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巴特勒《圖書館學導論》中譯本導言*

        2018-01-29 08:07:19王子舟
        圖書館論壇 2018年6期
        關鍵詞:巴特勒圖書館學書籍

        王子舟,張 歌

        2010年以來,在北京大學每年秋季圖書館學研究生的“圖書館學理論研究”課程上,筆者都要安排經典細讀的課時,其中選讀的文本就有巴特勒的《圖書館學導論》(1933年)。該書在1936年就有中譯本[1]登載于武昌的《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季刊》上,文言風格的行文,對原文意譯的成分頗多。筆者曾經讓同學們分頭將該書的英文原版翻譯出來,供大家討論用,并期望將來能把同學們的譯稿整理、潤色,交由出版社出版?,F(xiàn)在謝歡將這部書高質量地譯出,與筆者可謂心有靈犀,他做了一件嘉惠學人的好事。

        研讀《圖書館學導論》,首先應該注意兩點:一是閱讀該書時應對巴特勒有個簡單的了解,中國文化傳統(tǒng)提倡“知人論世”,了解作者,有助于準確把握作者所言所想。二是這是一部80多年前的著作,我們今天閱讀時要仔細體會那時的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生院(Graduate Library School,GLS)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含義。

        皮爾斯·巴特勒(Pierce Butler)1886年12月19日出生于美國芝加哥偏遠郊區(qū)伊利諾伊州克拉倫登山(Clarendon Hills,Illinois),父母為約翰·巴特勒(John Butler)和伊娃·惠普爾·巴特勒(Eva C.Whipp le Butler),他是家里第三子。1893年,他七歲時隨家搬遷到馬薩諸塞州的皮茨菲爾德市。巴特勒童年多病,聽力因得猩紅熱下降,小兒麻痹使他跛足以及脊柱彎曲。1902年,出于身體原因,他以特殊學生的身份在喬治亞大學借讀一年,1903年轉回皮茨菲爾德完成高中學業(yè)。1904-1906年的三年間,巴特勒在狄金森學院(Dickinson Co llege)學習神學,哲學和德國文學課程表現(xiàn)優(yōu)異,獲得神學士學位。1907年,巴特勒通過郵件得到弗吉尼亞州奧蘭治縣洛克斯特戴爾軍事學院(Locust Dale M ilitary Academ y)的工作,主要負責準備高考學生的數學、科學等科目的授課,這與他預期中教授拉丁語、希臘語大相徑庭,于是他決定跟隨興趣,來到聯(lián)合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Sem inary),在馬基弗(A.C.M cGiffert,1861-1933)和羅克韋爾(W.W.Rockw ell)的指導下進行中世紀歷史和神學學習。1909年巴特勒轉學到哈特福德神學院(Hartford Theo logical Sem inary)學習教會史,1910年獲得神學學士學位。1911年,通過狄金森學院德國文學考試,獲得碩士學位。隨后兩年,他繼續(xù)留在哈特福德神學院,一邊學習,一邊在圖書館工作。此外,他每周還去伯克利神學院(Berkeley Sem inary)在古典學者迪恩塞繆爾·哈特(Dean Sam uelHart)手下工作。1912年,巴特勒的博士論文《愛任紐的基督學》(Christo logy of Irenaeus)通過答辯,獲得了神學博士學位[2-3]。

        獲得博士學位后的巴特勒糾結于成為牧師還是教師。由于教職并無空缺,在迪恩·哈特建議下,他選擇了做學術性的傳道士。1912年,他被新教教會任命為助祭,就職于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圣徒大教堂(AllSaint's Cathed ral)。他負責年輕人的活動,偶爾主持小型傳教、劃分教區(qū)。在意識到這個職位很少有機會能向成年人、學者傳教,以及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聽覺障礙繼續(xù)惡化,一年后他搬去芝加哥。由于急需用錢,曾就職于伯靈頓鐵路的索賠委員會,并在那里工作了18個月[4-5]。

