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旭
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運動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也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如何讓運動員在專業(yè)訓練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質有一個質的飛躍,這是所有體育工作者必須面對且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對于運動員的培養(yǎng)應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應該是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其次是對運動員專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最后才是成績的取得。而對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首先是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基礎的。在運動隊的教育和訓練中,如果不重視思想道德素質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就無法使運動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然就無法轉化為正確的行為準則和自身的行動指南。由此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它能夠引導幫助人們提高認識能力、明辨方向。
正所謂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每個人的行為都是受一定的思想支配的,競技體育也是如此。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有利于運動員反思運動過程,激發(fā)運動熱情,調動訓練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是攀登體育競技高峰的根本動力。一個心中沒有遠大理想的運動員,必然會只顧眼前利益,沒有大局意識和愛國精神。坦桑尼亞運動員阿赫瓦里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男子馬拉松比賽中下肢受傷,但他沒有選擇中途離場,而是以頑強的毅力堅持走完了全程。他的名言是“國家派我來不是開始比賽,而是完成比賽的。”由此看出,運動員必須具備堅韌不拔的精神,關鍵時刻精神力量決定勝負,這才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真諦。
運動員的思想教育問題一直是一個不容忽視且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一名運動員的思想若達不到一定的高度,勢必會制約他未來的發(fā)展,就算他有再高的競技水平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為。這并非是危言聳聽,為坦桑尼亞運動員阿赫瓦里的精神所感動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一些運動員嚴重的品行問題,如原沈陽金德隊一隊員連續(xù)搶劫出租車司機,盡管作案前一個月該隊員已被俱樂部除名,但也再一次暴露出我們一些運動隊教育、管理上的乏力;原四川全興隊某隊員兇狠地踢折女環(huán)衛(wèi)工腿一事;還有一些國家優(yōu)秀運動員不夠文明和禮貌,賽場上不尊重裁判員、沖撞對手;有的參賽運動員藥檢出問題等等。這些都提醒我們要真正重視對運動員的思想教育和品德修養(yǎng),加強運動員思想教育十分必要和緊迫。
由于運動員培養(yǎng)年輕化,許多運動員的培養(yǎng)都是“從娃娃抓起”,在青少年時代就開始進行訓練,這些運動員在接受思想引導和素質教育的時間就會比其他同齡人少,而這一時期正是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最關鍵時期,有的運動員處在青春叛逆期特殊時期,一些年輕的運動員如果缺少必要的思想引導和素質教育,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的影響,或是不良文化因素的影響和侵蝕,如市場經濟快速發(fā)展中不良競爭意識、貪圖享樂思想對一些運動員的思想都造成巨大沖擊。
當下體育行業(yè)普遍存在“重訓、輕管、輕教”的問題,往往只注重比賽結果,卻大大的忽略了對運動員的管理和教育,讓很多運動員不能很好的接受良好的素質教育及培養(yǎng)。在運動員的思想引導和素質教育中,思想的引導應該占據工作的很大比例。但在實際工作中許多的教練卻只關注運動員的技能培養(yǎng),忽視運動員的思想道德教育,許多教練員一心只為出競技成績,卻沒有清楚認識到思想上的引導教育是運動員成才的重要條件。一個運動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確立到成熟是一個很長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時還會涌現出不同程度的反反復復,讓運動員很難把控自身思想的形成和變換,這個過程中還會產生迷茫的意識。而大多數的運動員恰逢青春期,虛榮心強,年輕氣盛,理性約束能力差。大多運動員存在厭學心理、缺乏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意識。部分運動員還會在閑暇時間沉迷于網絡,游戲成癮。還有一些運動員在公眾場合行為失范、公德意識偏低,個別人在體育道德方面也暴露出諸多問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弄虛作假、違規(guī)違紀等有違體育道德事件時有發(fā)生。
