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文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西南昌 330038)
中國和英國都是現(xiàn)今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國度,中英分屬東方國家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差異造就了中英兩國大到國家社會制度小到飲茶文化等各個方面的不同。茶文化日漸引起人們的關注與重視,茶是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中國是茶文化的起源之地,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雖然英國氣候并不適宜茶葉的種植與培育,但英國卻是世界上人均消費茶葉最多的國家之一。兩國人民對茶葉都有熱衷與喜好,這讓人不得不將兩國的茶文化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探究。那么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英茶文化究竟有何異同,筆者將在文中就這一問題加以論述。
中國作為最早種植、生產(chǎn)和飲用茶的國家,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因此中國當之無愧地成為“茶的國家”。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我國著名的茶學家,陸羽生活在唐開元年間,一生對茶道十分精通,并且愛茶嗜茶。他考察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學習、創(chuàng)造了一套茶學、茶道的思想,編纂著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專著《茶經(jīng)》,對世界茶葉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中國茶的起源以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以前,書中記載了3000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jīng)開始茶樹的種植并飲用茶葉。在中國古代,飲茶被視作高雅文明的象征?,F(xiàn)今,中國人對茶進行發(fā)展加工,不僅可以陶冶情操,作為愛好情趣,還將其用入醫(yī)學治療,增加了其健身的功效。茶館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茶話會也成為了人們交流、娛樂必不可少的一種形式。
歐洲最早飲茶的國家是葡萄牙,英國飲茶的習慣就是當時由葡萄牙傳入并且日漸開始的。查理二世時期,喜愛喝茶的葡萄牙公主嫁給了英國的國王,飲茶的風氣在英國的皇室蔓延開來,飲茶作為皇室宮廷高雅的象征。我們都知道英國的下午茶風俗風靡世界,世界上很多地區(qū)紛紛效仿。在十八世紀中葉,下午茶發(fā)展成形。當時英國的早飯繁雜而午飯卻十分簡易,下午八點左右進行晚餐,晚餐與午餐之間有很長的時間,人們便在下午時,吃一些甜點并且飲茶,一般是下午四點左右加餐。這種風氣傳播開來。先是風于靡上層社會,后逐漸在民眾間盛行開來。如今,根據(jù)酒店的不同,英式下午茶提供的茶品種分為阿薩姆紅茶、大吉嶺、正山小種和伯爵茶等。
中國茶葉種類紛繁復雜,外加產(chǎn)茶地區(qū)分布廣泛,很難達成統(tǒng)一的標準去區(qū)分茶類。一般而言,可根據(jù)茶葉形態(tài)、工藝等劃分。在眾多對茶葉劃分的標準中,認知度最高、最為廣泛的一種是大致可以將茶葉分為六類。我們都知道的鐵觀音、黃金桂是青茶的典型代表;紅茶,可以根據(jù)種類分為正山小種、金駿眉等;綠茶,包括常見的有碧螺春、龍井等;白茶,分為白牡丹、貢眉和壽眉等。六堡茶、茯磚茶等是黑茶的種類。最后一類是黃茶,包括蒙山黃芽等。
英國位置偏北,氣候陰冷。相較于屬于寒性涼茶的綠茶,英國人更鐘情于溫和生熱的紅茶。英國人對茶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他們甚至將威士忌入茶,調制出了不同的口味進行享用。英國人還將曬干的茶葉裝入袋中,成為袋裝茶,放入杯中速溶享用。
對于茶具的選用,中英兩國人民也有不同的偏好。中國的茶具非常之多,形態(tài)各異。茶具可以供人們喝茶,還可以作為藝術品珍藏起來。玻璃杯、紫砂壺以及陶瓷器具是具有代表性的當屬中國茶具。最具代表的當屬紫砂壺,用紫砂壺進行沖泡飲用可以養(yǎng)生、養(yǎng)氣和養(yǎng)心。紫砂壺具有養(yǎng)生保健,易于貯存茶葉等特殊功能,深受廣大愛茶者的喜愛。
中國的茶具逐漸發(fā)展壯大,傳入英國。最初,英國人舍去了中國人鐘情的茶具,在杯子上加上了小把手,制成小巧精致的茶具。茶具上雕刻了許多精美的圖案,一般都會配備帶有美麗圖案的瓷器茶壺,十分別致。
