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 盧春蘭
人本主義理論是以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馬斯洛等為代表提出來的,形成于20世紀50、 60年代的人本主義教育哲學流派,他們從人本主義心理學研究角度出發(fā),源于當時西方盛行的存在主義和 “教育人說 ”思潮的影響,十分強調人的潛能和價值。
該理論在很多領域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作為教師我主要研究人本主義理論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也就是重點研究了人本主義教育或學習理論。人本主義重視的是教學的過程而不是教學的內容,重視的是教學的方法而不是教學的結果。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馬斯洛與羅杰斯:馬斯洛需求層次論在管理學和教育學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分析每個學生或者每個班級大致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實施恰當?shù)恼n堂教學方法;羅杰斯認為,學生學習主要有兩種類型:認知學習和經驗學習,其學習方式也主要有兩種:無意義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并且認為認知學習和無意義學習、經驗學習和有意義學習是完全一致的,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課本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教會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去學習,更多的時候是投其所好,讓他們真正做到從學會到會學。
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教學觀念上老師是課堂的核心,學生跟隨老師的思想進行強迫式學習。課堂教學中以書本為嚴格標準,教學內容上綱上線;課堂氣氛呆板或嚴肅;不融入學生,距離感太強??己思霸u價標準統(tǒng)一,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方式;考核方式簡單,達不到好的效果。隨著人類的不斷文明,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尤其對于這個越來越看重個人價值的時代,人本主義教育學習理論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教學理念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尤其職校教育中發(fā)現(xiàn)學生越來越抵制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社會文明了可是職校學生的素質卻越來越讓人堪憂,一直思考教育到底哪里出了問題,最后的答案當然是來自于社會、家庭和學校三個方面,不斷反思和實踐我發(fā)現(xiàn)可以有效改進教學水平的方法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論。
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給予教學觀念上的啟示:課堂教學目標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最終成為的是情感與認知合一的人。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尤其中職學生對于死板的知識理論不那么感興趣,所以作為老師教學過程中思想上就要盡量避免枯燥的教學方法;思想上就應該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遵循人本主義理論中非指導性原則,教師就是促進學生學習發(fā)揮學生的無限潛能。新型師生關系,師生關系不再是簡單的教與學的關系,我更愿意從經濟學角度理解為“合作共贏”的關系;也可以理解為合作伙伴的關系。這樣的關系才充分體現(xiàn)了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強調教學過程是兩個完整精神世界的互相溝通理解。教學的基本理念,以人為本,傳授知識的前提是教會做人,人本主義理論要求教師對學生保持真誠、信任和理解。
人本主義理念給課堂模式的啟示:1.討論式課堂,我將師生關系看成是合作共贏那么在課堂教學過程我就會盡量去平等對待學生,給予每一個學生去發(fā)現(xiàn)自己優(yōu)點的機會,恰當?shù)臅r候盡量多給予機會師生共同來探討學習。(人本主義理論模型要求教師提出有利于促進課堂討論的課題,找到討論的課題與群體中正在發(fā)生的問題的接觸點,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方式,以促進課堂的討論,并且在教學中教師要體現(xiàn)一種真正的人本主義的能力。)2.“自由”學習式課堂,羅杰斯強調自由學習,我將這一觀點進行改良之后運用到我的教學中:首先,我的課堂內容相對是自由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會從書本知識引入到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其次,就是我每個班上課的細節(jié)是自由的,根據各班特點上課的方式方法也會做出相應調整。3.“開放”式課堂,我課堂教學的“開放式”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不僅僅將對學生的教育拘束于教室,除了教室教師還應該在更多“開放式”場景中進行教育:例如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課后面對面聊天等方式;第二,考核評價方式的開放性。
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出勤率;再堅持人本主義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我自身素質也得到提高,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得到提升;更加了解了學生所需要的,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了,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
學生群體的復雜性,教學理念運用過程中的效果有時也會讓我陷入迷茫或失望情緒中;教育理念的改變是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xiàn)的,所以人本主義教育理論也需要這三方面共同配合,但目前很難達到,所以光在課堂上應用人本主義教育理論有時也會達不到很好的效果;推行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的過程中,由于課堂模式的改變有時也會導致書本的教學內容不能按計劃完成,課程進度有時會比較緩慢。
這幾年上課經驗總結下來,我未來的教學工作中依舊會堅持將人本主義教育理論根據實際情況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因為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當然在未來也將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方式和方法。
(1)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全面發(fā)展,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2)正確應用各種教學手段——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現(xiàn)代教學手段有效結合。
(3)強調師生關系——強調師生情感、人文關懷,提倡師生之間合作共贏的關系。
(4)探索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方法——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
(5)探索更多合理的評價考核方式——體現(xiàn)發(fā)展性、公平性,有效結合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
(6)對于學生除了知識教育外更加注重品行的教育與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