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麗芳 胡志俊
我們從小就開始練的仰臥起坐,其實對鍛煉者有著較高的要求,若是得了脊髓型頸椎病,就千萬別再做了,否則可能會導致截癱!時下較為熱門的瑜伽、跑步、走路、高爾夫等運動,在鍛煉時都須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出現運動性損傷。
42歲的林女士近期臨睡前都要做30~40個抱頭式仰臥起坐,有時多至60~70個。后來她發(fā)現開始腰痛了,腿也有些發(fā)麻。到醫(yī)院檢查才知道,她很可能早就有腰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只不過一直沒有發(fā)作。近期猛做仰臥起坐,使之升級成腰椎間盤突出癥。
當雙手抱頭做仰臥起坐時,為了彌補腹部力量不足,可能會借助腰背肌的力量。如果腰背肌力量也不足,導致腰肌勞損,則可能使既有腰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嚴重化,引發(fā)神經根水腫,引起腰疼、腿腳發(fā)麻等問題。同時在做抱頭式仰臥起坐時,人們往往還通過雙臂使勁,向前拉動頭頸,帶動整個軀干向前驅,使頸椎和頸部軟組織承受很大外力,若受力不均,會造成頸部肌肉和韌帶拉傷,如果是頸椎間盤突出或脊髓型頸椎病人士,這種鍛煉會使本身受壓迫的脊髓受到更大的壓迫和沖擊,加重脊髓的損傷,甚至存在癱瘓的可能。
建議:頸、腰椎間盤突出人士和脊髓型頸椎病人,均不可做仰臥起坐。
30多歲的王小姐半年前開始練瑜伽,上課時看著一些同學能很快跟上老師的節(jié)奏,她很著急,希望自己也能迅速提高水平。一次她強忍疼痛,拼命完成一個拉伸肩頸的動作后,右肩膀開始疼痛起來了。到醫(yī)院檢查發(fā)現,原來是肩關節(jié)拉傷了。
因為練瑜伽導致髖關節(jié)、肩關節(jié)拉傷的病例并不少見。練習瑜伽,一定要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肌肉、關節(jié)放松的情況下,才能開始進行;難度系數也一定要控制,要逐漸加大。否則,大幅度的動作容易拉傷關節(jié)。
建議:做好熱身、循序漸進。
“85后”劉先生為了減重,每晚都在小區(qū)走幾圈。漸漸地他發(fā)現腳跟開始疼痛起來。經醫(yī)生檢查原來是得了“跟痛癥”。肥胖者走路時足跟需承受更多壓力,所以容易引發(fā)跟下脂肪墊勞損,出現腳跟疼痛的問題。
建議:肥胖者不要將走路作為其運動項目,而建議其選擇游泳,或者到健身房做上半身的運動。
小馬姑娘平時很少運動,不久前腦子一熱,報名參加了“半馬”。跑完后,她一直覺得膝關節(jié)很疼。經醫(yī)生檢查,原來是出現了膝關節(jié)勞損。平常運動不多突然參加馬拉松,會很不適應。加上熱身不足、姿勢不對,就可能產生膝關節(jié)勞損等問題。
建議:如果真的喜歡跑步,要提前做好耐受訓練。
毛先生40多歲,平常愛打高爾夫球,但打得不規(guī)律,有時還會“暴打”。后來手肘開始疼痛,擰毛巾都不行。經醫(yī)生檢查原來是得了“高爾夫球肘”。
毛先生打高爾夫球沒有循序漸進,平常不練,突然來一次“大劑量”運動,容易造成上肢前臂屈肌群的勞損,引發(fā)“高爾夫球肘”。
建議:打球時動作要規(guī)范,在運動量上注意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