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麗麗 祁寶林
【關鍵詞】 識字教學;微課;興趣;重難點;創(chuàng)新;課外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2—0095—01
進入21世紀,生活節(jié)奏逐漸加快,一系列的微事物隨之涌現(xiàn)出來,如微博、微新聞、微電影等,而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特征順應了社會對知識的快速需求。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打破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創(chuàng)設了更為客觀真實的教學情境,針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
一般人認為“微課”就是課堂實錄片斷,其實微課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微課制做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可以是PPT,可以是手機視頻,也可以用各種錄屏軟件錄制。微課要突出“微”,并以“微”見長,其長度一般不要超過5分鐘。識字教學是語言教育的基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如果能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充分運用微課,能更好地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從而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
一、微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2011)》指出:低年級段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如果學生對識字有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投身于學習活動中,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备鶕?jù)小學生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把學生帶進形象的情景中。例如,在開課之初,教師演示幾個學生在學前接觸過的有代表性的會意字、形聲字,通過微課,使學生將自己頭腦中的資源與眼前所見的畫面產(chǎn)生聯(lián)系,從而激起學生探索漢語言文字奧秘的欲望,對識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微課可以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所選題材上下功夫,從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漢字入手,通過典型例題和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學生迅速掌握知識點。教師可以將容易出錯的字分門別類集結起來,制作出一系列的識字微課視頻,或編成學生喜聞樂見的順口溜,加上幾句簡單的講解,錄制成微課幫助學生進行識記。這樣既可以減輕學生的記憶困難,又可以增強識字的興趣,減少錯別字的出現(xiàn)。
三、微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微課可以通過圖像、聲音、文字、光彩、顏色達到視聽并舉的效果,其提供的形象直觀、清晰、生動,使教學過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從而使學生簡便、快捷地感知漢字的魅力,融入到身臨其境的學習氛圍中,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開辟立體的思維通道,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教學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中帶有“木”的字時,講到“休”字時,筆者使用了微課視頻,意象是一個人走累了,背靠著一棵樹休息。學生不僅猜出了這個字是“休”,還試著說出了“件”這個字的記憶方法。
四、微課可以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
對于接受能力弱的學生來說,離開了課堂,離開了老師,識字就麻煩了。微課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微課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可以開展學習??珊箤W院的創(chuàng)始人沙爾曼·可汗從2004年起陸續(xù)制作了2300多段視頻輔導材料,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已有5600萬人次觀看他的“教學錄像”,達到了由課內(nèi)學習的生成到課外學習的促進和消化。而課堂教學中,識字的過程多是舊字促新字,以已知的漢字為基礎引導出新字。但學生在提取已有知識的過程中,由于學習程度不同,可能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如果有一段優(yōu)質(zhì)的微課視頻,則可以輕松應對這些情況。對于接受能力弱的學生來說,看著微課進行預習,提前了解生字的字形結構、意義用法,在上課時便能夠緊隨教師的步伐,學習掌握更多內(nèi)容。為了適應不同的學生,可以調(diào)節(jié)視頻播放快慢,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視頻的快慢。對于記憶力不好的學生來說,課下的復習也有了清晰正確的引導。
今后筆者會在教學實踐中利用微課解決識字教學中難以把握的知識點,比如字的音、形、義等,實驗探索出一條適于語文教學的新路子,利用微課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負擔,使微課輔助教學應用于實際教學過程并產(chǎn)生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