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1997年中共十五大鄧小平提出“依法治國”這一重要治國方針,到2017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成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以來,我國在全方位的加強建設法制社會[1]。青少年作為未來祖國的接班人,其正處于價值觀念、自控能力的萌芽時期,因此學習法律知識十分必要。但是,我國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體系還不完善,其中還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就法制教育工作中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依法治國 青少年 法制教育 存在的問題 改善措施 教育體系
近些年青少年犯罪事件頻頻發(fā)生,問題青年也在快節(jié)奏的時代中頻頻出現(xiàn)。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當今社會教育的關鍵,這也是減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措施。
一、學校法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全面依法治國是我國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xiàn),法律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的安定,大大減少了犯罪事件的發(fā)生。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當今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但是法制教育工作還著存在諸多問題,亟需解決[2]。
法制教育流于形式,缺少實質(zhì)性監(jiān)督和內(nèi)容。
學校是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的重要基地,青少年時期是培養(yǎng)法制觀念的重要時期。因此,學校做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至關重要。但是,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對于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只流于形式,并沒有強制性和硬性指標的進行督促,從而導致法制教育沒有形成專門的教育體系,同時也使其缺乏對學生的監(jiān)督和教育[3]。
(一)法制教育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不利于學生形成法制觀念
當今社會普遍存在一個現(xiàn)象:學校始終以高考為主要目標進行應試教育,忽視了基本的法制教育。在這種教育體制下,家長、教師以及學生都養(yǎng)成了固定的思維觀念,存在一定的思想偏差,忽視了法制教育,也不重視對法制觀念的培養(yǎng)。
法制教育的師資隊伍缺乏經(jīng)驗,缺乏對青少年的全方位監(jiān)督
由于現(xiàn)在的教育現(xiàn)狀是應試教育,所以教師和學生的主要精力和目標都在提高成績上,沒有專門的機構(gòu)對教師的法制教育進行培訓,使教師缺乏法制教育觀念[4]。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法制觀念只憑借學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全社會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并形成全方位的監(jiān)管,從而對學生不恰當?shù)男睦硇袨檫M行及時疏導和正確引導。
(二)法制教育缺乏保障,法律教育機制尚不健全
目前,國家教育部門還沒有將學生的法制教育列為教學的主要課程,學校對于學生的法制教育還不系統(tǒng)、不全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時,法制教育只局限在學校的課堂中,學生并未真正認識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意義。此外,學生的法制教育缺少真正的法制單位的參與,單一的教育形式不利于學生法制觀念的形式。
二、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從根本上認識到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意義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法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認真思考問題發(fā)生的原因,從而制定相關的針對性措施。其次,需要從根本上認識到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可以促進青少年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習慣,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從而使學生在權益受到損害時能夠主動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利益。正確的法律觀念能夠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效降低問題少年的出現(xiàn)和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發(fā)生。
(二)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為一體的全方位教育和監(jiān)督
青少年法律觀念的培養(yǎng)不僅要依靠學校課堂教育的灌輸,而且還需要父母具備一定的法律素養(yǎng),同時社會的良好風氣也有助于青少年法制觀念的形成。所以,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需要全方位的協(xié)調(diào)和監(jiān)督,共同促進法治社會的發(fā)展。只有完美結(jié)合了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監(jiān)督體系,才能全面完成法制教育工作[5]。
(三)從根本上加強學校的法制教育力度
從根本上改變學校的教育理念,改變以往的應試教育模式,加強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力度。學校不能片面的追求學生的成績,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當今有很多高學歷人才違背法律侵害他人的事件發(fā)生,所以我們要從這類事件背后看到當前教育體系的不完善和法制教育體系的缺失。因此,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是當今教育領域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從小規(guī)范學生行為,促進其養(yǎng)成正確的法律觀念,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并使其能夠正確的處理人際關系,這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三、結(jié)語
隨著我國法制社會的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是當前我國主要的戰(zhàn)略目標,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當今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學校、家庭、社會這三者應聯(lián)合起來,積極承擔重任,促進青少年養(yǎng)成正確的法制觀念。
參考文獻:
[1]張華瑩.依法治國背景下的學校體育法制建設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2]婁海玲,張繼宗.鄧小平關于黨的建設與法制建設關系思想探微[A].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04.
[3]農(nóng)優(yōu)勇.淺談科學發(fā)展觀與依法治國的關系[A].“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
[4]佟吉清,胡水君.論鄧小平依法治國理論[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S3).
[5]姚忠,曹繁有.切實轉(zhuǎn)變觀念,加強中小學生法制教育[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4,(02).
(作者簡介:楊越晰,合肥市第一中學,高中學歷,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