運動員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弱化的人為因素不可忽視,如教練自身素質偏低,言行舉止時常失態(tài),態(tài)度專橫、侮辱人格、自由隨便等種種的不良行為都會給運動員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由于缺少理想信念、奉獻意識、團結協(xié)作等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許多運動員對自身定位缺失,對前途的認知不清,對待自己應承擔的責任不理會,淡薄的法律意識,不尊重他人。這樣的事態(tài)下必然會造成一些人目光短淺,思想境界不高,這樣的主觀因素勢必會造成這些人想取得更高的成績時遇到困難,并停留在瓶頸無法突破,其實這類的瓶頸大多是思想道德上的瓶頸沒有解決。
教練員是做好運動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教練員要授技育人,必須把做好優(yōu)秀運動隊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納入訓練、競賽的計劃方案中。教練員既要主動支持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更要積極做好運動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1]。
教練員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應該做到“十個要”:一要以理想信念激勵運動員,二要以奮斗目標凝聚運動員,三要以再攀高峰鞭策運動員,四要以挫折教訓啟發(fā)運動員,五要以高尚品德影響運動員,六要以高超業(yè)務指導運動員,七要以辯證思維分析運動員,八要以真誠關愛感動運動員,九要以化解矛盾安撫運動員,十要以嚴格管理規(guī)范運動員。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要體現針對性、有效性和及時性。要深入運動員訓練一線,在運動員在訓練時,要了解運動員訓練過程,及時地發(fā)現運動員在訓練中存在的種種思想問題,能有效的完成教育引導工作。幫助運動員深知訓練目的,端正在訓練時應該具有的態(tài)度,精神飽滿地進行訓練。幫助運動員樹立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增強運動員訓練中克服困難的信心,提高訓練中技巧能力和訓練水平。在大運動量的訓練中,要對運動員的心理、情緒和思想狀態(tài)進行準確地把握和調整,鼓勵運動員敢于挑戰(zhàn)極限,經受住艱苦的精神磨練和生理、心理的考驗。
組織運動員認真做好日常訓練工作總結。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造新技術,突破技術上的難點,研究新事物,聽取運動員對訓練工作的建議。根據各個訓練周期的特性,確立思想工作的任務,保證訓練日常工作的正常進行。在運動員中宣傳訓練中發(fā)生的好人好事、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激發(fā)運動員訓練的積極性。引導運動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能引導運動員追求思想上高境界的人生價值和需要,使運動員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分清事實的能力,能夠使人生價值中積累的量變實現到質變的飛躍。
一是要注重培養(yǎng)運動員的思想品德、綜合素質。教育運動員懂得做人的基本道德和行為準則,要緊密結合運動隊的日常管理,用制度、規(guī)定、條例等進行嚴格規(guī)范,防止簡單粗暴等手段進行管理。對尖子運動員既要真心愛護,更要嚴格要求[2]。
二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關心他人。實現與運動員交朋友,達到真誠相待,真理服人,不能挖苦、打罵運動員,有損運動員的人格尊嚴。要經常與運動員談心,做到“六個談”:思想問題耐心談,發(fā)現問題嚴肅談,重要問題及時談,取得成績鼓勵談,碰到難題點撥談,實際問題關心談。
三是要注重培養(yǎng)運動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堅持民主作風,深入運動隊、相信運動員、依靠運動員,特別注意發(fā)揮老隊員的骨干帶頭作用。培養(yǎng)運動員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使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廣大運動員、教練員自覺參與的基礎之上。
四是要堅持正面教育。大力宣揚好人好事,堅決抵制各種不良現象,努力建設關系和諧、團結奮進的戰(zhàn)斗集體。以運動員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引導,讓思想引導,素質教育工作在運動隊日常管理中發(fā)揮化解矛盾、協(xié)調關系、理順情緒、凝聚人心的作用。
一是要使運動員增強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比賽觀念,充分了解比賽的意義,能在比賽中得到優(yōu)異成績和收獲體育精神。
二是要使運動員樹立敢打勝戰(zhàn)的信念,日常訓練中嚴格要求運動員按照規(guī)則訓練,鍛煉隊員之間的默契,貫徹教練的意圖,聽從教練指揮;生活中團結隊員,相互鼓勵,相互依靠;在賽前動員時統(tǒng)一思想,消除各種顧慮,弘揚不輕言放棄的精神;賽時團結一致,不驕不躁,以平常心對待比賽結果[3]。
三是要使運動員遵守大賽紀律。尊重裁判、對手、觀眾,公平競賽,不做弄虛作假的事情,遵守大賽規(guī)則,嚴禁服用違禁藥物。在外比賽時遵守大賽規(guī)章制度,對外樹立運動隊優(yōu)良的作風和形象。
四是要仔細進行比賽總結。表彰和獎賞獲得優(yōu)異成績和具有優(yōu)良體育精神的運動員;批評和處理表現差的、違反紀律規(guī)定的運動員;教育運動員端正心態(tài)對待榮譽、獎賞、比賽成績,汲取在比賽中不足的地方。
思想教育是優(yōu)秀運動員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任務,對促進運動隊發(fā)展、運動員發(fā)展和體育事業(yè)發(fā)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定要客觀地運用好當前運動員思想引導,素質教育任務中存在的載體,并不斷增強載體建設,這樣保證優(yōu)秀的運動員在思想教育工作任務中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