        鑒于曾在大學圖書館擔任過學生助理,巴特勒決定找一份圖書館員的工作。在朋友幫助下,1916年他成為芝加哥紐貝里圖書館(New berry Library)的參考助理。1917年,他被提拔為采購部門負責人,立即提請進行書目的系統(tǒng)核查以發(fā)現(xiàn)館藏的缺口。約翰·M·溫基金會(John M.W ing Foundation)的印刷史項目設立后,巴特勒成為第一任管理人,他為其發(fā)展撰寫了計劃。1922年,由于聽覺障礙,在芝加哥主教查爾斯·P·安德森(Charles P.Anderson,1865-1930)要求下,巴特勒辭去助祭一職[6]。同年,巴特勒作為采購部門負責人,首次前往歐洲為圖書館和基金會進行圖書采購,他憑借機警和學識,以極好的價格購置了許多古籍。在紐貝里圖書館期間,巴特勒主要關注館藏目錄,整理并撰寫了《紐貝里圖書館古籍目錄》(Check List of Incunabula in the New berry Library,1919)、《但丁:與展覽有關的一系列選集》(Dante:A Select List of Books Prepared in Connection w ith an Exhibit,1921)、《十五世紀印刷書籍目錄》(Check List ofBooks Printed during the Fifteenth Century,1924)、《印刷書籍的前五十年(1450-1500)》(The First Fifty Years of the Printed Book 1450-1500,1925)、《維吉爾:手稿的早期版本和復制品展覽》(Virgil:An Exhibition of Early Editions and Lacsim iles of M anuscripts,1930)、《紐貝里圖書館和芝加哥其他圖書館的十五世紀書籍目錄》(A Check List of Fifteenth Century Books in the New berry Library and in Other Libraries ofChicago,1933)等著作[7],均由紐貝里圖書館出版。這一時期巴特勒的生活有了重大變化。1926年,他與圖書館職員露絲·拉特姆(Ruth Lapham)結婚。1927年,受益于助聽器的發(fā)展,他被新的主教喬治·克雷格·斯圖爾特(George Craig Stew art)接納,恢復為主教執(zhí)政[8]。

        從1928年起,巴特勒在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生院兼職進行印刷史課程的講授。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生院成立于1926年,1928年秋招收第一屆學生。巴特勒由其首任院長喬治·沃克斯(George Alan W orks, 1877-1957)引進。沃克斯曾獲得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學術視野開闊。1931年,巴特勒正式成為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生院的一員,擔任目錄學史教授[9],直到1952年7月退休。

        在紐貝里圖書館的多年工作為巴特勒積攢了不少圖書館實踐經驗,不過他覺得自己的經驗在圖書館學中還是有限的。巴特勒所接觸過的圖書館,諸如哈特福德神學院的威爾伯福斯圖書館、紐貝里圖書館等都是老式圖書館,但在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生院教學和研究中,他更關注現(xiàn)代圖書館學。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生院在第一任院長沃克斯和第二任院長路易斯·威爾遜(Louis Round W ilson,1876-1979)帶領下,在人才培養(yǎng)、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超越傳統(tǒng)圖書館業(yè)務研究的重視讀者閱讀、強調運用科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的教育特色[10],以及倡導社會科學實證研究方法、跨學科教學與研究、面向社會超出圖書館機構范圍研究取向的圖書館學芝加哥學派。在這樣的學術環(huán)境里,巴特勒為自己設立的重要目標是用廣義術語來撰寫一部可供教學使用的圖書館學理論著作[11]。巴特勒也確實做到了,他最為著名的作品——1933年出版的《圖書館學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cience)在圖書館學的文化思想和哲學層面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巴特勒以對現(xiàn)代科學性質的探討作為認識圖書館學的基礎和依據,試圖構建科學的圖書館學體系。他揭示了圖書館是將社會記憶轉移到人們意識之中的一種社會機構這一本質,抓住了圖書館工作的根本任務。他以知識及其社會傳遞為核心展開論述,把知識、書籍、閱讀等客觀現(xiàn)象納入科學研究范圍,將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這三個學科的思想和方法應用于圖書館學研究[12]。正如1961年該書再版時萊斯特·阿歇姆(Lester Asheim,1914-1997)院長為之所作序時言所說:“他在書中首次進行了對圖書館學教育方法的擴展性論述,同時這種論述也被引入了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生院課程和研究項目中……盡管這篇著作中許多論述的細節(jié)已不再適用,但他所貫徹的基本原則歷久彌新?!盵13-14]

        巴特勒有著現(xiàn)代基督牧師的涵養(yǎng),他身材矮胖,聽力不好,待學生寬容、謙遜,且不乏幽默,時不時拿自己“開涮”。在課堂上,他向來嚴格認真,只有熟悉他的人才能分辨他是在傾聽還是關掉了身上的助聽器(因為這時他對自己觀點的認可多于學生的闡述);他還會啟發(fā)學生建立起對古代歷史的回憶,培養(yǎng)學生對過去和當下圖書館學的好奇心?!秷D書館季刊》(The Library Quarterly)總編里昂·卡諾夫斯基(Leon Carnovsky,1903-1975)評價巴特勒說,也許巴特勒最大的貢獻就在于他的教學之中。他的教學始終彌漫著歷史感和道德感。在他看來,印刷、圖書館、思想交流的發(fā)展只能在歷史背景下被理解才具有意義。而他也一直與束縛人性的力量斗爭,始終堅信并貫徹“不屈不撓的個人主義”[15](這是美國前總統(tǒng)胡佛在1928年競選時提出的主張,主要指經濟自由、機會平等和個人主動性,反對政府包攬一切)。

