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張為偉 吳楠 韓英
貧血是血液單位容積內紅細胞、血紅蛋白以及紅細胞壓積比普通水平要低。紅細胞是人體攜帶氧氣的主要工具,如果貧血較為嚴重會引起心衰、心臟擴大等癥狀,臨床中可以根據患者的病史、體征、實驗室檢查來進行確定,多數的貧血都能夠獲得較初步的診斷。一些病情較為復雜的患者,需要接受其他的實驗室檢查。此次我們對貧血患兒的乳酸脫氫酶水平變化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對幾種貧血表現患兒的乳酸脫氫酶進行了檢測,對該種檢測的價值進行分析。
根據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貧血患兒96例開展研究分析,分成白血病組20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5.9±2.7)歲,巨幼細胞貧血組16例,年齡1~13歲,平均年齡(6.5±2.0)歲,溶血性貧血組17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5.8±3.5)歲,缺鐵性貧血組23例,年齡1~13歲,平均年齡(6.2±2.4)歲,再生障礙性貧血組20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5.7±2.5)歲,健康對照組80例,年齡1~13歲,平均年齡(6.4±3.1)歲,各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清晨空腹抽取受檢患兒不抗凝靜脈血2 ml,采用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CSH)推薦的酶法測定患兒及正常對照組兒童血清LDH水平。正常對照值為120~240 U/L,各組以超過240 U/L為陽性。
白血病組的乳酸脫氫酶平均水平是(1 254.0±180.4)U/L,陽性率100%;巨幼細胞貧血組的乳酸脫氫酶水平是(654.3±98.2)U/L,陽性率81.25%;溶血性貧血組的乳酸脫氫酶水平是(489.8±34.0)U/L,陽性率94.11%;缺鐵性貧血組的乳酸脫氫酶水平是(221.6±59.9)U/L,陽性率30.4%;再生障礙性貧血組的乳酸脫氫酶水平是(172.3±52.9)U/L,陽性率5.0%;健康組的乳酸脫氫酶水平是(143.6±37.8)U/L,陽性率0%。貧血患者乳酸脫氫酶活性在各組中的陽性率比較為:白血病組高于巨幼細胞貧血組高于溶血性貧血組高于缺鐵性貧血組高于再生障礙性貧血組高于健康組。
貧血是小兒血液系統(tǒng)疾病高發(fā)疾病,該疾病病因復雜多樣,治療時需要對患兒的病因進行明確的排查,做出準確的診斷,才能夠提供針對性治療。乳酸脫氫酶是應用于貧血檢驗的可靠指標,是糖酵解及糖異生途徑中的一種重要的酶,在人體中廣泛存在,心肌、肝、腎、紅細胞內含有較高水平,腫瘤組織和白血病細胞也會存在[1],人體血清該指標正常狀態(tài)下比較低,組織被破壞后,該物質進入血液,在血液中活性上升[2]。所以血清乳酸脫氫酶活性可以作為乳酸脫氫酶增殖和代謝的判斷依據[3]。HA、MA患者因骨髓中紅系增生旺盛,并同時伴有骨髓幼紅細胞原位溶血和紅細胞壽命縮短,使得紅細胞中LDH大量釋放入血所致。MA由于缺乏維生素B12及葉酸,導致紅細胞DNA合成障礙,DNA復制減慢,其核內DNA雖多于正常細胞,但不能達到倍增程度,使細胞不能分裂[4],由于幼紅細胞發(fā)育和成熟障礙使之壽命縮短,破壞增加,又繼發(fā)網狀內皮系統(tǒng)亢進,各階段細胞被吞噬消化造成骨髓及骨髓外溶血,因此致使血清乳酸脫氫酶濃度升高。急性白血病(AL)是臨床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不僅表現外周血和骨髓的異常,而且存在酶學的異常表達[5],LDH是反映AL腫瘤細胞增殖活性及細胞負荷的指標[6]。AL患者腫瘤細胞中基因控制失調致LDH合成增加,并通過細胞損傷及能量代謝等機制致腫瘤細胞中LDH釋放增加,導致血清中LDH相應增多[7-8]。
總而言之,臨床中可以為貧血患兒進行乳酸脫氫酶檢測,確定患兒的病情,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依據。
[1]樓孟波. 葡萄糖酸亞鐵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海峽藥學,2015,27(2):183-184.
[2]張麗娟. 葡萄糖酸亞鐵在小兒缺鐵性貧血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32):125-126.
[3]顧曉鋒. 聯(lián)合應用歸脾湯加減與鐵制劑治療小兒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的效果觀察 [J]. 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19):170-171.
[4]徐清. 琥珀酸亞鐵治療缺鐵性貧血療效觀察[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1):1465-1466.
[5]王麗民.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120例療效觀察[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4,6(1):53-54.
[6]王秋煥. 右旋糖酐鐵在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中的療效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9):2013-2014.
[7]韓曉,張曉,韓光璽,等. 歸脾湯加減聯(lián)合鐵劑治療早產兒貧血的臨床研究 [J]. 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15,38(5):70-73.
[8]徐婷,韋翊,高原,等. 341例住院兒童貧血狀況分析[J]. 浙江臨床醫(yī)學,2004,6(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