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物
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20 17年12月份預計20 17/20 18年度全球谷物產(chǎn)量達到26.27億噸,比上次預測值上調13 4 3萬噸,比上年度增加16 7 9萬噸和0.6%,再創(chuàng)歷史紀錄。
20 17/20 18年度全球谷物消費量預計達到26億噸,同比增加3110萬噸,增幅1.2%。全球谷物貿(mào)易量預測為4.04億噸,較上年減少4 4萬噸,增幅0.1%。受谷物產(chǎn)量創(chuàng)紀錄影響,20 17/20 18年度全球谷物期末庫存預計連續(xù)第五年穩(wěn)定攀升至7.26億噸,同比提高21 7 7萬噸,增幅3.1%,將創(chuàng)歷史最高紀錄。全球谷物庫存消費比為28%,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創(chuàng)20 01/20 02年度以來最高。
1.小麥
預計20 17/20 18年度全球小麥產(chǎn)量為7.5 5億噸,但比上年度減少6 4 7萬噸,漲幅0.8%,處于歷史次高水平。美國小麥面積和單產(chǎn)均較上年大幅下降,美國小麥產(chǎn)量同比減少15 4 6萬噸至4 7 37萬噸。澳大利亞小麥產(chǎn)量同比減少13 39萬噸至21 6 1萬噸,減幅38%。加拿大小麥也受到干旱影響,預計產(chǎn)量為27 13萬噸,同比減少4 5 9萬噸,減幅14.5%。20 17/20 18年度全球小麥消費總量預計為7.4 0億噸,同比增加6 17萬噸,增幅0.8%。20 17/20 18年度全球小麥期末庫存預計達到2.5 7億噸,同比增加126 2萬噸,增幅5.2%,創(chuàng)歷史最高紀錄。主要因為中國和俄羅斯的期末庫存量大幅增加,抵消了北美小麥庫存量的下降。
2.粗糧
預計20 17/20 18年度全球粗糧產(chǎn)量為13.7 1億噸,比上次預測值增加113 9萬噸,增幅0.8%,比上年度增加24 00萬噸,增幅1.8%。增產(chǎn)主要原因是南美洲和南部非洲玉米產(chǎn)量有望回升。預計20 17/20 18年度全球粗糧消費量為13.5 7億噸,同比增加197 9萬噸,增幅1.5%。全球粗糧貿(mào)易量預計為1.8 2億噸,較上年度增加25 0萬噸,增幅0.7%。預計20 17/20 18年度全球粗糧期末庫存為2.99億噸,同比增加8 05萬噸,增幅2.8%,處于歷史最高。
預計20 17/20 18年度全球玉米產(chǎn)量為10.7 5億噸,同比增加338 6萬噸,增幅3.3%。其中巴西玉米產(chǎn)量為993 5萬噸,同比增加36 00萬噸,增幅5 6.8%,南非玉米產(chǎn)量17 4 7萬噸,同比增加926萬噸,增幅112.7%,但世界第一、第二大生產(chǎn)國美國和中國減產(chǎn)。預計20 17/20 18年度世界玉米消費量為10.6 2億噸,比上年度增加26 91萬噸,增幅2.6%,創(chuàng)歷史紀錄。預計20 17/20 18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庫存為2.4 5億噸,同比增加7 8 3萬噸,增幅3.3%,處于歷史最高水平。
3.大米
預計20 17/20 18年度全球大米產(chǎn)量為5億噸,產(chǎn)量較上年度減少320萬噸,減幅0.1%。預計全球大米消費量為5.03億噸,同比增加5 14萬噸,增幅1.0%。受益于東南亞和西非需求增長,全球大米貿(mào)易量預計達到4 6 21萬噸,同比增加310萬噸,增幅0.7%。預計20 17/20 18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庫存為1.6 9億噸,同比增加109萬噸,增幅0.6%,創(chuàng)歷史最高紀錄。
(二)大豆