        巴特勒學術著述頗豐,除《圖書館學導論》,還有著作《學術的文獻史》(The Literary History of Scho larship,1937)、《歐洲印刷起源》(The Origin of Printing in Europe,1940)、《學術與文明》(Scholarship and Civilization,1944),以及論文《書目與學術》(Bibliography and Scholarship,1922)、《圖書館:實驗室還是儲藏室》(The Library:A Laboratory or a W arehouse,1927)、《拉丁譯本中阿拉伯作者的十五世紀版本》(Fifteenth Century Editions of Arabic Author in Latin Translation,1933)、《作為職業(yè)的圖書館學》(Librarianship as a Profession,1951)、《圖書館的文化功能》(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the Library,1952)、《書籍的生命》(The Life of the Book,1953)等[16]。這些論著表現(xiàn)出他對文化傳統(tǒng)的關注,其余數十種作品或評論進一步闡明了他的社會、歷史和目錄學知識的深度,反映了他廣闊的學術視野。

        在與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生院合作的24年間,巴特勒在六位院長手下任職,除了喬治·沃克斯、路易斯·威爾遜,還有克拉倫斯·浮士德(Clarence Faust)、和伯納德·貝雷爾森(Bernard Berelson,1912-1979)等,每位院長都有著很高的成就。巴特勒不僅受到他們的尊重,并且始終與他們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巴特勒還先后加入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Am 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美國目錄學會(Bibliographical Society of Am erican)、美因茨古登堡協(xié)會(Gutenberg Gesellschaft)、芝加哥印刷藝術學會(the Chicago Society of Typographic Arts)、共濟會(the M asons),也加入了大學和卡克斯頓的俱樂部[17]。巴特勒還是學術期刊《圖書館季刊》創(chuàng)始人之一,并一直是編輯部成員,他不僅貢獻了多篇論文和書評,也為其他投稿人審稿、提出建議[18]。在芝加哥大學時期,巴特勒時常針對所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外出調研,比如1936年前往英國的倫敦和劍橋調研中世紀圖書館;1937年前往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城市探究印刷起源問題;1949年美國軍隊派他考察德國的大學圖書館[19]。

        巴特勒沒有孩子,但夫婦倆的社交生活非常豐富。他與家庭成員、大學同事、學生、社區(qū)友人有著良好的交往,這也使得巴特勒成為圣·保羅教堂(St.Pau l’s Church)的副教區(qū)牧師。1940年12月8日,他被提拔為祭司。后期他在圣·詹姆斯教堂(St.Jam es’s)和圣·克里索斯托姆教堂(St.Chrysostom’s)任職[20]。但是,巴特勒一向不會過多地談論自己的信仰。作為神學家,他只發(fā)表過三篇相關論文:《教堂歷史和宗教心理學》(Church History and Psychology of Religion,1921)、《作為牛津運動類似情況的使徒公教會信徒》(Irvingism as an Analogue of the Oxford M ovem ent,1937)、《當下的教義危機》(The Present DoctrinalCrisis,1941)[21]。正如他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所說:“如果宗教與在教室或者任何地方談論的主題相關,我會自然而然地談起它。盡管我是一個牧師,我也如俗人一樣穿著而在大學任教……我不會隱藏我的宗教信仰,可是同樣地我也不會不合時宜地顯擺它?!盵22]

        1952年7月,66歲的巴特勒從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生院退休。1953年3月28日,退休還未滿一年的巴特勒,在參加北卡羅萊納州溫斯頓薩勒姆的新圖書館大樓落成儀式后返家途中,因遭遇汽車事故受傷而在伯靈頓去世,享年67歲。

        巴特勒的《圖書館學導論》是一本小冊子,是1933年《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叢書》(University of Chicago Studies in Library Science)推出的第一部學術著作。全書不足6萬字,內容并沒有像其他圖書館學概論性質的書籍那樣涉及圖書館業(yè)務的方方面面,更多是在講書籍、圖書館、知識、讀者、閱讀等的基本性質及其基礎理論。巴特勒的哪些學術思想應該被高度重視呢?筆者認為至少以下幾方面值得注意。

        其一,巴特勒對圖書、圖書館的性質把握得十分準確。在該書“緒論”里,巴特勒講到:“書籍是保存人類記憶的一種社會機制,而圖書館則是將這種記憶移植到活著的個人意識中的一種社會裝置?!雹龠@一句論述不知被多少圖書館學著述所引用,儼然成為圖書館學理論中的名言。這句話的魅力在哪里?筆者認為不僅在于對圖書、圖書館從社會功能的角度給予的準確定位,揭示了其本質,而且還厘清了二者之間的邏輯關系、現(xiàn)實關系。當然,在后現(xiàn)代話語流行的今天,談及“本質”“準確”,可能不合時宜,但無可否認的是,人類自身的局限導致其只有通過事物的本質來建立確定感及意識,這一點在今天并沒有發(fā)生太大的意外。

