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靖華
(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潮流襲轉全球,多元文化的融合與發(fā)展趨勢日益明顯,作為文化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音樂教育在多元文化視域下顯得尤為重要,大學音樂教育也要與時俱進,以更好地促進其發(fā)展。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jīng)實施了很長時間,但在當前的一些大學中,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還存在著偏見,認為音樂是副科,以至于在音樂方面的投資有限,比如人才的匱乏、資金不足等等,造成大學音樂教育基礎設施不到位、環(huán)境落后,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提不起學習音樂的興趣。
音樂教材多元化和教學形式多樣化才能滿足多元化的音樂教育,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內容已經(jīng)顯得過于陳舊,與現(xiàn)在的時代相脫離,沒能及時的更新,同時傾向于專業(yè)化,忽略了音樂基礎知識的教育,造成學生對基礎樂理、古典音樂等不了解、不熱衷,迷戀流行歌曲,對本土音樂知之甚少,更談不上研究發(fā)展,另外教學形式單一,難以調動起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種種因素導致學生技能強而理論缺,音樂理論的素養(yǎng)不高,不利于學生多元化發(fā)展。
整體素養(yǎng)不高成為制約大學音樂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學生角度分析,由于擴招使得很多大學音樂專業(yè)降低了門檻,對學生文化方面的成績要求不是很嚴格,盲目招生現(xiàn)象屢見不鮮,學生不思進取、主動性差,這給大學音樂教育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從教師角度分析,有的音樂教師知識儲備不足、不及時更新,在教學中方法落后,同時缺乏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難以與多元文化視域下的大學音樂教育相適應,綜合素養(yǎng)得不到提高,對大學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造成了影響。
首先大學要加強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改變偏見,學校應在環(huán)境、器樂等方面予以大力的支持,為多元文化視域下的大學音樂教育提供基礎;其次,積極轉變音樂教育理念,使音樂教育與時代同行,這樣的音樂才更有活力,但是并不意味著摒棄傳統(tǒng)優(yōu)秀音樂文化,恰恰相反,要以民族音樂文化為基礎,達到“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自己要對世界的文化、音樂風格進行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理解層次與音樂文化的修養(yǎng),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樹立音樂全球化的理念,才能在教學中更好的引領學生。
1.以本土音樂為主,形成多元文化的音樂課程
在大學音樂教育中,既需要對各民族特色音樂展開教學,也需要對外國比較先進、比較優(yōu)秀的文化進行研究,予以借鑒,以豐富本土的音樂。在課程設置上可以多開設一些選修課,比如世界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概論等,適當進行世界民族音樂文化的教授,讓學生了解其他民族的、其他國家的音樂,在碰撞、交流、融合之中對學生進行全球化思維的培養(yǎng)。
2.教學形式多樣化
在多元文化視域下,需要改進、創(chuàng)新大學音樂的教育形式,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利用情境教學法、分組教學法等,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活起來,調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使學生能夠融入其中,那么學習效率和效果一定會有所提高。同時互聯(lián)網(wǎng)也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微課、慕課等實現(xiàn)了主體交流式教學,頗受師生的青睞;網(wǎng)絡社區(qū)以論壇等形式進行音樂知識的傳遞。另外,多舉辦音樂節(jié)、音樂會等,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機會,貫穿多元化的音樂知識和研討,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3.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是大學音樂教育多元化的關鍵。一方面教師自己要不斷學習,知識儲備更豐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學校加大對教師的培訓,采取鼓勵教師進修、請專家講座等方式,提升教師素質,還可以通過訪談、組織教學觀摩活動和出國考察等形式開發(fā)多元的教師發(fā)展模式,提高大學音樂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另外做好人才引進工作,給大學音樂教師隊伍注入新鮮的血液,構建新的組織結構,形成多元化、多樣化的專業(yè)人才梯隊,促進音樂教育的全面發(fā)展。
大學開展多元化音樂教學,既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音樂修養(yǎng),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同時是當前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多元文化視域下,樹立多元化的音樂教育理念,突進多元化音樂課程體系建設,能夠切實提高大學的音樂教育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