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石家莊附屬學校 趙權政
小學四年級,我們重新分了班。一張張嶄新的面孔,一顆顆興奮的小心臟,匯聚在一起。教室里嘰嘰喳喳,像小麻雀的會議。
教室的門吱扭一聲推開,走進來一位30歲左右的女教師。她身材瘦削,戴著銀白色鏡框的眼鏡,短發(fā)蜷曲,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我們目不轉睛地觀察她,她卻早已穩(wěn)穩(wěn)地站在講臺上。
溫和,端莊,書卷味兒,氣場很大,她把我們的目光牢牢吸引住了。“同學們,我姓楊,是你們的語文老師,也是你們的班主任?!彼男θ轀\淺的,像淡淡的陽光,溫暖著我們每一個人。
“今后的日子里,希望同學們能跟隨老師一起熱愛讀書,感受書香?!睏罾蠋熢诤诎迳辖o我們寫上推薦書目,有《寄小讀者》《安徒生童話》《海底兩萬里》等等??粗诎迳想h秀的字體,我的腦海里已經(jīng)氤氳起滿滿的書香。
楊老師的普通話很標準,比別的學科的老師說得都好,這在鄉(xiāng)村的一所小學校,著實難得。我喜歡楊老師的語文課,聽著老師的聲音,看著老師的字體,語文和文學的味道會在小小教室里蔓延開來,融化著一顆顆幼小的心。
那時候,課表的最后一節(jié)課都是課外活動課,我們叫它課活課,類似于現(xiàn)在學校的社團課。只不過那個時候,學校對學生還是田園牧歌式的放養(yǎng)模式,不像現(xiàn)在的學校把活動進行各種名目繁多的規(guī)劃。
往往是,學生們三五一群,自由結組,自帶游戲道具。上課鈴聲一響,操場上立刻活躍起來,聲音波濤洶涌,匯聚成汪洋。
男孩子趴在地上,拍紙畫片,下獸棋,彈玻璃球,到樹叢中抓螳螂。女孩子穿著小繡花鞋,跳皮筋,跳房子。她們的身體是那么的靈巧,跳起來,齊脖高的皮筋她們照樣夠得到。
每天的課活課,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在玩兒中運動,在游戲中學習,各按興趣,各取所需?,F(xiàn)在想想,那時候我的同學中沒有什么小胖子,大家的身體都特別棒。那時候也沒有素質教育這樣的提法,但我覺得學生們在自主玩鬧的課活課上,卻收獲了素質教育真正的成果——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尤其是提高了身體的素質。
我們的楊老師,會加入到我們的行列。她帶領我們玩兒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她一來,頓時圈粉無數(shù)。同學們紛紛跑過來參與其中。操場上,立刻由一個個的小組匯聚成一個大組。大家圍成一個大圈兒,歡聲笑語溢滿了整個校園。
在閱讀課上,楊老師帶領我們讀書。我最喜歡聽她給我們讀故事。現(xiàn)在還記得,每天最盼望的時光,就是楊老師給我們講故事的時間?!栋⒗锇桶秃退氖蟊I》《阿拉丁和神燈》《辛巴達航海記》《小桔燈》……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在我們眼前展現(xiàn)出色彩斑斕的大千世界。那些美好詞語所代表的精神內涵,如誠信,忠勇,堅定,愛國,通過一個個故事,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中做著完美詮釋,像一顆顆幼小的芽兒,扎根,生長。
書香蔓延,精神延展,現(xiàn)在,我還會常常想起和老師一起讀書的溫馨時光。
臨近期末,不知從哪里傳來楊老師要調走的消息。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想問又不敢問,只能更加認真地聽老師講課,跟老師讀書。
終于有一天,楊老師和我們告別。她站在講臺上,依然帶著溫和的笑容。她說,“我的孩子們,老師和你們告別,要囑咐你們多讀書,多運動,做優(yōu)秀的小學生?!蔽野牙蠋煹脑捰浽诒咀由?,也牢牢地記在心里。
在老師離開前,我送給老師一張賀卡,上面寫上了對老師的祝福。但是,對老師的喜歡和崇敬,沒敢寫,那個年齡,心里已經(jīng)隱隱知道了羞澀。
分別,是人生旅途的必修課。銘記,只為那些對自己靈魂有過滋養(yǎng)的人開啟,就像一盞點亮的明燈。
四年級以后,二十幾年,再未見過我的楊老師。
想念我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