        80年后的今天,雖然書籍、圖書館有了巨大的變化,有了電子書、數字圖書館,但書籍與圖書館的這種本質與基本功能并沒有發(fā)生變遷。因此,巴特勒的論述還有其學術存在的合理性,依然對圖書館學研究有著指導意義。如從圖書館學研究的角度來理解這句話,至少可以看到研究書籍(包括知識)和圖書館(包括各類知識集合現(xiàn)象)依然是圖書館學研究的基本內容之一。

        在大數據、信息流奔騰的當代社會,借助互聯(lián)網、物聯(lián)網等手段收集數據與信息,挖掘、組織數據與信息,將數據與信息通過加工處理轉化為知識,并針對給定的目標激活成求解問題的智能策略,已經成為學術研究的前沿,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對大數據、信息流的研究是一個多學科的領地,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乃至信息科學都置身其中。圖書館學應以什么身份進入這個領地?它要扮演什么角色?換句話說,圖書館學要研究哪些大數據與信息流?要處理哪些大數據與信息流?舉例而言,當前圖書館學界的熱點之一是數字人文(digitalhum anities)研究。數字人文研究的前提是對研究文本進行數字化處理后建立起專題資料數據庫,研究者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從事數據挖掘、關聯(lián)分析以及可視化處理等。因此,如何圍繞知識文本建設、開發(fā)專題資料數據庫就顯得十分重要,它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圖書館學研究的前沿命題。而這一研究前沿的生成說明圖書館學在新時期的發(fā)展是有約束條件的,是有路徑依賴的。圖書館學的根本方向應緊緊圍繞完善人類社會記憶機制、傳播人類社會知識而行進。這就產生了一個暗示,即那些不以這一任務為圭臬的,就不屬于圖書館學基本范疇。了解到這一點,對進入圖書館學研究共同體的新人來說十分重要。

        其二,巴特勒強調以科學精神、科學方法來研究圖書館學。這一觀點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章“科學的本質”部分。巴特勒在這一部分中論述了科學發(fā)展的歷史過程,指出“中世紀的思想尋求的是權威,文藝復習時期的思想尋求的是價值,現(xiàn)代思想要求的則是客觀真實”。他以科學中最有說服力的自然科學為證,通過諸多案例論述了“自然科學中的現(xiàn)代思想的運行步驟包括:1、通過觀察搜集數據;2、解釋直接原因;3、通過整合進行評價”。按照巴特勒的意思,現(xiàn)代人這種最新的思維方式就是以觀察、實驗等為基礎獲得可靠的知識,并以其作為運用的基礎。

        在將科學與圖書館學聯(lián)系起來時,巴特勒指出:“圖書館學之所以成為科學,只是因為其在本質上遵循了現(xiàn)代思維的思考習慣。任何一門學科或者一位學者如欲將大量的信息綜合成一種知識,其必須先從客觀現(xiàn)象著手。面對這些客觀現(xiàn)象,必須通過各種嚴格的科學觀察方法對其進行觀測?!卑吞乩掌诖诳茖W思維引導下,圖書館員“會將注意力從圖書館業(yè)務流程更多地轉向圖書館的社會功能,他們會像熱烈地追求圖書館工作效率那樣努力地為準確理解這門學科而奮斗”。他強調:“除此之外,在科學研究領域之外還會有持續(xù)的思想交流。圖書館學會從其他學科領域借鑒相關研究結果,而圖書館學的有些發(fā)現(xiàn)也會反哺于其他學科。作為一項新事業(yè)的圖書館學的本質還是人類活動的一方面?!?/p>

        巴特勒也不完全排斥闡釋學方法(雖然沒有使用“闡釋學”概念)在圖書館學研究中的運用,因為科學“對于形而上學(m etaphysics)的內容也許就無力顧及??茖W調查也是不可能觸及事物及其各種關系的最終本質”。“對個體來說,情感價值意識對其的重要性遠高于理性思考意識。”由于“人類文明中沒有哪一種事物比文學與上述精神價值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圖書館學中的大部分重要內容其實與文學一樣,與人類精神世界價值緊密聯(lián)系,這也注定這部分內容不可能成為科學,因為這些內容的本質是屬于人文層面??茖W的方法適合用來闡釋圖書館學中一些機械的內容,很多主觀內容用科學方法去闡釋是根本不能想象的”。巴特勒的論說與查爾斯·湯普森(Charles Seym our Thom pson,1879-1954)和芝加哥大學維普爾森(DouglasW ap les,1893-1978)等人在1931年發(fā)生的圖書館學科學化之爭有關,當時湯普森批評圖書館學教育過于重視實證的量化方法,認為這種“科學化”傾向無可避免地會造成圖書館職業(yè)人文的缺失,從而偏離圖書館的文化價值和教育性[23]。所以,巴特勒對圖書館學的科學性、人文性做了理性的協(xié)調。很難想象這是出自一位80年前圖書館學界前輩的一番話,這番話語穿越歷史之后,依然閃爍著理性的光輝。

