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九洲
生活中之所以具有驚人的藝術魅力!就在于它讓多少人如癡如迷,魂縈夢繞。假如說我們的語文教學也能有這樣魅力的話,能像磁鐵般地吸引著我們的孩子,那我們的教學必定會成功,定會到達一種意想不到的境界,取得可喜的教育教學的效果。
誠然,我們教育教學的課堂,它不是舞臺,也不是畫室,更不能把舞臺藝術、繪畫藝術硬搬進課堂。因為藝術與教育必竟是兩個不同的范疇,可是兩者之間卻是相通的,所以我們的教育應該探究藝術,將藝術引進教育,使我們的教育成為學習者主動地、樂于參予的活動主要手段。眾所周知,小學語文內容雖然內涵豐富,可是它要以語言文字為中介;而語言文字作為符號系統(tǒng),這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是抽象而枯燥的,為此,我們的語文教學需要借助藝術,從而使語文教學更為生動活潑,多姿多彩,進而產生無窮無盡的藝術魅力。
一、要讓語文教學變得更有課堂魅力,根據小學生自身的特點,來嘗試著運用圖畫再現
圖畫對小學生來說,更具有可觀性和藝術性,自然而然地圖畫普遍受到孩子的歡迎。這是因為畫面是形象的,小孩子正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因為圖畫再現了生活畫面,所以孩子們用不著通過語言去理解,一看就明白。
再看我們的小學語文教材,其中有許多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插圖,編者安排這些插圖的目的,是用來或表現課文的中心,或揭示課文的重點,或描繪人物形象,或展現故事情節(jié),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以及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優(yōu)勢,則會提高教學效率。比如說吧,《燕子》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它描繪的是當燕子從南方飛來時,帶來了光彩奪目的春天,這樣美麗動人充滿生趣的場景,在課文的插圖中。我們教師在自己的教學時,把圖畫出示后,用來激發(fā)學生的情緒,讓學生來仔細觀察圖畫:“這是小燕子看到的春天的美景,現在就請大家作小燕子,這時候,你們從南方飛來了。啊,春天是這樣的美,你們得仔細欣賞一下。”眼前的圖畫,這樣一下子罩上了情感色彩,我們可愛的學生用小燕子的目光新奇地觀賞著這充滿春天氣息的田野,瞬息間,孩子幾乎全身心地傾注在這圖畫上,溝通了他們儲存的春天的表象,好像都變?yōu)樾⊙嘧?,穿行在飄蕩的柳枝間,飛翔在田野上等等,這樣就使課文上的詞句仿佛復活了,他們愉快而生動地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的圖畫。這樣使得學生利用插圖這一表象,插上想象的翅膀盡情地馳騁,創(chuàng)新欲望得到極大的滿足,大腦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了很好的啟迪。
與此同時,我們教師在用圖畫引導學生學語言時,而簡筆畫是一種簡便易行的藝術的直觀手段,因為它通過運用簡潔、洗練的繪畫語言,能勾勒出事物的大概輪廓,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具體化。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恰當靈活地使用簡筆畫,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象直觀地展示課文內容,還能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且還能提高學習效率。
二、要讓語文教學變得更有課堂魅力,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嘗試著運用音樂渲染
不言而喻,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因此備受人的喜愛。如果我們教師能在教學中靈活準確地運用音樂的話,那么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學生更加有效地集中精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事實上,我們不難發(fā)現在自己的語文教學中,把音樂與文學兩者結合起來,作用于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會起到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強化的作用。不過,只是選取的音樂,要與教材語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在整個基調上,意境上,以及情節(jié)的發(fā)展上二者要和諧,這樣就能達到以音樂渲染特定情境,使學生引起共鳴的目的。用音樂渲染,可以普遍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特別是那些一般圖畫不足以表現的動態(tài)和意境,或是特別莊嚴肅穆、悲涼凄慘,或是特別歡快激動,或者是驚險緊張的場景,用音樂是再合適不過的。我們教師在新課開始時播放音樂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也可以是在教學重點段,通過音樂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語言。音樂在課文中顯示了它的無窮魅力,能在課堂得到音樂渲染,同樣可以震撼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因為音樂象文學一樣,蘊含著豐富的語言,它往往比語言來得更直接,更貼切,所以更易于使學生激起與課文相似的想象和聯(lián)想,以至心馳神往。在大量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深感到通過音樂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之中。這是成功的教學經驗。
三、要讓語文教學變得更有課堂魅力,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情趣喜歡嘗試著運用表演體驗
不記得是哪位教育家說過:“當兒童游戲的時候,也是在發(fā)展他的知覺,他的智力。”而游戲則是激發(fā)兒童人格的重要途徑,課堂表演恰恰是讓學生在游戲中正確理解語言文字的一種最好表現舉措。孩子的天性是喜歡玩耍,喜歡表演,也喜歡看別人表演。這不僅因為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尤其接近兒童生活的戲劇形式,并且其中還有角色效應的作用。因為既是表演,就得擔當角色。擔當了角色,孩子就由“本角色”變?yōu)椤八巧?。那種新奇感,好奇心,往往使他們激動不已。這樣就能使學生之間的交流,產生共鳴,達到開發(fā)智力潛能的作用。在此情此境中,小學生對角色的情感,很自然移入所擔當的角色。此時,兒童的整個身心都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了,他們成了真正的主角。
總而言之,圖畫、音樂、表演,這些藝術的魅力,就在于使語文教學變得“趣”了、“美”了、“活”了,這樣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是一條通往素質教育的光明大道,我們做教師的要善于把握時機,引導學生帶著熱烈的情緒去理解課文語言,及時進行語言訓練,讓語文教學產生無窮的魅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