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縣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東溪鎮(zhèn)站,重慶 404300)
幼豬成活率高低,能否正常生長發(fā)育,是養(yǎng)豬業(yè)成功的關鍵所在,直接影響?zhàn)B豬業(yè)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剛產下的仔豬,因母豬體內溫度和外界溫度差異較大,突然應激極易導致仔豬死亡。同時,幼豬本身抗寒能力較差,特別是冬季和氣溫變化大的早春晚夏,寒冷應激導致腹瀉拉稀,體況迅速下降,直至衰竭死亡,給養(yǎng)豬業(yè)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為保證仔豬、幼豬安全越冬,適應冷應激,降低死亡率,提高經濟效益,特制定本操作規(guī)程。
(1)豬舍有窗封閉式改造一般原則:窗戶可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溫度和通風調節(jié)需要開啟和關閉,除窗戶、通道門、風帽等通風裝置外,圈舍應不開設其他泄風口。除窗戶、通道門、風帽等通風裝置應設置可開關的風門,在降溫時,除發(fā)揮調節(jié)功能的進出通風口外,均應完全封閉。風帽按功能設置,窗戶應盡可能大,并自上而下設置橫向開關窗扇。冬季自上而下順序開啟氣。在適溫季節(jié),可全開通風。在溫簾降溫系統(tǒng)開啟時,應能密閉,充分發(fā)揮濕簾系統(tǒng)換氣降溫作用。濕簾面積約按豬舍地面面積30:1開設,在極溫天氣能降至26℃~35℃為宜。風帽設置在豬舍屋頂至高線上,按豬舍地面面積60:1開設,并設置閉氣開關,可根據(jù)通風需要開啟。
(2)改造目標要求:通過圈舍有窗封閉式改造,達到既保溫又通風的可控效果,夏天可降溫,冬天可升溫,春秋適溫季節(jié)自然通風,繁育舍溫度按培育要求控制在28℃~36℃。
(1)配置產床和保育欄電地暖板、畜舍加熱器的一般原則:配置產床和保育欄 電地暖板畜舍加熱器,實現(xiàn)溫度可調,自動恒溫,節(jié)省電能。
(2)電地暖板的構建:主要有發(fā)熱體(發(fā)熱電纜)、自動控溫溫控器、溫度感應器、隔熱保溫板、反射膜、和蓄熱水泥混凝土。一個溫控器根據(jù)生產實際需要可以控制2~4個豬欄,也可每個豬欄單獨設置開關控制,根據(jù)保育需要開啟,以節(jié)約成本。
(3)畜禽加熱器的設置:畜舍可根據(jù)需要設置加熱器,以調節(jié)畜舍溫度。加熱可采電加熱,也可采用沼氣加熱器。
乳豬出生后3~5d,舍溫保持在32℃左右;保育舍地表溫度由溫控器控制。地暖溫度可以根據(jù)仔豬不同階段由溫控器節(jié)在15℃~38℃隨意自動調節(jié)。
乳豬出生后3~5d,舍溫保持在32℃~35℃,降0.5℃/d,直至室溫,當氣溫低于26℃時,恒定在26℃;保育舍地表溫度38℃,溫度由溫控器控制。冬季可根據(jù)豬行為表征適當提高。
(1)產前準備和分娩接產:產前一周做好清潔消毒、仔豬電地暖保溫板及保溫器材的修繕工作;準備好墊草、毛巾、肥皂、碘酒、PP粉、棉花、耳號鉗、剪刀等工具和材料;做好母豬乳房和乳頭的清潔衛(wèi)生;正確接產、助產(擦干黏液、斷臍、消毒、搶救假死仔豬、編號、稱重等)。
(2)初生仔豬保育:臨產前二小時開通電地暖保溫板預加熱備用。初生仔豬接生完畢,立即置入32℃電地暖保溫箱中保育。從產后第2d起,降低0.5℃/d,每周降3℃,冬天穩(wěn)定在26℃,其余季節(jié),當氣溫高于26℃時,降至室溫恒定。產后3日齡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鐵補鐵。
(3)補鐵補水,防治缺鐵性貧血:初生可補充8%葡萄糖水和清潔溫熱水。3d內每頭注射右旋糖酐鐵2ML或含硒糖酐鐵1ML。15d后補注第二次。
(4)早補飼,過好開食關:仔豬7~10日齡開始補飼代乳料。要預防下?。槐3指稍?、溫暖環(huán)境;注意用具食槽清潔與消毒;飲水中添加300PPM土霉素,預防效果較好。
(5)抓旺食,過好斷奶關:30日齡后為仔豬旺食階段。投喂全價配合飼料,少量多次,5~6次/d,自由采食。注意飼料新鮮,食槽清潔。抓好仔豬補飼,提倡實行35d早期斷奶。
(6)按畜牧部門和本場防疫要求做好仔豬豬瘟、豬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細小病毒病、豬乙型腦炎、豬偽狂犬病、豬大腸桿菌病的免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