        在巴特勒眼中,所有的科學都只重視生產知識,而圖書館學重視的是將社會積蓄的知識傳遞給每位社會成員,“這種傳遞是十分復雜的,其中除了理性的內容外,很多非理性的成分是無法通過科學理解的”。所以,我們既可以用科學方法來研究圖書館學,也可以使用闡釋學的方法研究圖書館學,要因地制宜、依事而定。不過,可以告慰巴特勒的是:80年后的今天,科學主義的傲慢正在逐步消退,在科學研究大家庭里,實證方法、闡釋方法都各有其合理存在的位置。我們唯一要警惕或拒斥的是那種表面科學而實際虛假的圖書館學研究(如走形式的問卷調查研究),以及不加論證、不考慮邏輯關系的隨意闡釋(筆者稱之為圖書館學研究中的“寫意畫”)。

        其三,巴特勒認為學校、圖書館都是教育工具,但圖書館與學校的功能不同。這一觀點主要體現(xiàn)在第二章“社會問題”里。巴特勒在這一章里闡述了人類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人類擁有記憶以及學習能力,能夠實現(xiàn)知識積累與傳承。“文字記錄使社會擁有了記憶,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意識?!鄙鐣l(fā)展,就必須要求社會成員成為有知識的人,而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手段就是教育。

        要想了解教育的機制及其效果,需要對教育實踐進行深入了解。巴特勒在該章中費了不少筆墨,從施教及受教效果的角度把教育分為四個層次:初級層次側重技巧;第二層次重視方法;第三層級考慮個人幸福;第四層級強調社會利益。他舉例說,教乘法口訣就是側重技巧;而掌握運算規(guī)則,“在學生頭腦中建立一種永久的條件反射記憶”是傳授方法;讓社會個體具有運算能力,提高其自我生存能力,是考慮到了個人幸福;而通過高深的培養(yǎng),使得少部分人成為數學天才,推動文明進步,這就是滿足了社會利益。

        不過,知識的快速增長使得“社會知識已經遠遠超過了學校課程所教授的知識”,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教育的范圍必須擴大到足以使每一位社會成員能夠利用從各種渠道匯聚而成的社會公共知識?;诖?,圖書館就有了新的存在意義,其重要性或許僅僅略遜于學?!薄D書館作為將人類記憶移植到活著的個人意識中的一種社會裝置,一經出現(xiàn),就誘發(fā)出一個新的事實:人們可以通過這個社會裝置,通過主動學習方式(不是學校中的被動學習方式)獲得自己想要或需要的知識,“甚至可以學到上任何一門學校課程都學不到的事情”。在圖書館,“他還可以為自己建一所學校,在這所學校中,他可以學任何他想學的內容,而他只需要眼睛這一位老師”。讀到這里,幾乎能聽到巴特勒接下來要大聲宣布:請記住吧!——圖書館既提供全面教育也提供專深教育,既是短期自修的場所也是終身教育的機構。

        作為一種社會裝置,圖書館將人類記憶移植到活著的個人意識中的機制是什么?巴特勒給予的答案是:從讀者的角度來說是閱讀,從圖書館的角度來說是借閱與咨詢等服務。談及閱讀,巴特勒認為閱讀也可以分四個層級,可以通過技巧、方法、個人、社會四個側重點來對閱讀現(xiàn)象進行深入探討,而這能夠形成圖書館學的重要研究方面。另外,閱讀效果應該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因為社會個體“通過閱讀獲取的知識并不具備社會意義,只有當被注入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河流中,這些知識才具備社會意義”。

        其四,巴特勒重視閱讀動機研究,認為是動機引出了行為;閱讀動機有多種,而讀者閱讀時會在不同動機中進行切換,因此讀者的收獲也是多方面的。在第三章“心理問題”里,巴特勒提出,既然閱讀是人類記憶移植到活著的個人意識中的實現(xiàn)機制,那么研究閱讀就是圖書館學的不二課題。閱讀是人的行為,人的行為由動機引發(fā),而動機又是心理現(xiàn)象,所以心理學就成了考察閱讀的基本工具與方法。巴特勒論述到,興趣與意志的結合會形成通常所謂的個人動機。根據人們的不同需求,他將閱讀動機簡單地劃分為三種類型:獲取信息(inform ation)、審美欣賞(aesthetic appreciation)和獲得直接的愉悅感(direct p leasure)。他通過論證指出:“每一種閱讀類型背后所蘊藏的心理動機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每一個動機都不可能一直主導讀者閱讀行為,讀者經常是在不同的動機中切換。”

