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寧 張燕華 張麗
精準化營銷是通過市場細分并精準定位細分市場的前提下,為其提供個性化產品,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顧客建立個性化的服務溝通體系,實現企業(yè)低成本獲得顧客與顧客忠誠的營銷方式[1]。
2.1.1 對象 選定駐青高校在校大學生,年齡處于18~25歲,是生理上旺盛的青春期,身體素質較好,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對高尚行為有較高的認同感。具備目標對象的針對性和穩(wěn)定性。
2.1.2 方法 通過線上或線下調查問卷,了解在校學生對無償獻血的認知度、獻血動機及獻血需求。
在各高校成立紅十字無償獻血志愿服務中隊,每位同學各負其責,主要負責所在班級的無償獻血宣傳工作。中隊建立微信群,主要工作由大一、大二隊員負責,大三、大四同學負責傳播信息。成立無償獻血宣傳教育基地,設專人負責,進行無償獻血宣講、無償獻血知識競賽、無償獻血手繪海報設計大賽等活動來宣傳血液資源的寶貴、獻血常識、科學獻血引領健康生活,促使其態(tài)度和行為的轉變[2]。新媒體宣傳,無償獻血宣傳導向模糊,公眾策略不當,導致社會上流傳某些對獻血行為的負面看法,影響了血源的拓展[3],因此媒體正面的宣傳顯得非常重要。
獻血前緊張和恐懼等不安情緒會引起人的整體生理、心理、運動失衡的改變。因此有必要在獻血前有針對性做好服務,工作人員或志愿者根據大學生的喜好,選擇合適的話題,態(tài)度友善、語言誠懇、關切,多運用鼓勵和積極正面地暗示性語言[4]。當面對一位善用微笑、神色自若、自信而熱情的采血人員,同學們的緊張恐懼心理便會放松,對其產生信任感,反而不易發(fā)生獻血反應。認真向獻血同學交代獻血后注意事項,市血站為獻血者購買半年意外保險,短信提示對獻血是否滿意以及短信通知血液是否合格,血液發(fā)放到哪家醫(yī)院,為獻血同學頒發(fā)“愛心大學生”榮譽證書,提升獻血榮譽感[5]。
高校團委是高校與大學生聯(lián)系的橋梁和紐帶,血站與高校團委建立良好的共建合作關系,通過爭取學院領導和老師的支持,將無償獻血納入學校團委、學生會、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社團的日常工作,提高師生對無償獻血的知曉度、參與率。市血站擔負把握方向、引導培育的責任,重點培養(yǎng)志愿中隊干部及骨干,每學期組織兩次高校無償獻血骨干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市血站積極配合每學期學校各種無償獻血活動[6-7]。
市血站自 2017年初開始應用精準化營銷計劃,在駐青高校開展無償獻血宣傳招募工作,至 2017年6月底,共有5 630名同學獻血,較去年同期獻血人數增長39.1%,一次獻 400 ml比例由35.4%升至39.5%,有效補充血液庫存。數據顯示,同學們的獻血意識明顯增強,并消除了同學們對獻血影響身體健康的錯誤認識,使駐青高校無償獻血工作又向前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運用精準化營銷計劃,做好每一步計劃,一步一步去落實,抓細節(jié),創(chuàng)新高校獻血宣傳模式,加大高校內無償獻血宣傳的廣度和深度[8]。以順應大學生需求為導向,加強人性化服務,利用新媒體,采用更貼近校園的方式,在校園內開展無償獻血宣傳工作,有利于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同學的獻血意識,高校無償獻血工作將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高校流動血庫中的獻血者隊伍將會更加壯大,我們的無償獻血工作將更上一個新臺階[9]。
[1] 肖澗松. 新媒體時代的微信營銷策略研究[J]. 商業(yè)時代,2014(23):60-61.
[2] 張茜,任麗霞. 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圖書微營銷理念及策略研究[J].出版廣角,2015(8):90-91.
[3] 張玉鑫,王倩. 新媒體時代的微信營銷策略研究[J]. 新聞研究導刊,2016,7(12):337.
[4] 方凌. 新媒體時代的微信營銷策略研究[J]. 現代營銷,2016(9):57.
[5] 高健. 新媒體時代的微信營銷策略研究[J]. 新媒體研究,2016,2(12):68-69.
[6] 利煒. 新媒體時代微信營銷途徑解析[J]. 知識經濟,2017(12):73,75.
[7] 李卓軒. 新媒體時代下的微信營銷探索[J]. 現代商業(yè),2016(25):22-23.
[8] 張瓊. 基于新媒體時代下的服裝微信營銷傳播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2017(6):47-48.
[9] 劉威. 新媒體時代電視娛樂節(jié)目的自我營銷策略探析[J]. 新媒體研究,2017,3(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