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好多年前出現(xiàn)過一則電視廣告,宣傳一種有關教學的產品,賣的什么我已經毫無印象,只記得一位老者很激動地說了一句廣告詞:“千變萬變,方法不變!” 當時我還年輕,只覺得不能茍同,但現(xiàn)在想起來不免義憤填膺,商家為了賺錢竟可以信口雌黃,誤導眾生! 世界一直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相信大家都不會反對??v觀古今,橫看中外,教育教學方法從人類的本能模仿到高科技的云課堂,在不斷的變革,在發(fā)展,但從沒有全盤否定傳統(tǒng),也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教學方法!佐藤學先生也在《教育方法學》第五章教與學:意義與關系的重建中說:我們稱為“教學”的實踐絕不是相同的……長期從事教學觀察的人都知道,任何課堂都有其各自的特征,也包含各自的問題……教育的問題絕不單純。日本、歐美國家出現(xiàn)過許多教學改革的模式,比如模仿模式、變化模式等,但這些教學改革嘗試中的多數(shù)都以失敗告終……可見全盤否定一種模式絕不是有效的解決策略。因此,關于教育教學方法我有兩個觀點。
第一,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處煴仨毑粩鄬W習,學習我們能學來的,欣賞我們學不來的。我們學不來李會峰、侯占存老師的博學厚重低調內斂,但可以學他們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教學精神;我們學不來王崇文、趙宏泰老師的機智幽默,但可以學他們嚴格要求又不失靈活;我們學不來冉麗、彭曉紅老師的溫柔可人使學生如沐春風,但可以學她們耐心指導、循循善誘;我們學不來封軍文老師、吳挺老師的穩(wěn)重練達、經驗老道,但可以學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愛崗敬業(yè)愛生如子;我們學不來北師大附中和北京十一中的硬件設施,但可以學習他們大刀闊斧的魄力;我們學不來英美教育的民主自由,但可以學習他們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不自負,不自卑。畢竟我們也有別人可以學習的東西;英美等國家也在學習我們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模式!十九大也提出了“文化自信”!
關于教育教學方法我的第二個觀點是我們當然也有權利批判,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每當新生事物出現(xiàn)的時候,人一般出現(xiàn)兩種反應:反應不夠、反應過度。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做出正確的反應。在全球商業(yè)化的今天,出現(xiàn)了許多教育集團和教育模式,之所以有市場,受歡迎,必定是有其優(yōu)勢,但是為了使利潤最大化,企圖顛覆傳統(tǒng)教育或是其他教育模式就是不對的?,F(xiàn)代化的教育手段百家爭鳴,但絕不意味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已經是絕對落后的東西,更不意味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可以被完全取代。有些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是永遠不會過時不會失效的,在運用恰當?shù)那闆r下,比現(xiàn)代化的手段還要好。例如,教師的口語,粉筆字和黑板,有的教師能用三言五語把一個復雜的問題講得清楚透徹,并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或邏輯力量,它是任何先進的教育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其簡便易行又是其他方法不可企及的。因此,新鮮的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應該是并行不悖,教師應尋求其相互配合取長補短的關系!就拿高一14和高一15兩個翻轉課堂英語學科來說,翻轉課堂的理論和操作流程是教師一次備課,推送前置學習任務供學生自學提交問題,教師晚上整合問題進行二次備課,課堂上展示交流,解決問題,檢測提升,沒有課后任務。那學生的記憶鞏固呢?不可否認,翻轉課堂理論上幾近完美,實際操作上也優(yōu)勢明顯,但如果我不結合學科特點和實際學情,不結合傳統(tǒng)教學方法,那我肯定確定以及一定是領著學生掉到溝里去了!總之,如果不實事求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那我們只能邯鄲學步,失去自我!所以我們不固步自封,但絕不盲目跟風!
科技一直在發(fā)展,教育一直緊緊相隨。印刷術、無線電、電視、互聯(lián)網、MOOC課程等等其實都沒有顛覆教育。比如一千多年前印刷術發(fā)明的時候,有人武斷印刷術的出現(xiàn)會非??斓念嵏菜猩鐣系闹R傳遞結構,因為大家能在家里拿著書本學習知識的時候,人們就不會到學校學習了?,F(xiàn)在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對教育領域來說,跟當時的印刷術的出現(xiàn),其實本質上沒有什么兩樣。學校的學生并沒有減少!為什么?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佐藤學先生在《教育方法學》第九章計算機與教育中說:計算機通訊與互聯(lián)網相結合,形成了新的學習網絡……為教育關系和教育空間帶來了革命性變化。但在另一方面,計算機教育也有以下危險:剝奪與人和物實際接觸的直接經驗,使學習陷入形式化:……計算機教育對生態(tài)危機及信息技術等問題是以特定意識為前提,及為虛擬出合理的個人而對道德上、精神上的危機無防備的傾向。計算機所構建的信息社會絕不是萬事都美好的。佐藤學先生說的很晦澀,我的理解是計算機互聯(lián)網只是工具、技術而已,主要操作者還是教師和學生。而所有的先進技術和教育方法都不能改變和解決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學習本身這件事情,永遠是一個苦差事,它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所有的教育技術,方法只能對教育的效率和效果產生一定影響。但是,我對學習是快樂的這件事情,是表示悲觀,甚至絕望的。誠然,有魅力的老師,新穎的技術,優(yōu)秀的教學法可以使學習變得有趣,但這種有趣只是短暫的,學習的艱苦才是持續(xù)的,學生無法持續(xù)這種苦!任何先進的教學理論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還是拿翻轉班舉例:工具夠奢華,教學資源足夠優(yōu)秀,教學模式足夠完美,教學效率足夠明顯,但這一切的前提不是快樂,是需要比其他班的同學更自控更苦更累才能體現(xiàn)出來,否則,結果很慘!因為再有趣的教學內容,遠遠比不上一段搞笑視頻或一輪電子游戲來得爽快,而這恰好是先進的工具手段所攜帶的副產品!這也是翻轉班違紀學生此起彼伏的主要原因,是兩位班主任老師班級管理的主要內容。
記得錢鐘書的《論快樂》一文中說過:“永遠快樂”這句話,不但渺茫的不能實現(xiàn),并且荒謬得不能成立??鞓返臎Q不會永久;我們說永遠快樂,正好像說四方的圓形,靜止的動作同樣矛盾。所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古人誠不欺我們!
作者簡介:孫倩(1979.10-),女,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大學,中一,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