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蛟龍
(遼寧省撫順市傳染病醫(yī)院五療區(qū),遼寧 撫順 113015)
重癥肝炎是肝炎的嚴重臨床類型,病情較危險,多見于病毒性肝炎。重癥肝炎發(fā)病率不高,臨床特點有發(fā)病急、表現(xiàn)多為兇險而復雜,出現(xiàn)黃疸、肝臟迅速縮小,并發(fā)癥多[1]。病理基礎是肝臟大塊組織壞死,并有全身各重要器官和組織的嚴重損傷,導致全身功能的紊亂,到晚期因組織損害,醫(yī)治恢復較困難,致死率高[2]。目前,甘草酸類制劑治療重癥肝炎已有廣泛的 臨床應用基礎,本文通過觀察收治患者治療效果,進一步探討異甘草酸鎂注射液對重癥肝炎患者治療效果,現(xiàn)將治療效果具體內(nèi)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重癥肝炎患者120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9.3±5.4)歲,病程3~10周,平均病程(6.8±3.3)周,觀察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51.2±6.8)歲,病程4~12周,平均病程(7.9±3.1)周,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本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治療方式包括:①營養(yǎng)支持,飲食上避免油膩,限制患者的蛋白攝入量。②適當補充靜脈輸液,輸液量在1000~2000 mL/d。③進行抗病毒治療,給予患者核苷類藥物。④如有需要進行鎮(zhèn)靜治療。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治療,將140 mg的異甘草酸鎂注射液加入500 mL濃度為5%~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天,4周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4周[3]。
1.3 觀察指標:經(jīng)臨床治療后,檢測肝細胞損傷指標,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AST)、血清膽紅素(TBIL)。
1.4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各項指標顯示正常,沒有新病灶出現(xiàn),體征明顯好轉。有效: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部分恢復正常,體征部分好轉。無效:各項臨床癥狀、體征無好轉,甚至出現(xiàn)加重現(xiàn)象。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表示,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顯效為34例(56.67%)、有效為20例(33.34%)、無效44例(6.67%)、死亡2例(3.34%)及總有效率54例(90.00%)均高于對照組患者顯效20例(33.34%)、26例(43.34%)、無效10例(16.67%)、死亡4例(6.67%)總有效率46例(76.67%),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356,P<0.05)。
2.2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TBIL、ALT及AST等肝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觀察組患者(TBIL)75.6±7.8、(ALT)356.7±63.8及(AST)322.4±68.2;對照組患者(TBIL)74.3±8.2、(ALT)368.3±76.3及(AST)324.5±56.7;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BIL)19.5±5.7、(ALT)76.8±22.1及(AST)68.9±20.1,對照組患者(TBIL)30.6±4.5、(ALT)98.6±23.4及(AST)109.7±23.4。由上述數(shù)據(jù)可知,觀察組患者肝功能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t=3.405,P<0.05)。
異甘草酸鎂是一種肝細胞保護劑,具有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根據(jù)藥效試驗證明,異甘草酸鎂對急性、嚴重性肝損傷具有防治作用,能阻止人體血清轉氨酶升高,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及炎性細胞浸潤,改善CCI4引起的慢性肝損傷,降低NO水平,減輕肝組織炎癥活動度及纖維化程度。
本文選取120例重癥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觀察組患者TBIL、ALT及AST等肝功能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通過肝功能的這幾項檢驗,就能夠準確判斷出病情嚴重程度,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jù),從而進行有效措施治療[4]。主治醫(yī)師結合患者自身的病情、既往疾病、治療情況以及臨床診斷中各項檢查指標的結果進行考量,經(jīng)靜脈注射異甘草酸鎂制劑后,在人體能迅速分布,分布半衰期為(1.34±0.28)h,消除速度慢,清除半衰期為(22.87±4.65)h,從而發(fā)揮更長時間的藥理作用。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綜合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異甘草酸鎂注射液能顯著降低總膽紅素、谷丙轉氨酶水平,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同時異甘草酸鎂對藥物性肝損傷有明顯改善作用,可阻止病情惡化,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 馬曉磊,王儒強.苦參堿注射液聯(lián)合異甘草酸鎂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臨床療效觀察[J].淮海醫(yī)藥,2010,28(1):13-14.
[2] 郭新枝,陳裕,程俊偉,等.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治療抗結核藥物所致急性肝損傷的臨床研究[J].微生物與感染,2013,8(3):157.
[3] 胡紅鋒.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治療藥物性肝炎后患者的臨床效果及血液生化指標變化[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5,23(1):125.
[4] 聶燕.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治療重癥肝炎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4,2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