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勇
摘要:在寄宿制高中,很多班主任老師都有這種感覺,班主任工作細碎、繁雜,且責任重大,很多情況下必須親力親為,從早上6點忙到晚上10點,班級的各種事情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感覺自己不是一個老師而是一個保姆。而我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挨過了好幾年,俗話說“窮則思變”,我在工作中也不斷地思索,努力讓自己從中慢慢地解放出來,以下是我的幾點感悟。
關鍵詞:管理;教育;班級
一、 “管”與“不管”
班級管理是整個學校管理的基礎,班主任的“管”是為了引導學生學會自律、自育、自強,并通過師生共同制定的班級制度來達到對班級的管理,進而逐步形成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逐步把合理的班級制度內化為所有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并進而讓全體學生共同形成正確的群體意識、團隊精神和行為規(guī)范,久而久之班級中就會營造出一個非常和諧的學習、生活氛圍和共同奮斗的班級文化,而這恰恰是“不管”的底氣來源。西方有句諺語說了,“樣樣抓,一樣都抓不住”,班主任不用為班里的層出不窮的事情而心煩,誰誰沒完成作業(yè),誰誰衛(wèi)生又扣分了,誰誰又自修課聊天了等等,班主任的工作應該站在更高一點的層次上。所以班主任工作中想“輕松”想“不管”,那么就要先建立一個合理的班級制度,并形成一種具有強大凝聚力的班級文化,最終讓學生形成自我管理。
總而言之“管”是為了“不管”!
二、 樹立班級核心
良好的班級制度、班級文化的形成離不開優(yōu)秀的班委會,班委會是整個班級的核心,而班委會的核心則是班長。所以挑選一個優(yōu)秀的班長是非常慎重的一件事,班長必須要能嚴格要求自己,起模范表率作用,并且要大膽負責,善于學習,有很強的組織和協(xié)調能力,能團結同學,協(xié)調班委會其他成員,出色完成任務。班委會作為班級核心地位的確立一定是在班級集體活動慢慢形成的,班主任一定給班長和班委在集體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己作用的機會。例如,活動前可以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師說說,有了方案后再討論是否可行,哪些細節(jié)需要改進,班主任適時地給提出一些建議或意見,拍板以后要注意周密布置,仔細分工,讓班干部都明確自己的職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活動中班主任應經常詢問進展的情況,讓班干部感覺到老師是他們的堅強后盾,班集體活動結束后班主任要對班長、班委會的工作進行評價,多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樹立他們的信息。每一次重大班集體活動的成功對班長和班委會都是一次巨大的鍛煉和提高,慢慢地就會形成一個令班級學生信服、信任的班委會,那么班主任離“不管”就更近一步了!
三、 形成班級文化,促進集體發(fā)展。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每個班級所特有的,它深深地帶著班主任和班委會的烙印,它具有自我調節(jié)、自我約束的功能。在一個有著良好班級文化的班級中,學生們會自發(fā)地形成一股濃郁的學習風氣;學習和掌握豐富的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遵紀守規(guī),勇于擔責;學會發(fā)現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真誠地與同學和老師相處,友好地進行合作,促進并加快學生的社會化。在班級文化中還要給班級全體成員一個共同奮斗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近期的:年段的階段性測試,可以是稍遠的:期中期末考,也可以是終極的:學考、選考、高考。每一階段的目標不是孤立的、毫無聯系的,班主任應該讓學生認識到,每一個階段的目標都能達標,那么你的高中生涯就一定會很精彩,只要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在班主任的指導下計劃,確立的目標是可望又可及的,那么奮斗目標會使班集體永遠處于不停的運動之中。有了這樣一個班級文化的內在促進,班主任就可以慢慢地放手“不管”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