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倫 何 鑫 殷 杭 華東交通大學
行進管樂是器樂與藝術表演的綜合體,主要由管樂、打擊樂和各種視覺表演構成,強調通過隊形的切換,力求給人以美的視覺沖擊和聽覺感受。行進管樂藝術表演需要在音樂美學理論的指導下呈現獨特的審美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行進管樂的美學特征與藝術形象,從而更好地展示行進管樂的藝術審美價值。
行進管樂的審美功能主要體現樂器演奏者創(chuàng)造的音樂美,以及自身審美體驗與受眾的交互體驗性。管樂表演者把自身的審美體驗融入形體動作當中,可以更好地彰顯音樂情緒。表演者的形象美是行進管樂藝術的重要體現,尤其是演奏者編排的動作設計的形體形象可以展示表演者自我品格,通過形體與音樂的交融塑造獨特藝術形象。行進管樂的藝術審美體現在演奏者發(fā)自內心的藝術表演創(chuàng)造,行進管樂可以通過音樂和形體將內心感受釋放出來,演奏者最真實的感受以外化的形象展示[1]。
行進管樂展示出良好的審美功能,滿足受眾的視聽體驗需求,需要具備一定的演奏條件。演奏者需要具備樂器、服裝、道具與演出場地條件。首先,行進管樂表演尤其注重音樂音響效果,強調聲音集中、清晰度高,因此自主改裝樂器的現象較長見。其次,服裝是呈現視覺藝術美的重要載體,行進管樂隊的服裝尤其講究色彩的搭配。再次,為了更好地呈現視覺刺激,行進管樂越發(fā)注重使用大型場景道具。又次,場地環(huán)境對行進管樂表演有具體影響,室外環(huán)境與室內場館均可以進行行進管樂表演,需要確定場地大小與燈光等因素。最后,表演者還要具備基本的音樂技能,掌握一定的樂理、樂器演奏、曲式分析知識。這些都要求表演者能夠恰當地理解作品的內涵,并且具備二度創(chuàng)作的藝術能力。
行進管樂有極強的主體性特征,強調表演者的身心互動,注重通過協調行進動作展示動態(tài)的音樂畫面,強調通過動作抒發(fā)樂手內心的音樂情感體會,要求演奏者通過動作、隊形來釋放情緒。行進管樂的表演是不可復制的,由于主客觀因素不同,即使同一作品也可以在不同場次實現極大創(chuàng)新。行進管樂還有極強的交流性特征,編創(chuàng)者、表演者與受眾是共同完成行進管樂作品的?,F代行進管樂作品更強調表演者之間的交流,注重實現表演者之間、表演者與道具、表演者與受眾和自我之間的交流。
行進管樂與受眾交流的第一載體是音樂作品,只有在演奏者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才能通過個人獨特音樂處理展示出音樂作品的獨特魅力。首先,演奏者應當尊重原作,注重以樂譜為依據,實現忠實于原作的音樂創(chuàng)作。其次,演奏者要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再創(chuàng)造,實現對具體音符、樂句的仔細揣摩,再達到藝術風格的創(chuàng)新,從而體現音樂作品持續(xù)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結合。最后,在演奏過程中進行必要的再創(chuàng)作,演奏者要在演奏時加入自己獨特的感受,尤其注重融入主流文化觀念,并且注重在創(chuàng)作時把握思維走向,實現個體與音樂作品的完美整合[2]。
行進管樂表演對演奏者的音樂藝術有較高要求,豐富扎實的技術才能更好地體現行進管樂的審美價值。運用技術處理好個體理念與作品風格的關系,強調表演者通過高超的藝術展示出作品獨特的審美能力。樂團可以根據表演者的特長選擇作品,進而形成獨特的審美風格。表演者還要在日常演奏與訓練中加強藝術經驗積累,掌握一般音樂規(guī)律的實現藝術表演,切實彰顯出音樂作品的內涵和獨特魅力。音樂藝術美還體現在音樂藝術表演的身體技巧,強調身體與演奏的結合,注重以身體為基礎實現生理與心理的有機結合,進而體現出音樂的文化性和社會性,從而實現關聯性的音樂展示。
行進管樂的視覺之美是其表現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強視覺設計才能體現其藝術沖擊力。首先,在行進管樂表演時彰顯出點、線、面的幾何之美,通過視覺空間的構造形成良好的空間形態(tài)感。其次,表演道具要與場地緊密相關,注重場地道具與各相關因素密切配合,注重根據演奏作品主體自創(chuàng)道具,并且保證道具安全美觀。最后,演出服要有生命力,能夠彰顯演出者獨特的氣質和風格,通過服裝色彩表現演奏者積極向上的心理和情緒[3]。音樂美學視野下的行進管樂藝術表演應當體現出極強的藝術生命力,注重通過表演者展示獨特的藝術生命體驗,實現藝術作品與風格的再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