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騏毓
摘 要:語文教學語言是指教師在授課時使用的語言,教學語言對有效教學的作用不可小覷,它具有規(guī)范作用,還有啟發(fā)性和興趣性。特別是在邊遠貧困山區(qū),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教師更應注重語言的豐富性和幽默感。單一、呆板的課堂教學質量不會很好,師生交流也不會很融洽,就會影響講課效果。所以,教師的語言藝術是決定語文課成敗的關鍵,教師的語言是否簡潔清晰、音調是否合適、語言是否具有幽默性等都對課堂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貧困山區(qū);語文教師;課堂語言;語言有效性
在教學中有時候會遇見這樣的情況:看似一般的老師,學生很喜歡他的講課方式,反響很好。而公認的水平高、經驗豐富的老師,教學成果卻差強人意。有些剛參加工作的老師竟然比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教出的成績還要好,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一、當下教學方面的不足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有一種說法叫“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的愿望,即使是在貧困山區(qū),父母也會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選擇最好的學校讓子女就讀。因此,貧困山區(qū)的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給學生更好的教學質量。
(一)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待加強
貧困山區(qū)教師想要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其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還需提高。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通過富有啟發(fā)性和研究性的問題,結合課本內容和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組織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綜合思考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使用鼓勵性語言,激勵學生放開膽量說、不怕說錯,讓學生“勤于發(fā)問、善于發(fā)問、勇于發(fā)問”。
(二)教學語言不夠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中往往會用到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手段,教學方式不夠多樣化,不太善于以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啟發(fā)、引導學生進入課本,學習體驗不夠深入。針對這個問題,貧困山區(qū)的教師應加強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充分運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資源,不斷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有部分學生對電腦充滿興趣,可以利用這一點,在班級中挑選對計算機操作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借助教室里的一體機設備,讓他們充當小老師,培養(yǎng)責任感,幫助那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并且根據學習情況,不斷更換小老師。這樣既鞏固了知識,也激發(fā)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二、教師有效利用課堂語言的策略
對于一個老師而言,安身立命的本事是要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準確地傳授知識,清晰流暢地進行教學過程,學生一定會深深地為你折服??谌羯徎ǖ慕虒W和認真細致的備課更能博得學生的認可。與學生真誠溝通、走近學生,才能有效地進行教學。教師要提升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提高自身修養(yǎng),樹立教師形象。
(一)教學語言要有趣
比如,在《荊軻刺秦王》這一課的講解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導入語:“大家知道為什么《荊軻刺秦王》這么驚心動魄嗎?”老師沉默一會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主要原因就是一長和一短——荊軻的匕首太短,不然早在圖窮匕見時就把嬴政殺死了;秦王的劍太長,不然也不至于拔不出劍被荊軻追著滿屋子跑?!睂W生這時恍然大悟,會覺得這樣的說法十分生動,同時也就了解了這篇課文的最主要內容。想要在課中常常能為學生帶來這樣的講解,就要求語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語言進行精心的錘煉,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挑選,充分了解和利用學生原本的認知結構,設計優(yōu)化教學方法,改進教學形式,把班級的個體學習、小組學習等聯(lián)系在一起,使教學更適于完成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吸收和梳理知識。
(二)課堂語言對學生的影響
對于高中語文的教學,每一位老師首先要做到了解學生,了解將要傳授知識的內容和框架,這是實現(xiàn)課堂高效性的基礎。俗話說“將軍不打無準備之仗”,貧困山區(qū)大多數(shù)學生都屬于“留守青少年”,教師應多和學生接觸,了解學生的想法,才能為自己進行有效性教學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探尋哪種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要盡可能地講普通話,課堂語言應該飽含激情并具有號召力,才會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講課效果也會更好一些。
總之,有效課堂教學作為一種理念和教育實踐模式,將會引起我們貧困山區(qū)學校教師更多的思考和關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吸取學生的反饋,力圖理解學生的學習困惑,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習指導任務實際作用于學生的學習愿望。少一點講解、多一點引導,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學語言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表達思想、交流情感、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教學觀念的變革。因此,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熟練掌握教學語言運用技巧和藝術,以更好地在教學中體現(xiàn)新理念、新思想。
參考文獻:
盧天璇.淺談高中語文實施有效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教研專題,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