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立征
臨沂市交通醫(yī)院超聲科,山東臨沂 276002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導致的足部疼痛,肢端壞疽,皮膚深潰瘍等病變的總稱。在臨床上輕度的患者會出現(xiàn)輕微的腳部疼痛,皮膚表面的潰瘍[1]。中度的患者會出現(xiàn)比較深的穿透性的潰瘍。嚴重的患者會出現(xiàn)嚴重的潰瘍的同時出現(xiàn)軟組織的膿腫,全腳壞疽[2]。使用彩色超聲檢測糖尿病足,能夠有效的檢測出下肢動脈病變的情況。該研究中選取該院救治的糖尿病足的患者90例,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檢測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動脈病變的情況,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救治的糖尿病足的患者90例,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檢測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動脈病變的情況。病例均選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間。其中,女性患者41例,男性患者49例,年齡在39歲到71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8.1±2.8)歲。排除標準:①患者有其他重大疾病,如嚴重腎衰竭等。②患者患有精神類的疾病,不能配合實驗實行。③患者病癥嚴重,無法溝通。④患者患有嚴重的腫瘤的情況。⑤患者不同意進行實驗。
對選取的患者進行超聲檢測,使用的彩色多普勒超聲(GE公司Logiq4DOMR3型)檢測。下肢動脈可以分為股深動脈,股總動脈,脛前動脈,腘動脈,脛后動脈,足背動脈,腓動脈,股淺動脈。使用彩色超聲可以檢測到動脈管徑,內中膜的厚度,動脈硬化的情況。
觀察選取的患者的彩色超聲檢測的情況以及下肢血管的患側以及對側的管徑,IMT厚度,管腔狹窄率的情況。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的方式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治療前后數(shù)據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選取的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后,有84例患者的大血管病變并且脛腓動脈受累,并且下肢血管的動脈中膜出現(xiàn)鈣化并且動脈的鈣化使踝部受累,足部受累。有6例患者的下肢血管的動脈中膜出現(xiàn)鈣化并且動脈的鈣化使趾部受累。股深動脈的IMT厚度最厚,脛前動脈的管腔狹窄率最大。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的下肢血管的患側以及對側的管徑,IMT厚度,管腔狹窄率的情況(x ±s)
糖尿病足是一種由于糖尿病導致神經病變,從而引起下肢動脈感染,從而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潰瘍的疾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嚴重的并發(fā)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3]。糖尿病足發(fā)病后導致下肢動脈缺血,并不利于潰瘍的愈合。使用彩色超聲檢測中,可以清晰的顯示出患者的下肢動脈的管徑,管腔,血流動力學等[4]。根據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糖尿病足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下肢動脈病變[5]。該研究中選取該院救治的糖尿病足的患者90例,病例均選自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間,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檢測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動脈病變的情況。結果,選取的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后,有84例患者的大血管病變并且脛腓動脈受累,并且下肢血管的動脈中膜出現(xiàn)鈣化并且動脈的鈣化使踝部受累,足部受累。有6例患者的下肢血管的動脈中膜出現(xiàn)鈣化并且動脈的鈣化使趾部受累。股深動脈的IMT厚度最厚,脛前動脈的管腔狹窄率最大。糖尿病足的患者的患側與對側的下肢病變的情況差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糖尿病足的患者的患側具有下肢動脈病變的情況,而對側也存在下肢血管缺血的情況。另外,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糖尿病本身合并多種慢性疾病,導致代謝紊亂,不利于潰瘍的愈合以及治療。唐雪丹[6]研究的彩超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動脈病變中的應用的研究結果與該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說明該研究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足的患者使用彩色超聲檢測,可以清晰的看清,將患者的下肢病變的情況檢測出來,值得臨床使用和推廣。
[1] 孫志霞.彩超在2型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河北醫(yī)學,2013,19(2):282-283.
[2] 徐海波.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吉林醫(yī)學,2012,33(24):5253-5253.
[3] 楊燕貞.踝臂指數(shù)與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動脈病變的診斷價值[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6(22):36-38.
[4] 王冬梅,于佳,祝麗娜,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硬化的診斷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56-57.
[5] 劉海立,連書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性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9(7):862-865.
[6] 唐雪丹.彩超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動脈病變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