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
仁壽縣人民醫(yī)院兒科 ,四川仁壽 620500
如果患兒2 d后沒有發(fā)熱情況出現,皮疹明顯減少,3 d后飲食正常,沒有流涎水,身體各方面的情況都已好轉,則說明治療效果是顯效的。如果患兒3 d后仍有稍微的發(fā)熱,皮疹有減少但減少的不多,4 d后飲食逐漸恢復正常,身體身體各方面的情況有好轉的跡象出現,則說明治療效果是有效的。如果患兒4 d后體溫仍處于高值水平,皮疹沒有減少,飲食不正常,皰疹出現破潰,則說明治療效果是無效的[5]。
對研究中的關鍵數據整理并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其進行處理,與研究有關的數據都是計量資料,這些數據的表示形式都為平均值±標準差,采用t檢驗對其進行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6]。
經過治療后,對照組患兒治療效果為顯效的例數為4例,治療效果為有效的例數為10例,治療效果為無效的例數為4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7.78%;觀察組患兒的治療效果為顯效的例數為13例,治療效果為有效的例數為4例,治療效果為無效的例數為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4.44%。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經過治療后,在皮疹愈合和退熱時間方面,對照組患兒的皮疹愈合和退熱時間都比觀察組要長,兩組患兒的皮疹愈合與退熱時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皮疹愈合和退熱時間比較[(x±s),d]
手足口病在臨床上多發(fā)于年齡不超過五歲的兒童,其臨床癥狀表現主要有手足部位處有皮疹出現以及身體體溫過高,是一種急性傳染病,發(fā)病速度特別快,如若不及時送診,可能會使病毒快速蔓延到體內各個位置,繼而出現呼吸循壞衰竭以及急性腦水腫等嚴重反應,對患兒的生命安全危害極高。少數重癥病例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神經源性肺水腫及循環(huán)障礙。致死原因主要為重癥腦干腦炎及神經源性肺水腫。目前臨床上主要是應用抗病毒藥物對其進行治療,但治療效果不顯著,用藥后患兒的發(fā)熱以及皮疹愈合都沒有出現明顯的改善,少數患兒還會出現繼發(fā)性地并發(fā)癥。
干擾素又被稱之為IFN α-1b,是由淋巴細胞及白細胞產生的,具有多種功能活性糖蛋白,在臨床上常被用來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力以及抵抗病毒,能夠有效地治愈小兒病毒感染型疾病。它的藥理機制是與患兒體內敏感細胞表面位置處的特異性受體合并起來,繼而誘使敏感細胞將抗病毒蛋白產生出來,從而對病毒的多肽鏈合成起到抑制作用,最終控制住病毒的繼續(xù)蔓延。此外,干擾素不僅可以顯著提升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的活力,還可以將NK細胞的活力顯著增強,從而使患兒體內不被病毒繼續(xù)侵襲,降低感染發(fā)生率。
喜炎平是一種抗菌、抗病毒的中藥注射劑,制成采用的藥物是穿心蓮內酯磺化物。它的藥理機制是將病毒的復制結合位點占用,從而對病毒DNA以及RNA的復制起到阻滯作用,對腸道病毒以及流感病毒起到抑制及殺滅的作用,對單核巨噬細胞起到抑制作用,從而減少一氧化氮、腫瘤壞死因子以及白細胞介素的釋放,抗炎癥能力較強。此外,喜炎平還可以對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釋放起到促進作用,增強巨噬細胞對細菌及病毒的吞噬能力,將血清溶酶體的含量顯著提高,從而增強患兒的機體免疫力,并且用藥過后不會使手足口病患兒身上的皮疹繼續(xù)出現水腫、發(fā)炎及滲出等現象,對患兒的退燒以及抗炎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單單使用干擾素,不會對患兒的發(fā)熱、皮疹愈合以及退燒起到任何積極有效的作用,但和喜炎平聯(lián)合起來對患兒進行治療,療效顯著,極大地縮短了患兒的治愈時間。
該研究經過治療并研究得出通過治療后,在治療總有效率方面,對照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要比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低;在皮疹治愈時間和退燒時間方面,對照組患兒的皮疹治愈時間和退燒時間明顯要比觀察組患兒的皮疹治愈時間和退燒時間長。兩組患兒在治療總有效率、皮疹治愈時間以及退燒時間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并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和上述藥物的藥理機制聯(lián)合可得對手足口病患兒采用干擾素聯(lián)合喜炎平進行治療,既提高了治療總有效率,又減少了皮疹愈合時間和退燒時間,患兒身體健康恢復較快,具有被推廣至臨床上的價值,可以被當作一線治療方法來治療患手足口病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