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瑩瑩,王效民
(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血液凈化科,遼寧 沈陽 110840)
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簡稱膜肺,是對一些循環(huán)或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有效支持的新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將患者的靜脈血引流至體外,經(jīng)過氣體交換后再回輸?shù)交颊叩膭用}或者靜脈。原理接近于傳統(tǒng)的體外循環(huán)技術,用于部分暫時心肺替代治療。其核心部分是血泵及膜肺,分別起到人工心及人工肺的作用,可為危重患者提供穩(wěn)定的循環(huán)血量和一定的氧供,有效地維持腦、心等重要器官的氧供及血供,為患者后期治療取得寶貴的時間[1]。連續(xù)性腎臟替代療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以緩慢的透析液流速及血流速,通過對流及彌散進行水分清除及溶質交換的血液凈化治療方法的總稱。CRRT是在長時間內代替受損腎功能的體外血液凈化療法,連續(xù)24小時治療,可平穩(wěn)地清除體內多余的溶質及水分,較好的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溶質清除率高,容量波動小,可持續(xù)供給充分的營養(yǎng)支持。在救治急危重患者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對于發(fā)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患者,單純的CRRT治療就顯得勢單力薄。這就需要ECMO聯(lián)合CRRT搶救MODS患者。我科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使用ECMO聯(lián)合CRRT搶救MODS患者8例,通過精心的護理,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我科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使用ECMO聯(lián)合CRRT搶救MODS患者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齡18~72歲,平均48.6歲,原發(fā)病重癥心肌炎3例,熱射病3例,百草枯中毒1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1例。
1.2.1ECMO方法
ECMO治療均采用Medtronic系統(tǒng),4例患者采用股靜脈——頸靜脈ECMO(VV-ECMO)模式,股靜脈為靜脈端,頸靜脈為動脈斷;4例患者采用頸靜脈——股動脈 ECMO(VA-ECMO)模式 。靜脈導管21F,動脈導管17F。
采用金寶Prisma fi ex機器及配套管路,治療模式為CVVH,置換液為post配方或青山利康成品置換液,以前/后稀釋方法輸注,血流量為200ml/min,氯化鉀、碳酸氫鈉根據(jù)血氣分析結果使用。
預沖管路前在氧合器與離心泵之間的管路上及在頸靜脈置管上各連接一個三通,ECMO治療后連接CRRT管路即可。CRRT導管動脈端連接在氧合器與離心泵之間的三通上,CRRT導管靜脈端連接在頸靜脈置管的三通上。轉流途徑為靜脈——離心泵——CRRT動脈——濾器——CRRT靜脈——膜肺——動/靜脈。
8例患者均使用肝素體外抗凝,首劑10ml生理鹽水+100mg肝素鈉靜脈推注,追加50ml生理鹽水+50mg肝素鈉持續(xù)靜脈泵入,ACT維持在180——200S,CRRT治療無需額外抗凝,8——10小時更換耗材。
8例患者經(jīng)ECMO聯(lián)合CRRT治療后,臨床癥狀和化驗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如呼吸功能、血氧、尿量等均有所提高;血肌酐、呼氣終末正壓、乳酸明顯下降。治愈5例,好轉1例,死亡1例,放棄1例,搶救成功率為75%。
需要做ECMO聯(lián)合CRRT的患者病情重,患者和家屬對ECMO聯(lián)合CRRT治療的認知不足,容易產(chǎn)生恐懼和焦慮心理。治療前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和家屬講解ECMO聯(lián)合CRRT治療的相關知識,告知整個治療過程中均有專科護士陪伴,減輕其精神負擔,以便與醫(yī)護人員密切配合,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向患者和家屬交代ECMO聯(lián)合CRRT治療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及并發(fā)癥,如呼吸心跳驟停、凝血、出血、感染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對昏迷及躁動的患者向家屬做好解釋,使用約束帶,雙床檔,防止患者拔管及墜床,使治療達到最佳效果。
因需要做ECMO聯(lián)合CRRT治療的患者病情重,因此我們選取了經(jīng)驗豐富,技術嫻熟,有責任心的專科護士組成特護組,有助于對病情的掌握,便于觀察和記錄,限制人員流動,利于控制感染,確保安全。
由于ECMO聯(lián)合CRRT治療時體外循環(huán)血量較大,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血壓下降,嚴密觀察病情,實時監(jiān)測生命體征。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神智、瞳孔、體溫、呼吸、脈搏、血壓、血氧、ACT、血小板等,每30min記錄一次。
由于ECMO管道和CRRT管道各自都是密閉循環(huán),把ECMO和CRRT串聯(lián)起來需要使用三通接頭,因此在整個過程中,必須嚴格無菌操作,各個接頭連接緊密,妥善固定各個管道,保證管道通暢,防止脫出、松動、移位、打折、扭曲、受壓、污染等,確保治療順利進行。
3.5 .1出血ECMO早期由于患者全身肝素化抗凝,患者的并發(fā)癥多以出血常見,其中腦出血最為嚴重,其次為消化道出血、淤血、穿刺處滲血等[2]。每小時監(jiān)測ACT,密切觀察患者的神智和瞳孔變化,大小便、嘔吐物、痰液、引流液的顏色和量,皮膚及穿刺處有無出血,做好交接班與記錄,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做好相關處理。
空氣栓塞威脅生命,治療難,預后差。所以預防工作非常重要。ECMO聯(lián)合CRRT管路三通接頭處常發(fā)生空氣殘留,嚴重時會發(fā)生空氣栓塞。為防止空氣進入體內,并保證機器正常運轉,護理人員須嚴格做到治療前防止ECMO及CRRT預沖管路時空氣殘留;治療中防止操作失誤造成患者空氣栓塞,避免在管道上采血及輸液;全程防止管道松動、脫出、打折[3]。每30min觀察機器的各項參數(shù),如血流量、超濾、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等。
ECMO聯(lián)合CRRT治療時,由于患者免疫力低及連接處多容易發(fā)生感染,各項護理操作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各個接頭處無菌敷料覆蓋,并且每日更換,如污染隨時更換,機器及物表每日兩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感染患者每日兩次用2000mg/l消毒液擦拭。ECMO聯(lián)合CRRT的治療時環(huán)境保持相對無菌,必須定期清潔并嚴格消毒。我院ECMO聯(lián)合CRRT治療必須在重癥監(jiān)護室(二類環(huán)境)進行。每日紫外線照射2小時,空氣凈化機消毒2小時。醫(yī)護人員穿隔離衣。操作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走動,利于控制感染。
有文獻報道,合并3個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死亡率高達80%——86%;合并4個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死亡率高達100%[4]。ECMO及CRRT都是體外循環(huán)療法[5],ECMO具有強而有力的心肺支持功能,而CRRT則具有強大的血液凈化作用,ECMO與CRRT聯(lián)合,可同時進行心、肺、腎的替代[6]。兩種高科技技術完美結合,大大提高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搶救成功率。但ECMO聯(lián)合CRRT技術復雜,這就對護士的技術要求更高,所以護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積累經(jīng)驗,熟練操作技能,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減少失誤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使治療達到最佳效果,為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爭取進一步的治療機會,使ECMO聯(lián)合CRRT治療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本文編輯:雷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