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潮 郝麗莎 王思童
(1.河北經貿大學藝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2.曼谷吞武里大學,泰國 曼谷 10170)
目前,在新形勢下,當代大學生呈現了思想多元化、價值觀多樣化的特點。尤其是互聯網在人們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生產中的廣泛應用,使大學生更容易受到一些錯誤思想的侵蝕。更有甚者,一些大學生喪失了理想信念以及艱苦奮斗的精神,形成了錯誤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迫在眉睫。紅色音樂是紅色藝術文化的一種,將紅色音樂融入高校鋼琴教學中,有助于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從德育教育層面來看。紅色音樂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體現了新時期的藝術價值取向,例如,人們耳熟能詳的紅色音樂作品《北京的金山上》《北京有個金太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等,都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同時,由于新時期的學生往往思想更加獨立,自我意識強烈,缺少艱苦奮斗精神,這就需要充分彰顯紅色音樂在學生德育教育層面的價值。當代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其尚未形成健全的人格,尚未確立正確的三觀。因此,高校德育教育要發(fā)揮其價值和功能,紅色音樂蘊含從革命斗爭時期到現代的強烈愛國意識,為了取得革命的勝利,先驅們艱苦奮斗,犧牲自我,勇往直前,成全了整個民族的勝利。這種精神可以有效鼓舞當代大學生;同時,這種偉大的精神在應用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傳承和發(fā)揚。
從美育教育層面看。紅色音樂主要來自于民間歌謠,體現了十足的本土氣息,鮮明的風格色彩,這也是紅色音樂與傳統歌謠之間的最大區(qū)別所在。同時,紅色音樂呈現獨特的質樸、簡潔、形象的音樂特點,構成紅色音樂獨特的審美特征。具體來講,紅色音樂作品中的曲體結構是以四句體重復和兩句體重復為主,這是與民族音樂曲體結構特點相一致的。由此可見,紅色音樂的題材形式來源于民族民間音樂,因此符合了大眾的審美需求。這是紅色音樂得以代代相傳,展現出強大的音樂生命力的原因所在,紅色音樂在高校美育教育中體現了重要的價值。
近年來,紅色音樂已經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得以應用,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強調“要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強調做好紅色基因的傳承的重要性。在這種政策背景下,高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要對紅色基因的傳承貢獻重要力量。高校學生要堅定不移地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紅色基因的實踐者,然而,從目前紅色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的現狀來看,由于當代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如果不解決高校大學生思想層面的問題,那么,紅色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紅色音樂教育要從形式和內容方面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并實實在在地落到實處。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紅色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陶冶當代大學生的情操,健全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品格,以及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堅強意志,從整體上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境界。同時,教育的本質就是在不斷地改造人,使人得到品質的完善,思想境界的提升。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他們愿意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社會實踐的方式不斷提升自我,改造自我,通過對紅色音樂的學習,我們體會了革命先輩們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革命先驅就是當代大學生鮮活的學習榜樣,這種偉大的精神歷久彌新,不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而過時,這也是紅色文化的巨大魅力所在。在接受了紅色教育后,當代大學生就會汲取紅色文化的養(yǎng)分,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自我的精神境界,了解過去,啟迪未來。
首先,利用紅色音樂進一步創(chuàng)新鋼琴教學內容。在鋼琴教學改革中,要以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作為重中之重。具體來講,要從鋼琴教學的課程設置、教材選用和教學曲目的改革方面進行改進。第一,課程設置的改革。在原有的“鋼琴演奏”課程基礎上,依據鋼琴教學大綱,適當地補充心理輔導課、作曲課、音樂制作課、德育課、配器課等,融入紅色音樂資源。第二,教材選用的改革。注重編寫新型鋼琴教材,把紅色音樂的相關內容融入到新型鋼琴教材的編寫中,同時,注重使用高科技新教材,包括網絡、光盤、音頻、視頻等。第三,創(chuàng)新鋼琴教學曲目。鋼琴教學的曲目要體現新穎性、民族性,切忌“老調重彈”。例如《長城謠》《春天的故事》《黨啊,親愛的媽媽》《答李淑》《大紅棗兒甜又香》《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等,都可以作為新穎的鋼琴教學曲目。
其次,創(chuàng)新鋼琴教學的思想。相關鋼琴教育工作者要打破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完成由應試教育思想向素質教育思想的偉大轉變。只有教育工作者從思想意識層面發(fā)生改變,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才能夠加快推進鋼琴教學的改革進程。需要強調的是,第一,秉持“實踐第一”的思想,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以實踐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彰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思想。第二,進一步挖掘紅色音樂文化資源。我國紅色文化博大精深,紅色藝術資源幾乎遍布于祖國各個角落。因此,我們要系統性地對這些紅色藝術資源進行整合,最終建立紅色藝術資源庫。我們所耳熟能詳的紅色音樂基地包括井岡山、遵義、西柏坡、長征、延安等,要對這些紅色革命老區(qū)進行深入的紅色資源挖掘。第三,秉持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傳承相統一的基本原則,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對紅色藝術資源的創(chuàng)新才是有意義的。同樣,創(chuàng)新也是紅色音樂資源得以傳承的動力,二者需要有機結合起來。例如,紅色鋼琴音樂曲目《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自從被挖掘以后,在接下來的每一次演唱過程中,演唱者都會結合一些先進的現代元素對曲目進行一定程度的創(chuàng)新。以這種方式促進紅色音樂作品《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與時俱進,讓曲目得以更加完美地呈現。
綜上所述,在鋼琴教學中引入紅色音樂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性意義。但是,從目前紅色音樂資源在鋼琴教學中應用的現狀來看,加強當代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勢在必行。本文主要從進一步挖掘紅色音樂文化資源,豐富鋼琴教學內容,在鋼琴音樂教材中引入最新的紅色音樂資源兩個方面,提出了紅色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應用的改進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教育領域相關人士提供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