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 霞
幾天前看過美國作家盧而斯寫的一個小故事,說是有一年圣誕節(jié),他收到一個盒子,里面是一塊手鏡大小的嵌著不規(guī)則綠、藍、褐色云母片的塑片,看起來沒有任何特別,就被他隨手放到了一邊。
有一天因為需要騰出空間,他拿下了那個盒子,無意中看到盒子的一端有個鉤子,盒底上有一句話:“掛在向陽的窗口”。出于好奇,他真的把這件禮物掛在了窗上。
霎時,陽光透過橢圓形的海藍色,把房間變成了一個美麗的海底世界,隨著陽光的移動,這個世界由碧綠轉為深藍,再轉為紫羅蘭色的曙光,還有著潮汐起伏的無窮魔力與韻味……
我被這樣的描述驚呆了!
我就在想:塑片還是那塊塑片,只不過把它放在了該放的位置,就發(fā)現了隱藏著的美。如果一開始就扔了那塑片?如果不需要騰出空間?如果他就沒有發(fā)現那一行字……
我的追問讓我自己不寒而栗。
我莫名地想到我的一個學生。
開學的第一周,那個四年級的小男孩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他排隊時總是忘了自己的位置,常常是在別人的提醒下才站對,就因為如此,他顯得很自卑,那雙大眼睛,一和我的目光相遇就怯生生地游離開去,我心里頗有幾分焦急,我不愿意看到這么小的孩子就背上如此的精神包袱,我始終相信“如果上帝關上你的一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所以,我堅信,他的位置感如此差,他在另外的某一個方面肯定強,為了建立他的自信,我必須去尋找那扇打開的窗。
直到三個星期后,精彩終于呈現!
在開學初,為了開拓學生的思維,我把二十四點游戲作為每周一次的興趣活動的內容,游戲規(guī)則就像“星光大道”。
他出乎老師和所有同學的意料,竟然一舉奪得了班冠軍。
我終于找到了那扇打開的窗!
于是我在班上竭盡全力地表揚他,不但讓他在班上介紹計算的經驗,還讓他做評委,而且推薦他代表班級到年級參加比賽……
同學們由原來的不屑轉變?yōu)閷λ某绨?,他就像走上春晚舞臺的草根演員,身上的變化越來越明顯,說話的聲音大了,走路精神了,奇怪的是,最讓我頭疼的找不到位置的問題也隨之解決了。有一次竟對我說:“邰老師,我想和你比賽二十四點,你敢嗎?”那眼中分明就是盧而斯筆下那繽紛的海底世界,清澈又美妙!
如果說他就是那塊看起來極普通的塑片,只要給他陽光,他就會展現美好!其實,我們做老師的不就是努力像盧而斯那樣,給那些平凡的,甚至不夠平凡的孩子一個恰當的位置,從而使他在這個位置上展現他隱藏的美嗎?
在問自己,我是不是用心去發(fā)現每一個孩子隱藏的美呢?
這個問題竟讓我的心有點痛,更讓我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