眾所周知,茶本性平淡恬靜,因此,飲茶的禮儀也十分講究。熱情好客,喜歡招待親朋好友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賓客至家,人們總會沖茶與賓客享用。主人端茶時一般端盤欠身表示尊敬。中國有“屈指代跪”的風俗,主人敬茶時,客人會將食指中指點碰桌面。也有以茶代禮的風俗。茶被人們視作性堅不移的象征。茶禮,作為中國古代婚禮中的一個隆重的禮節(jié),簡化后至今仍沿用成習。而在西方,茶會是招待賓客的一種形式。
我國有著數(shù)千年的飲茶史,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飲茶的流程與方式也在不斷變遷。一般而言分為四個期間。第一個是祖先處在原始部落時的煎飲法,人們發(fā)現(xiàn)煎茶汁可以祛熱解毒、鎮(zhèn)痛止渴,便開始用其治病。在當時,茶主要是藥用。第二個時期是先秦至兩漢時期的羹飲法,煮茶時加入調料進行熬制飲用。第三個時期是沖飲法,用茶來沖泡,從而品味清茗。第四個時期是全葉沖泡法,唐代以來一直沿用至今。時至今日,這種方法也沿用至今,這樣沖泡的茶葉余香繞口,回味無窮。
英國下午茶不斷簡化,沿用至今的英國下午茶沒有中國這樣程序繁雜,一般統(tǒng)稱為“三部曲”。第一部是享用三層塔上美味的甜點;第二部是品玩精致美麗的茶具;第三部是品賞香茗。英國人喝茶是有時會播放音樂,以此使人精神愉悅。
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文明孕育了不同的茶文化。茶進入中英兩國后,在不同的土地滋養(yǎng)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意義。中國人融入傳統(tǒng)的哲學思想,對茶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形成了獨特的價值觀。佛家和道家兩家對中國的茶文化產(chǎn)生了影響。道家主張自然無為認為人們通過喝茶可以返璞歸真,達到與自然融合為一的境地。人們在失意、不得志時,通過飲茶獲得精神的安慰,成為人們精神寄托的一種方式。除了道教,佛教對茶文化也影響極大。佛教主張修行與普度眾生。在培育茶樹以及飲茶時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佛教認為飲茶也是一種修行方式,將其視作茶文化的精髓所在,無論是弘揚中華民族文化還是陶冶個人情操,茶文化都可以發(fā)揮作用。陸羽的《茶經(jīng)》將飲茶看作為一種高雅的藝術,并且對茶的知識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與探究,極大地促進了茶文化的發(fā)展。其中儒、釋、道的思想精神也融入書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我國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提倡農(nóng)耕的“重本抑末”的社會,茶也具有了深層的意義。人們將茶視作“淡泊名利”“超然”“寧靜致遠”的象征。一杯茶,一盞燈便可營造出超然不凡的精神境界。
英國人在長期飲茶中融入了自身思想觀點,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茶方式和風格。英國人不贊同中國的主張的“天人合一”,英國人喜歡將自己置于大自然之外。在認識自然的基礎上,對自然加以改造。在中國人飲茶的基礎上,英國人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造和思想,進行創(chuàng)新。除此之外,相比于中國的“集體主義”,英國人更加偏愛“個人主義”。下午茶便是很好的例證。英國的主婦常常會邀請客人來自己的家中享用下午茶。出席下午茶時,人們衣著得體精致,舉止優(yōu)雅,談吐有度,這是英國人滿足自我精神的愉悅,追求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相比較中國的茶桌,英國人喜歡在餐桌飲茶,這從側面體現(xiàn)了英國人認真務實的特點。
無論是對于中國人還是英國人而言,茶十分重要,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化并無高低之分,茶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現(xiàn)也是世界文化大熔爐里珍貴的財富。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兩國茶文化進行比較,可以使兩國在自身的基礎上取長補短,對促進世界茶文化的繁榮也具有重大意義。
[1]梁遠.從茶文化中看英國文化向上的價值取向 [J].湘南學院學報,2010(06):56-58.
[2]孟丹.中英茶文化內(nèi)涵的對比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yè)大學碩士論文,2010.
[3]肖小月,彭華.語言交際下中英茶文化對比研究[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3(02):90-92+234.
[4]鄔夢兆.盛載華夏文化的一葉方舟:中國茶文化 [J].農(nóng)業(yè)考古,2014,(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