預計20 17/20 18年度全球大豆產(chǎn)量為3.4 6億噸,同比減少27 6萬噸,減幅0.8%。其中美國產(chǎn)量預計為1.21億噸,同比增加338萬噸,增幅2.9%;巴西產(chǎn)量1.08億噸,同比減少6 07萬噸,減幅5.3%;20 17/20 18年度全球大豆消費量預計為3.5 1億噸,同比增加105 0萬噸,增幅3.1%。預計全球大豆貿(mào)易總量達到1.5 3億噸,同比增加5 5 9萬噸,增幅3.8%。預計全球大豆期末庫存為4 5 8 8萬噸,同比減少5 21萬噸,減幅10.2%。
(一)國際小麥價格震蕩下降
全球小麥供應充足,黑海地區(qū)小麥與美國小麥產(chǎn)生競爭,導致美國小麥出口需求疲軟,麥價呈現(xiàn)持續(xù)下降態(tài)勢。市場正在關注澳大利亞多雨天氣對正在收獲小麥收成和質量的沖擊。截至20 17年12月8日,C B O T軟紅冬麥主力合約收盤價4 18美分/蒲式耳,較上月同期下降25美分/蒲式耳,降幅5.6%。
(二)國際玉米價格可能探底成功
全球玉米供應充足,巴西玉米出口仍有競爭,美國玉米出口量落后上年度3%,價格下跌才能提高競爭力。20 17年11月14日C B O T玉米12月合約盤中一度跌至337.25美分/蒲式耳,創(chuàng)下一年來的最低水平。隨后中國等進口國的玉米進口需求增加,南美部分地區(qū)天氣形勢令人擔憂,支撐市場價格,玉米價格呈現(xiàn)低位震蕩。由于價格“探底”成功,未來下跌空間可能有限。截至12月8日,C B O T玉米主力合約收盤價35 2.5美分/蒲式耳,較上月同期下降8美分/蒲式耳,跌幅2.2%。
(三)國際大米價格互有漲跌
泰銖匯率持續(xù)走強,促使泰國出口商提高大米報價,彌補匯率風險。同時,越南受達維臺風災害減產(chǎn),海外買家積極尋購泰國大米彌補,加之履行非洲和中東地區(qū)合同,導致泰國大米出口需求強勁,泰國大米價格近期上漲。因前期越南大米價格高于其他出口國,導致該國大米需求低迷,需價格下跌提高競爭力,12月以來越南大米價格下降。截至20 17年12月8日,泰國破碎率5%大米出口報價為395美元/噸左右,較上月同期上漲10美元/噸,增幅2.6%。而越南破碎率5%大米出口報價下降12美元/噸,至390美元/噸,降幅3.0%。
(四)國際大豆價格漲跌互現(xiàn)
20 17年11月份以來,阿根廷降雨低于常年,受不利天氣影響,阿根廷部分大豆產(chǎn)區(qū)播種遲滯。拉尼娜天氣預期令人擔憂。但全球大豆供應龐大,巴西大豆出口仍對美豆有壓力,美元匯率走強,制約大豆價格漲幅。截至12月8日,C B O T大豆主力合約收盤價990.8美分/蒲式耳,較上月同期下降0.8%。
(一)印度將食用油進口關稅上調至十年來最高水平
印度政府近日將食用油進口關稅上調至30%,為十年來最高水平。關稅上調將會提振印度國內(nèi)的油籽價格以及供應,有助于遏制食用油進口,保護國內(nèi)產(chǎn)業(yè)。關稅上調可能對進口造成短期影響,但長期看印度仍需要進口,人均植物油消費剛性上升。印度已經(jīng)持續(xù)兩年植物油進口量超過15 00萬噸,其中6 0%以上為棕櫚油。
(二)20 17/20 18年度烏克蘭對中國大麥出口創(chuàng)歷史新高
有分析機構稱,20 17年10月份烏克蘭出口4 1.6 1萬噸大麥,低于上年同期的5 2.5萬噸。在20 17/20 18年度的前四個月,即7月份到10月份,烏克蘭對中國出口大麥7 9萬噸,占同期總出口量的22%,對華出口已經(jīng)超過20 15/20 16年度歷史最高紀錄的6 4.7萬噸。
(三)20 19年起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將超玉米面積
美國農(nóng)業(yè)部20 17年11月28日發(fā)布長期農(nóng)業(yè)預測年度報告,預計從20 19年起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將會超過玉米。20 18年大豆播種面積預計為91 00萬英畝,比20 17年增加7 9.3萬英畝。20 18年玉米播種面積預計為91 00萬英畝,比20 17年增加5 7.1萬英畝。預計20 19年大豆播種面積達到91 00萬英畝,玉米為90 00萬英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