        巴特勒還注意到了閱讀是有成本的(主要是時間成本)。人們付出的成本不一樣,取得的收益也不一樣(如我們所熟知的短時間的泛讀與長時間的精讀給人的收益是不同的)。閱讀除了能夠滿足人們獲取信息知識這一主要功能外,它還有一些附屬功能,即閱讀的“釋放”功能——能夠使人緩解疲勞、轉移注意力和消遣時光。加之讀者經常在不同的動機中進行切換,故讀者滿足其動機需要過程中所獲的收益也是多樣的。這就暗示了一個新的理論觀點:閱讀不僅僅是人類記憶移植到活著的個人意識中的一種手段,它還成為了現(xiàn)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研究生活方式的學科與人存在的意義息息相關,應該說它是十分有價值的,不應該被人瞧不起??上О吞乩罩?,尤其是我國的圖書館學研究并沒有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將其開辟成一個有潛力的學術領域去深耕細作,或者說以往從沒有將閱讀作為一個研究的關鍵命題來看待。我們在閱讀研究領域產出的知識存量非常瘠薄,遠不如心理學、社會學、文學等學科所做的努力。

        近些年這種情況有了改觀,但是我們在許多問題上的研究還很不深入,存在著似是而非的說法,如“公共閱讀”概念的出現(xiàn)就存在這個問題[24]。巴特勒說:“閱讀是一種孤獨的行為。同一個房間內雖然有兩位讀者,但這兩位讀者并不會接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閱讀是反社交的(anti-social)的,是與許多社交習慣相抵觸的,抵觸之深以至于讓人覺得反社交就是閱讀行為的一種本質屬性?!彼?,何來“公共閱讀”呢?有人會說,讀書會不就是證明公共閱讀的存在嗎?其實讀書會仍是支持私人閱讀的一種方式,它在化解你閱讀孤獨的同時,能夠讓你找到價值觀接近的同道,擴大社會網絡,增加社會資本。在巴特勒看來,讀書俱樂部對某種書籍的聚焦、報刊上的新書推薦文章,其宗旨都在于激發(fā)讀者對某書的興趣而已。

        其五,巴特勒提倡研究書籍與圖書館史,認為這有助于真正理解書籍與圖書館事業(yè);尤其是書籍所載知識的歷史研究,不僅是圖書館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圖書館員基本素養(yǎng)的來源。在第四章“歷史問題”中,巴特勒認為圖書館學有必要研究是什么因素或力量導致書籍、圖書館不斷發(fā)生進化,并且進化了的書籍、圖書館又是怎樣影響社會這個龐大的機體產生某種反應的。書籍、圖書館畢竟也可以看作是社會進化的一面鏡子。有時候歷史上的某個特殊事件可能對書籍、圖書館的發(fā)展起著沖擊作用,這樣的歷史事件就成了我們研究書籍、圖書館發(fā)生進化的最好案例,如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對美國圖書館的捐助。巴特勒認為,美國圖書館免費使用宗旨的確立是由社會兩大極點力量促成的:“這兩大力量分別是:資本家的慷慨捐贈奠定了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基礎;圖書館發(fā)展所需法律的建立。”

        對圖書館本質的緊緊把握使得巴特勒在論述一個圓的范圍(圖書館學內容)時,總會讓人感到圓心(書籍、圖書館的本質)一直存在。巴特勒說:“圖書館事業(yè)的基本元素植根于社會積累的知識之中,這些知識通過文字記錄機構連綿不斷地傳遞給下一代。”所以研究書籍所載的知識的歷史就成為圖書館學的基本內容之一。知識可以劃分為審美的(aesthetic)的、事實性的(factual)兩部分,從審美知識的角度研究其歷史,就是研究文獻的歷史,諸如文獻生產方式的變化、經典著作的產生及影響等。習得這類研究成果,會導致圖書館員承認經典的作用,以及意識到把經典傳遞給讀者是分內之事,他們?yōu)樽x者制定閱讀方案時會優(yōu)先選擇文獻發(fā)展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來形成書單。

        然而,從事實性知識的角度來研究知識的歷史,那就是研究科學的歷史?!翱茖W史研究的基本目的是為了解釋事實性知識的存在?!痹诳茖W發(fā)展史中,有哪些著述(不見得是經典)做出了怎樣程度的事實性知識的貢獻?這類“歷史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圖書館員工作實踐”,如采購哪些有事實性知識價值的書籍形成館藏,以及將其如何序化組織、向讀者推薦,都取決于館員對這些書籍文化貢獻的判斷。圖書館員的職責不僅是作為文化保管員(archivist o f cu lture)幫助讀者便捷地找到所需書籍,成為臨時老師(inform al teacher)為研究人員提供咨詢幫助,更重要的還在于“為他所在社區(qū)收集對社會福祉有重要作用的各種文字記錄”,開發(fā)這些資源以實現(xiàn)其價值,這是館員的主要任務。而實現(xiàn)這個目標,圖書館員“必須經常使用其科學歷史知識,尤其是科學發(fā)展史的知識”。

