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管道局中學 高紅梅
閱讀的黃金期是童年和少年時期,這個時候,孩子們的整個心靈基本上是處于空白狀態(tài),閱讀能夠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審美觀和人生觀。有人曾說,兒童沒有閱讀,他的人生經歷一定會有欠缺,通過閱讀帶來的啟發(fā),能解決孩子視野和品格的問題。
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讀書的意義不言而喻。但是在今天,在電視、電子游戲和網絡所構筑的科技世界中,又有多少孩子能夠靜下心來閱讀書籍,品味文字……是的,孩子們與紙質書本的距離是越來越遠了。很多專家、學者都發(fā)現(xiàn)了這種令人擔憂的現(xiàn)象,因此近年來,世界各國都開始推動教育改革,都把推廣閱讀風氣,提升閱讀能力,列為了重點,甚至連識字率或閱讀能力在全球一直名列前茅的英國、日本、芬蘭等國,也都紛紛發(fā)起了全國閱讀年的活動,都希望傾舉國之力,塑造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在我國,歷代的文人和教育家一直都重視閱讀。莊子云:“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币馑季褪遣恢匾曢L期、大量的積累,是無法學好語文的。朱熹曾指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币彩菑娬{反復閱讀的重要性。唐彪也說:“文無他術,惟勤讀而多為之自工?!痹俅螐娬{勤讀的重要性。
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有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質,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會學生求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同時,新課程標準也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提出了具體要求。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學生的課外閱讀基本被手機、電視、網絡占據(jù),就是讀書也大多是漫畫、口袋書之類,能夠靜下心來認真讀書的少之又少,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氛圍,學生的閱讀質量亟待提高。
在這種形勢下,學校及老師有責任和義務為學生打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通過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與家長攜手,多管齊下,力求實現(xiàn)我們的終極目標。
管道局中學第二附屬小學原來是一所子弟學校,所以規(guī)模不是很大,學生大都是來自管道局的職工子弟,人數(shù)在六百人左右。后來因為企業(yè)辦學的職能交由當?shù)卣?,現(xiàn)在是一所市直校,辦學的規(guī)模逐漸加大,學生總數(shù)連年攀升。針對學校的特點,幾年來,我們主要嘗試作如下探索:
1.創(chuàng)新圖書管理方式:嘗試開架式圖書管理,便于學生隨時有書可讀。
“讓學校成為一個圖書館”是我們致力的目標。為此,我們在學校每一個樓層的走廊和每一間教室都布置了簡易圖書角,墻上貼有與讀書相關的名言警句,旁邊還擺有課桌和椅子。學校還為孩子們精心選書,首要一條便是“所有書目必須與學生年齡高度契合”——什么年齡段的孩子看什么書,這是兒童閱讀的黃金定律。其次是書目要“營養(yǎng)均衡”,即書目選擇應體現(xiàn)“真、善、美”的核心價值觀,做到人文、科學與文學兼具。
課余時間,學生可以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閱讀,不需要辦理借閱手續(xù),想看就看,看完隨手放回原處。每天放學后,會有小志愿者負責整理圖書角,保證了圖書角的整潔。當然,也會有個別學生由于喜歡,把書帶回家閱讀,但是我們告訴學生的是“只要你認真讀了,讀完記得還回來給別人讀就好?!?/p>
2.保證校內閱讀時間:課程表中安排固定閱讀時間,保證學生每天都有時間親近書籍。
每個班級每周都安排了一節(jié)閱讀課。在閱讀課上,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閱讀的書籍進行閱讀。有時老師也會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有時是學生之間進行讀書交流。
此外,每天早上和中午到校后的時間,孩子們都可以從班級圖書角選取自己喜愛的書籍來閱讀,也可以從家里自帶書籍閱讀,一直讀到到上課。
3.開展無壓式閱讀: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自動自發(fā)”地閱讀的習慣,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狀態(tài)下進行閱讀。
只要是在教學樓內,學生隨處可見那些精心挑選出來的各種書籍,自然會勾起他們的好奇心,激起他們的閱讀欲望。而其他同學的榜樣作用,使得以前不愛看書的同學也會不由自主參與其中,在嘗到讀書的甜頭后,他也會愛上讀書。這個過程完全是由環(huán)境引起的自發(fā)的行為,不是家長和老師強加給他的。這種無壓閱讀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起到很好地促進作用。
現(xiàn)在,學生進入學校,就會融入到一種讀書的氛圍當中:上課之前,孩子們都在教室里安靜地閱讀;下課之后,一部分孩子在圖書角翻看圖書;放學之后,個別孩子還在樓層里的書架前認真看書。
4.打造三位一體的閱讀環(huán)境:以書香校園為核心輻射到班級和家庭,建設書香家庭、書香班級、書香校園三位一體的兒童閱讀環(huán)境。
學校除了打造書香校園以外,每學期在五六月份還會舉行書香家庭和書香班級的評比交流活動。這兩項活動,主要是采取自薦與推薦的方式。在每年的六一表彰會上,會舉行非常隆重的表彰儀式。獲獎的書香家庭和書香班級的經驗介紹會制作成展板供大家學習,同時也會放到校園網站上,供更多人瀏覽學習。
通過一系列的評比活動,讓更多的家長認識到家庭讀書氛圍的重要性,學習到更好的創(chuàng)建家庭讀書氛圍的方法、親子閱讀的方法,也讓班級之間互相學習好的經驗和方法,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5.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學校和班級組織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從而促進學生的主動閱讀,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班級經常舉辦以讀書為主題的班會活動,比如“我的讀書故事”“好書推介會”等;學校舉行“故事大王比賽”“讀書征文活動”等等。這些活動使更多的孩子體驗到讀書的樂趣,也讓同伴之間的榜樣作用影響到那些不愛閱讀的孩子加入到閱讀的隊伍當中來。
1.學生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了讀寫能力。讓學生在享享受讀書的快樂的同時,收獲了知識,啟迪了智慧。同時良好的閱讀習慣也促進了學生的“精神發(fā)育”,培養(yǎng)了優(yōu)良的品德。
2.教師方面:讀書成為了教師的自覺需求。讀書保持了教師終身學習的源動力,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同時也提高了有效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能力。同樣的,讀書也提升了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高尚師德。
3.學校方面:形成了學校書香校園建設的一般模式,豐富了學校的人文底蘊,改進了學校的德育模式,推進了新課程改革,從而深化了學校內涵發(fā)展,提升了學校辦學品位,擴大了學校知名度。
我們希望,在學校、老師、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從我們學校走出去的孩子都會樂讀、樂學,成為學識淵博、樂觀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