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生態(tài)課堂是生活化的課堂,就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尊重、喚醒、激勵生命;課堂有序,有情,有效,有趣;學生感興趣的,想知道的,想做的,都可以在人文生態(tài)高效課堂里暢所欲言,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有效解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建設人文生態(tài)高效課堂。
按照課程標準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堅持以生為本的要求,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生活化、個性化,教學形式豐富多彩。在課堂中,一是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教師不講。二是關注“相異構想”的發(fā)現(xiàn)與解決。學生的思考有的與新知識掌握相悖,“相異構想”可以是錯誤的,也可以是不全面、不深刻的,還可以是正確的,但思考的角度不同。關注學生的“相異構想”,讓學生教師充分對話,這才是啟發(fā)。 三是以教學中“議”為核心,強調師生、生生平等和諧的對話。把從“書中學”的一種學習方式轉變?yōu)椤皶袑W”與“做中學”兩種學習方式,構建精致化的課堂教學。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
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狀態(tài)。自主學習。教師根據(jù)學科特點指導學生明確學習的內容和要求,并在學生自主學習中巡回指導,督促學生自學并了解自學的效果。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指導,選擇恰當?shù)姆椒ǎ蜷喿x文本,或演算例題,或自主實驗,或查閱資料,展開自主學習并記錄自學中的收獲和疑點。合作探究。這一步驟的主要任務是學生以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展開組內的互動交流。它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建立學習小組,通過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學習。組員之間面對面地交流,互相幫助支持。教師了解學生合作學習的進展,并引導學生有的放矢地開展交流。在小組學習中還采取自評互判的方式評價學習效果。點撥解疑,拓展鞏固。教師對于合作學習、自評互判中尚存的疑點、難點和遺漏點進行歸納整理,引導學生進一步閱讀文本,觀察操作,并設計具有思維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思維碰撞,再次進行思考和小組討論,最終解決問題,達到有目的的教。教師引導學生反思課堂學習中的過程和目標的達成度,并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形式多樣的練習題,強化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達到有目的的鞏固。
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共享者。在課堂上,教師關注“學生的生命發(fā)展”,關注“教師在課堂上的專業(yè)行走”,授予學生“自由表達與展示”“隨時質疑與爭辯”“自選學習內容和安排活動”“偶爾出錯或越軌”“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五種權利,實現(xiàn)教師角色從“老師”轉變?yōu)椤皩煛保瑥摹扒芭_”轉變?yōu)椤昂笈_”,從“主講”轉變?yōu)椤吧朴鳌?,從“關注學習”轉變?yōu)椤瓣P注成長”的四個轉變。
人文生態(tài)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雖然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體要求已經(jīng)超越傳統(tǒng),在新課改的今天,它是一個蝴蝶破繭鳳凰涅槃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