        除了審美知識、事實性知識的歷史要研究掌握,與教育相關知識的歷史、人們形成學識(scholarship)的歷史也應納入圖書館學視野以及圖書館館員素養(yǎng)之中,前兩者以書籍為載體,后兩者以社會現(xiàn)象為載體。以教育相關知識的歷史為例,當很多學校為了拉丁研究而設置西班牙語課程時,圖書館可能就要添加這類學習書籍,如果某圖書館委員會發(fā)現(xiàn)維多利亞時代的詩歌已經不被廣泛閱讀了,可能就會減少此類書的購買。這種現(xiàn)象考驗著館員的判斷力。館員應該從與教育相關知識的歷史角度全面考量與應對此類問題,而不能短視地做權宜之計。再以人們形成學識(scholarship)的歷史為例,社會個體或群體的學識生成經歷不同,其學識程度也不同,所以圖書館學及館員應基于科學史的素養(yǎng),根據社會個體或群體的學識程度為其提供有效的閱讀幫助。推薦書目與圖書歷史的關系猶如年表與社會事件歷史的關系,“書目是對確定的重要事實的簡單、透徹的概括,而它的便利性及效用決定了他者對于書目的評價”。

        其六,巴特勒認為大力發(fā)展圖書館學,對圖書館、圖書館員都將產生積極的社會效益。在第五章“實踐思考”中,巴特勒認為,在圖書館學研究中,要引入哲學來研究圖書館現(xiàn)象,這樣才可能準確地把握圖書館工作的實質與目的。圖書館事業(yè)要想成為公共教育機制的一部分,使圖書館實踐走向專業(yè)化、職業(yè)化,離不開對圖書館哲學的、社會理論方面的理解,不如此,圖書館事業(yè)乃至圖書館學就得不到良性發(fā)展。

        在發(fā)展圖書館學的過程中,“圖書館員不僅要學習社會學、心理學,還要學習歷史”。比如,心理學知識有助于認識人們在閱讀口味、閱讀動機、閱讀方法以及閱讀受益上的不同差異,因為閱讀是非常個性化的行為。“圖書館不是宣傳那些已經確定的永遠正確的真理的任務站”,“高效的圖書館事業(yè)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是一種精確的心理診斷(accurate psychological diagnosis)”。另外,館員必須通過專業(yè)技能致力于理解(learn about)圖書,而不是知道(know)圖書。因為館員不可能看過所有館藏書籍,“圖書館員基本的研究就是對目錄學史的研究,包括對文獻史、科學史,以及這兩者在當下學術史中的復合功效的研究”;“圖書館員的任務就是盡其最大的努力開發(fā)這些文化記錄,以供民眾使用”。

        圖書館學的開展除了有明確事業(yè)目標的好處、促進專業(yè)實踐的好處,巴特勒還說:“圖書館學的發(fā)展將有助于理論框架的建立,缺少理論框架的圖書館學知識內容是不可能得到有效擴展的?!彼麑D書館學研究缺乏理論深度、寬度的現(xiàn)象憂心忡忡,認為有的研究僅僅是收集了一些明顯的事實,使用了一些華麗的科學手段和技術術語對這些事實進行討論而已,他說:“面對這些研究成果,既不感到吃驚,也不感到可嘆。”

        圖書館學發(fā)展帶來的好處或者效益還體現(xiàn)在它能區(qū)分出圖書館不同的專業(yè)活動領域。圖書館工作有專業(yè)型的(professional)、技術型的(technical)以及事務型的(clerical),差別明顯?!耙晃粚I(yè)的圖書館員必須掌握能幫他發(fā)現(xiàn)社會復雜圖書館需求(library needs)的科學的、普遍的知識,專業(yè)型圖書館員首要關心的是圖書館的社會效用。技術型圖書館員必須是經過職業(yè)化的訓練,能夠操控圖書館內的各種裝置以有效地實現(xiàn)圖書館的既定目標,技術型圖書館員首要關注的是內部機構效率。事務型的圖書館員需要掌握某項具體流程的操作技巧,他只需關注他桌上需要他完成的各種操作。”此外,圖書館學的發(fā)展還應為圖書館行業(yè)組織的形成起到促進作用。

