發(fā)現(xiàn)獨處是成年人讓生活慢下來的唯一辦法。
02
我以為只有已婚女人貪戀獨處時光。小珊卻告訴我,單身有另外一種責(zé)任。
十年前,她母親去世,父親搬來與她同住。
父親年齡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像她的孩子。小珊加班回家稍微晚一點,他就奪命連環(huán)call。
小珊關(guān)門看會兒書,他一會兒敲門遞個桔子進來,一會又說,我背不舒服,你幫我看看。
小珊家樓下有個小小的日料店,她常常下班后一個人在那兒吃兩個鰻魚手卷,再回家給父親做飯。
“我愛家人,但當(dāng)我一個人,細細品味鰻魚醬汁的咸甜,才覺得生活是自己的,終于不需要考慮任何人的感受?!?/p>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問題:為什么有些人開車到家后會獨自坐在車里發(fā)呆?網(wǎng)友愛醬回答:因為那是一個分界點。
推開車門你就是柴米油鹽、是父親、是兒子、是老公,唯獨不是你自己;在車上靜靜,抽根煙,這個軀體屬于自己。
這個答案收獲了1.1萬個贊。
03
很多時候,我們的孤單與不快樂,是因為活得太滿,太有目的。在工作中,完成一個又一個目標,每一分鐘都為結(jié)果而生;
下班的路線精準規(guī)劃;
回家后做飯、吃飯、收拾碗筷、管孩子學(xué)習(xí)……
偶爾一個人外出,也是外地同學(xué)來訪或者閨蜜后院失火。
工作、家庭、社交,從一個戰(zhàn)場奔跑到另一個戰(zhàn)場,你是男人的太太,孩子的母親,老板的員工,員工的老板,朋友的閨蜜,可你自己呢,你到底是誰?
《知日》雜志描述現(xiàn)代日本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快樂的原因是他們連娛樂和度假都工工整整地寫入年度計劃,任何一項計劃的延遲和未完成,都會引發(fā)自我懷疑與焦慮。
休閑度假,成了人生考核的一部分,只有忙中偷閑的獨處,還屬于自己。
獨處,是漫無目的的一段時光,卻是放下一切、放空自己的最好時光。
臺灣作家龍應(yīng)臺多年來一直保持一個習(xí)慣,每天抽點時間出門散步,在家附近的山路上,看花貓嬉戲,看花開花落。
偶爾約一個可愛的人一起走,但兩個人的時候,一半的心在那個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fēng)景,“只有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fēng)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04
美國作家梭羅說:“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下,他越是富有?!碑?dāng)我們的責(zé)任越來越重,能放下的事情就越來越少,即使擁有并不覺得安全,放下卻一定惶恐。
好在聰明的女人懂得假裝放下、暫時放下。每天為自己安排一點時間用于出軌。
是與客戶見面之前的十分鐘,是孩子睡后的半小時,是在地下車庫,坐在車里再聽一首歌,是星期天一個人看場電影喝杯咖啡,是坐在草地上看幾頁書。
作為奢侈品的獨處時光,不需要太久太長,過分的奢侈就是浪費。
它們應(yīng)該像金子一樣撒在日常生活的沙礫中。此時,你屬于這一時一刻,放下?lián)鷳n、計劃、未來、明天,關(guān)掉購物軟件甚至關(guān)掉手機。
當(dāng)世界靜音,你才能聽到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這么多年過去,你還是你,那個16歲時被一張搖滾專輯感動得熱淚盈眶的少女;
那個擁有一個新玩具就以為擁有世界的女孩。
在生活被安排得像時鐘指針一樣精確的時代,忙中偷閑的獨處,是女人的秘密花園。一旦擁有,你就富有,不會再為商店櫥窗里的華衣名包而心心念念。
你知道那些東西是為了向別人證明你過得很好,而你真正的奢侈,是手里掌握了關(guān)閉喧囂世界的開關(guān)。
所謂活成自己,不過如此簡單。每天留點時間,與風(fēng)景、音樂、美食、空氣、輕風(fēng)相處,不負時光,不負責(zé)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