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鋒
宋朝陳瓘(福建沙縣人)元豐二年(1079)考中進士后,被朝廷派往杭州、溫州任通判、左司諫等職。他為人剛直,心系人民,凡是牽涉到人民利益之事,敢于進諫,堅決維護,踐行了自己“以百姓之心為心”的理念。
在封建社會里,像陳瓘這樣心懷“以百姓之心為心”的官吏,可謂鳳毛麟角。但在共產(chǎn)黨人的隊伍里,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普通黨員,始終堅持“憂民之憂,樂民之樂”者不勝枚舉。從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到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的領導干部及普通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華民族的解放,讓全國人民都過上有尊嚴的好日子,不怕流血犧牲,鞠躬盡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黨和人民。毛澤東同志為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先后6位親人為革命而犧牲。在1962年國家困難時期帶頭不吃肉,與全國人民共渡難關。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評價毛澤東:“胸懷祖國,一切為公,一心為民?!?/p>
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愛民為民的精神代代相傳,弘揚光大。新一代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他不論去哪里考察,都要走村串戶,深入到最貧困的家庭,摸被褥問群眾睡得暖不暖,揭鍋蓋看群眾吃得好不好,跟鄉(xiāng)親們算脫貧細賬、展望美好未來??倳浀年P懷和深情牽掛,如春風暖人心,凝聚起人民群眾的信心和力量,深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實踐證明,無論是在民主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度,始終是我們黨必須緊盯的根本問題。過去,我們黨遇到重大困難,甚至瀕臨絕境,都能扭轉乾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解決了“為了誰”“依靠誰”的根本問題?!敖骄褪侨嗣瘢嗣窬褪墙健薄叭嗣?,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根本動力”。正是因為共產(chǎn)黨人始終把“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作為自己追求的價值觀,堅持與人民“一塊吃苦、一塊干、一塊過”,才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凝聚起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
然而,在改革開放初期的一個階段里,由于受“一切向錢看”的思潮影響,曾有少數(shù)黨員干部甚至是高級領導干部,忘記了初心,淡化了“人民”觀念,丟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給予的權力當作撈取利益來經(jīng)營。他們以權謀私,買官賣官,受賄行賄,腐化墮落,嚴重地損害了黨的形象,損害了國家的利益,在人民群眾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清醒地看到黨的建設存在問題,敢于擔當,敢于作為,在黨內開展了反腐敗斗爭,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嚴厲查處了一大批腐敗分子,純潔了黨的隊伍,促進了民風好轉,得到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擁護和好評。
物換星移,歲月崢嶸。黨的十八大后的今天,黨的自身建設得到加強,黨的紀律、規(guī)矩更加嚴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不敢腐、不想腐正在形成,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度正在提高。宋朝李綱(福建邵武人)有言:“善養(yǎng)民者,臨之以寬厚簡易之政,審能行此,則是以得心,得民心斯得天心矣?!苯裉欤袊厣鐣髁x已經(jīng)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打鐵必須自身硬。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地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帶領全體人民向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