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遇到了一件很煩心的事情。我女兒半年前生了個白白胖胖的大外孫,全家人都很高興??紤]到我退休之前是幼師,經(jīng)驗比較豐富,大家商定由我?guī)团畠赫疹櫤⒆印N以瓉硐?,自己有幾十年教小朋友的?jīng)驗,女兒也是我一手帶大的,帶個小毛頭肯定不在話下。沒想到,從女兒開始坐月子到現(xiàn)在,我和她一直矛盾不斷。我的那些經(jīng)驗做法她統(tǒng)統(tǒng)看不上,還經(jīng)常批評我是“老觀念”、“不科學”,非要按照她不知從哪里看到的所謂“科學育兒”方法帶孩子,什么小孩子不能用枕頭啦,三個月以內(nèi)的孩子不喂水啦,給孩子喂奶不需要定時……總之我說的她都不肯聽,反倒是對家里請的育兒嫂言聽計從。我跟她講:“媽媽帶小孩子帶了幾十年,總比那個不知道究竟什么來路的外人懂吧?”可女兒就是不聽,還跟我鬧別扭,真的是氣死我了。您覺得我女兒是不是有問題呢?難道是我錯了?
浙江 蔣女士
蔣女士您好!
您在信中提到在帶外孫的過程中,由于育兒理念不同導致與女兒之間產(chǎn)生了矛盾。您家里的這種情況,實際上在隔代教養(yǎng)的家庭中是普遍存在的。祖輩和父輩由于知識體系、看待問題角度以及感情立場不同,在養(yǎng)育孩子過程中難免存在不同的看法。很多祖輩認為自己有經(jīng)驗,會很自然地把自己以前養(yǎng)育孩子的經(jīng)驗做法運用到養(yǎng)育孫輩的過程中。而孩子的爸爸媽媽則認為自己更為了解最新的科學育兒理念和方法,會看到很多老經(jīng)驗存在的不足甚至是錯誤,因此兩代人之間不免產(chǎn)生分歧甚至矛盾。
如何化解這個矛盾呢?
首先,父母是養(yǎng)育孩子的主體?,F(xiàn)代社會工作節(jié)奏很快,不少年輕的父母生完孩子之后出于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把孩子完全交給自己的父母養(yǎng)育,自己當起“甩手掌柜”;也有的祖輩出于對孫輩的過度寵愛,經(jīng)常以年輕父母沒經(jīng)驗、帶不好為由強行把孫輩帶在自己身邊撫養(yǎng)。不管出于何種原因,除非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始終成為教育實施的主體。一個健康家庭的標準是“每個人都扮演自己應當扮演的角色”,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爺爺變成了“爸爸”,奶奶變成了“媽媽”,而爸爸媽媽則是家里永遠也長不大的“巨嬰”,那么這個家庭一定會出問題,成長在這樣家庭中的孩子也一定會出問題。
第二,要學會換位思考,互相尊重。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應該承認,自己父母的知識經(jīng)驗盡管有些過時,但并非一無是處,有很多做法是經(jīng)歷了幾代人流傳下來的,自然有其可取之處,不能單純地認為父母的某些做法跟現(xiàn)代科學理念不符合就全盤否定。而孩子的祖輩們也應該承認這樣一個客觀事實:隨著科學的進步,對很多問題的了解更深入了,很多育兒方面的觀點和做法的確與以前有了很大差異。因此,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也不要故步自封,同樣也要積極汲取新鮮知識,從而能夠用更科學的方法來撫養(yǎng)孫輩。
第三,要明白,沒有哪一種理論或者方法是最科學、最完美的,根據(jù)孩子的自身特點選擇適合的養(yǎng)育方法最重要?,F(xiàn)在有不少年輕的爸爸媽媽過于迷信一些“知名專家”或育兒論壇,把其中的內(nèi)容當作“育兒圣經(jīng)”。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沒有哪一種育兒方法可以適合所有孩子。同時,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總會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對于新手父母來說,這些不可預知的事件往往會讓人手忙腳亂。在這種情況下,有育兒經(jīng)驗的祖輩反而能夠更加理智和冷靜地處理。
其實,無論是孩子的祖輩還是父輩,大家的共同目標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在愛的懷抱中健康、安全地長大。在愛的氛圍中,互相尊重和理解,經(jīng)常平等有效的溝通,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