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紅(合肥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藝術系 230000)
但丁曾說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讓孩子“先學做人,后學做事”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幼兒期是人生的啟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質的重要時期,對入學前幼兒德育教育也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目前在對幼兒德育教育中,存在著若干問題,教育教學德育內(nèi)容不夠生動,德育方式偏于書面說教,孩子長期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去接受德育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幼兒德育的發(fā)展;藝術教育與其他教育之間最顯著的區(qū)別是以情感人、以情動人,通過藝術活動,使受教育者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潛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思想、情感、行為等方面的變化。美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在美術作品欣賞和教給幼兒畫畫、做手工時,挖掘美術活動中所包含的品德教育因素,利用各種美術教育環(huán)節(jié)中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對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兒童健康、全面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幼兒美術教育是一種來自于生活、回歸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教育。取自幼兒生活的美術教育內(nèi)容,符合幼兒的心理發(fā)展,能使幼兒更充分更真實的認識周圍的世界。幼兒在進行美術活動過程中就是促進對生活認識的過程。例如,在幼兒美術手工活動中,提供廢舊材料,通過動手動腦將生活中丟棄的廢舊材料變?yōu)閷嵱妹烙^的生活用品,讓幼兒通過美術活動潛移默化地理解低碳環(huán)保的行為和做法,從小給幼兒滲透關注生活、關心生存環(huán)境的意識,從而加強道德行為的認識,由此可見,通過幼兒美術教育不僅使兒童自然地享受美的感染和熏陶,充分地吸取藝術的營養(yǎng),更重要的是從小引導幼兒樹立環(huán)保意識與責任意識,實現(xiàn)美術教學提高幼兒道德認識水平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提出:“應充分發(fā)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兒期正是個人情感由低到高逐步發(fā)展變化重要階段之一。幼兒的心靈,總是很純真稚嫩,如果不注意保護和扶持,很容易遭受邪惡的侵蝕??梢酝ㄟ^美術作品來感染兒童,增強其對善良、正直、勇敢等優(yōu)良品質的追求。凡是能觸動幼兒情感和心靈的作品,就能引導兒童去崇尚,例如:畫家卡薩特的作品《洗澡》,作品描繪了一位年輕的母親低的頭抱著女兒洗澡這一畫面,作品主題鮮明,畫面溫馨,在欣賞作品時教師應啟發(fā)幼兒講述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故事,以喚起幼兒對父母親情的體驗與表達,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理解父母的辛苦,及其從小養(yǎng)育自己的不容易,從而理解父母、孝順父母。通過美術欣賞活動,使幼兒在接受美術作品熏陶的同時又能獲得良好道德情感體驗。
兒童的道德行為的形成,單靠說教是不夠的,必須進行適時道德行為培養(yǎng),美術活動可以說是任何一個孩子都喜歡參與的游戲活動。因此,幼兒園中很多領域的教育活動都會借助靈活有趣的美術活動開展。例如,為了讓幼兒養(yǎng)成睡前刷牙,飯后漱口,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可以讓幼兒說一說,做一做“我的漱口杯”;通過對漱口杯的制作和用途的了解,幼兒就會調整和選擇自己的行為,做到知行合一,將道德認知付諸行動,進而成為穩(wěn)定的行為規(guī)范。
(1)親自動手,體驗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認識民族: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教育者通過開展美術欣賞活動,引導幼兒了解中國各個民族的風俗,文化,幼兒可以通過各民族的服裝、頭飾的色彩、圖案、造型,了解藏族、苗族、傣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的不同之處,并能抓住不同民族的服裝特色進行繪畫表現(xiàn),加深認識。
中國畫:教師通過視頻讓幼兒觀看水墨動畫片來讓幼兒了解中國特色的國畫,并讓幼兒親自嘗試用筆、墨、水在宣紙上進行無主題創(chuàng)作,通過水墨濃淡在宣紙上的圖案展開想象,像怪魚、怪獸開始引發(fā)幼兒興趣,在創(chuàng)作時幼兒不受限制,就會很開心,讓幼兒充分體會水墨相融帶來的樂趣,感受水墨變化帶來的美感。
民間工藝:民間工藝也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最亮麗的明珠,它用之不竭,取之不盡,被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不斷地傳承、弘揚和發(fā)展。讓幼兒親自參與陶瓷、泥塑、剪紙等傳統(tǒng)工藝的制作,可以增進幼兒的民族自豪感,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幼兒用簡單的剪法剪出美麗的窗花,幼兒興趣濃厚,動手能力得到提高。
(2)主題繪畫,促進愛國情感的形成
教師可以利用國慶節(jié)開展“愛祖國、愛家鄉(xiāng)”親子主題繪畫,在活動之前,教師先播放有關國慶節(jié)的視頻資料。引導幼兒觀看分析,通過討論讓幼兒感受祖國的繁榮昌盛,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然后開展親子繪畫百米長卷,和父母、同伴一起歡度國慶節(jié)。
在開展這一活動中,可以進行多種多樣的制作活動,通過教師設置的合作活動,以小組之間的競爭達到促進小組通力合作的目的,在活動中遇到了需要合作才能解決的問題,就及時幫助和引導小組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通過小組活動,幼兒可以更加領會到公平、合作、友愛、互助、勤奮,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同伴關系和有效的社會交往技能,在活動中,他們不僅注意自己的活動,還要注意同伴的活動。遇到共同的完成的任務,幼兒之間會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協(xié)作。同時他們還會主動向同伴學習,一起討論問題。
我們一直倡導保護環(huán)境從小做起,讓幼兒從小樹立節(jié)約意識,以美術活動“舊鞋變身”為例,鞋子在孩子成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結合幼兒想象力豐富、喜愛動手的特點。便可以設計一則大班美術活動——“舊鞋變身”?;顒又?,讓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思考,根據(jù)鞋子的特點,讓孩子們可以將鞋子變成汽車、飛船、人臉、怪獸等。從上述案例中,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既對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發(fā)展了其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同時讓幼兒感受廢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意義。教師在整個美術活動中可以有意識的滲透環(huán)保教育,這種親身體驗,遠比教師灌輸式的教育更能激發(fā)起幼兒的環(huán)保和節(jié)約意識。
教學評價是自我教育的過程,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應從整個活動過程中,以認識、情感、操作的各方面發(fā)展情況,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美術作品能清晰地反映出幼兒的美術能力發(fā)展的水平和特點。對幼兒美術作品應以正面評價、鼓勵為主,有利幼兒情緒穩(wěn)定,喚起更高的學習熱情,滿足幼兒自尊的心理要求,其次,將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對于幼兒任何一點的進步,在美術活動中變現(xiàn)出來的耐心、細心和合作精神,教師都應該加以肯定、表揚,激發(fā)他們的自尊和自信。
藝術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以美行善,寓教于美是很多教育家的共識,以美術活動為結構點的審美教育,能促進幼兒德育目標的達成,對幼兒培養(yǎng)健康的心態(tài),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在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基礎上,正確評價幼兒美術作品,并在對幼兒開展美術活動時,有意識的滲透耐心、堅持、友好合作等德育品質,減少傳統(tǒng)教育本身的弊端——強制性與灌輸性,讓幼兒在寓教于樂中健康成長。
注釋:
1.林泳海.幼兒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299.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4.9:234.
參考書目:
[1]楊景芝.兒童美術教育與人的發(fā)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姚梅林.幼兒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張念蕓.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