        以上是筆者對巴特勒《圖書館學導論》精要的一種提煉與闡釋,囿于自身見識的局限,這種解讀或許存在著謬誤。因此,希望讀者好好閱讀一番,根據自身的閱歷來建立自己的理解。本文如果能起到參考的作用,就已經令筆者十分知足了。

        巴特勒的這個小冊子篇幅不大,卻涉及哲學、科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歷史學等諸多領域,所涉學科跨度不可謂不大。他利用這些學科理論或方法來闡釋圖書館學的基本命題,如用哲學來探索書籍與圖書館的本質,用社會學、教育學來闡述書籍與圖書館的功能,用心理學分析讀者閱讀的動機與行為,用史學來分析圖書史與圖書館史的內涵與館員基本知識素養(yǎng)來源,這給予學習、研究圖書館學的同仁們一個啟示:圖書館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更是一門開放的學科,充分吸收、運用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是促進圖書館學的繁榮與發(fā)展的積極方式。因為將人類記憶有序地保存下來,再移植到活著的個人意識中實現(xiàn)知識轉化,這些過程本身就涉及到了廣泛的社會命題。

        1952年,巴特勒在退休之際曾說過,希望未來圖書館的散布不再僅局限于少數國家,而自己的理論和思想依舊能夠給下一代的圖書館員提供指導和激勵[25]。如今巴特勒的期望已成為現(xiàn)實:圖書館事業(yè)已經遍布全世界,形成了各國的一種文化制度;他的著作《圖書館學導論》仍不斷地再版重印,成為圖書館學教育中的經典讀物。圖書館從業(yè)者、圖書館學研究者數量在增多,但圖書館學經典的數量增長比較緩慢。多讀經典,所獲一定不虛。這是筆者讀巴特勒《圖書館學導論》的真實感受。

        注釋

        ①袁詠秋、李家喬將這句話譯為:所謂圖書,是保存人類記憶的一種社會裝置(Socialmechanism),圖書館是為把它移入活著的個人的意識的一種社會機構(Socialapparatus)。參見:袁詠秋,李家喬.外國圖書館學名著選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348.

        [1]卜特勒.圖書館學問題[J].李永安,譯.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季刊,1936,8(1):3-34.

        [2][13][17][20]George S.Bobinski,Jesse Hauk Shera,Bohdan S.W ynar,et al.Dictionary of American Library Biography[M].Denver,Colorado:LibrariesUnlimited,1978.

        [3][4][19][25]Pargellis S.Pierce Butler:A Biographical Sketch[J].Library Quarterly, 1952, 22(3):170-173.

        [5][6][8][22]Bell B I.Pierce Butler,Professor and Priest[J].Library Quarterly,1952,22(3):174-176.

        [7][11][16][21]Anon.Bibliography of Pierce Butler[J].Library Quarterly,1952, 22(3):165-169.

        [9]Pierce Butler.An 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cience[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 Press,1933:vii.

        [10][23]周亞.美國圖書館學教育思想研究(1883~1957)[D].北京: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2016:125-129,139-143.

        [12]張大英.巴特勒《圖書館學導論》述評[J].圖書館, 2011(5):42-44.

        [14]Ash L.An 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cience,by Pierce Butler[J].The Library Quarterly, 1961, 31(4):404-405.

        [15][18]Carnovsky L.Pierce Butler,1886-1953[J].Library Quarterly,1953,23(3):153-154.

        [24]王子舟.圖書館學研究法:學術論文寫作摭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40.

        猜你喜歡
        巴特勒圖書館學書籍
        2023 年寧夏圖書館學會年會順利召開
        魯迅與“書籍代購”
        AOS在書籍編寫的應用
        書籍
        新產經(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律法之前”與“刑具之后”:巴特勒律法述行思想的文學闡釋
        華中學術(2017年1期)2018-01-03 07:24:11
        事不關己
        NBA特刊(2017年17期)2017-11-11 07:44:07
        乖乖蛋,不搗亂
        特別的外宿
        書籍是如何改變我們的
        中國圖書館學之當下:反思與瞻望
        圖書館論壇(2014年9期)2014-03-11 18:48:08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久爱| 中文字幕日本韩国精品免费观看 | 杨幂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久久蜜臀av| 操风骚人妻沉沦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1000部夫妻午夜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成人网| 精品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中文久久综合| 大胸少妇午夜三级| 少妇的肉体k8经典|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wy| 毛片精品一区二区二区三区|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极品jizzhd欧美| 精选麻豆国产AV| 日韩av他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本道一本二本三区 | 国产日产精品_国产精品毛片| 日韩中文字幕熟女人妻| 亚洲综合极品美女av| 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女女同性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第二页| 国产91色综合久久高清| 男女啪动最猛动态图| 中文字幕美人妻亅u乚一596|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密桃| 手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av|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www插插插无码免费视频网站| AV无码专区亚洲AVL在线观看 | 天堂在线观看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人妻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