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潔
(三峽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宜昌 443002)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是最早種植茶樹、萌發(fā)茶文化和茶文明的國度,也是茶道的發(fā)起國。近四百年前,中國的茶和茶文化傳到歐洲,傳入法國后就引起法國人民的重視。17世紀中期在法國《傳教士旅行記》中便有記載。此后,經過中國茶在法國的傳播與發(fā)展,激發(fā)了法國人對中國茶和中國茶文化的追求和向往,這使法國飲茶從皇室貴族逐步流行到普通大眾,并逐漸成為法國人社交生活和禮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在歐洲,法國已經成為第四大飲茶國家,法國的茶文化深受中國茶文化的影響。法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法國的飲茶風俗以及在法國舉行的茶文化藝術交流活動都充滿中國元素。
中國茶在四百多年前傳入法國。茶文化在法國的形成與發(fā)展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茶文化在法國的傳入、茶文化在法國的交融和茶文化在法國的興盛。
法國人開始正式接觸茶葉是在1636年,這一年中國茶葉首次由來自荷蘭的商人轉運至法國的巴黎。1700年,一艘名為阿穆芙萊特的法國船只,從中國運回絲綢、瓷器和茶葉等,以此標志著中法茶葉貿易的開端。此后,來往于中法兩國的商貿船只逐漸增多。但是,18世紀初,法國的茶葉進口貿易還未能獨立開展,一般是和其他貨物一起輸送到法國。1728年,中國的廣州建立起第一所法國商業(yè)會所,這樣收購茶葉等貨物運送至法國的貿易興盛起來。這也標志著中國茶文化正式傳入法國。
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使得貴族階級不復存在,因此,茶葉也不僅僅只供貴族飲用,逐漸在法國普通民眾中流行開來。九十年代,法國多地涌現(xiàn)出做茶葉貿易的商人和商號,他們把越來越多的茶葉品種引入到法國,促進了法國茶葉的發(fā)展和茶文化的形成。19世紀中期,法國人飲茶愛好和茶文化的發(fā)展促進了茶館在法國的出現(xiàn)。20世紀初,下午茶在法國餐館、咖啡館和茶館興盛開來,下午茶的出現(xiàn)標志著法國人對中國茶的深厚情感,也加快了中國茶文化在法國的發(fā)展和同法國茶文化的交匯與融合。
20世紀中葉以來,法國茶葉銷量達到頂峰,標志著茶文化熱的興起和法國茶文化的興盛。飲茶文化開始走進普通法國民眾的日常生活,茶葉的銷售量增加,茶館等飲茶組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并在某些茶館中出現(xiàn)了中國茶道,法國各地也陸續(xù)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茶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法國人認為茶不僅是來自于中國的一種飲品,更是象征中國元素和中國文化的產品,它清甜純凈、淡然雅致的特性更是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征。法國人民對中國茶文化的了解、接受、喜愛以及傳承彰顯法國人民對中國的友好之情,也是對中國文化致以崇高敬意的特殊方式。
近四百年前,自從茶葉傳到歐洲,進而傳入法國后,就很快引起法國人的矚目。17世紀中期在法國《傳教士旅行記》中,敘述了“中國人之健康與長壽,當歸功于茶,此仍東方常用之飲品?!贝撕?,經過中國茶在法國的傳播與發(fā)展,激發(fā)了法國人對中國茶和中國茶文化的追求和向往,這使法國飲茶從皇室貴族逐步流行到普通大眾,并逐漸成為法國人社交生活和禮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國飲茶藝術和飲茶風俗首先體現(xiàn)在茶葉的多樣性上?,F(xiàn)在,法國最愛飲的是綠茶、紅茶、花茶和沱茶。法國人對綠茶的品質要求較高。飲綠茶的方式與西非飲綠茶方式相同,在茶水中佐以方糖或是薄荷同飲,這般更加清涼甘甜。飲紅茶時,一般情況下采用沖泡或烹煮法,這一飲紅茶習慣學自英國人,首先,捏一點紅茶或取一包紅茶茶包放入杯中,然后倒入開水,有時配上方糖或牛奶,或者在紅茶水中加入少許檸檬汁或橘子汁,抑或摻入威士忌酒或杜松子酒,做成類似雞尾酒的樣式和口感飲用。花茶,常見于法國的茶館中,法國人飲花茶的方式與中國人類似,多數(shù)情況下用茶壺泡花茶,不加任何佐料,直接飲用。80年代以來,法國人對花茶格外青睞,這也源自于他們對花香和果香的追求。沱茶,主產于中國西南地區(qū),因它具有特殊的藥理功能,所以也深受法國一些養(yǎng)生益壽者特別是法國中、老年消費者的青睞,每年從中國進口量達2000噸,有袋泡沱茶和小沱茶等種類。
在法國,最能體現(xiàn)茶文化的形式是法國的茶道,而最能體現(xiàn)法國茶道的地方是法國的茶室。在法國,飲茶人數(shù)增加,茶葉品種多樣,慢慢興起了茶館和茶室?,F(xiàn)在,越來越多的法國人約會地點選在茶館或茶室,而非咖啡館。因為在他們看來,茶館或茶室更加有飲茶氛圍。并且法國的茶室使普通大眾在了解茶道和喝茶的同時,更加了解茶,更加懂得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茶。在法國,近年來剛剛興起茶道,一般都是一些飲茶愛好者或是茶文化的追捧者。法國茶道和中國茶道的形式大體相同,因為深受中國茶道的影響。在法國,茶藝被看成一門獨特的藝術被茶文化愛好者所追捧和欣賞。法國人認為,茶藝和茶道存在于茶中,愛好飲茶的人都會品味到獨特的茶藝和茶道,即茶文化。
現(xiàn)代中國與法國的茶文化交流活動形式更加多樣,有中法茶文化藝術節(jié),有茶文化紀念活動等。2003年,江西省中國茶文化研究中心陳文華教授和余悅教授組織全國各地30多位茶人和南昌女子職業(yè)學校茶藝團,以“中國茶藝代表團”的名義,應法國里昂市政府和法國里昂茶文化協(xié)會、法國中國事務協(xié)會的邀請,于2003年11月3日-11月18日赴歐洲訪問。11月7日,代表團成員在里昂市政廳和法方共同舉辦了“中國茶文化藝術節(jié)”,促進了中國茶文化元素在法國的流行和發(fā)展,是兩國友好文化交流的方式之一。
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際,法國政府開展了“法中——中法年”紀念活動,兩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流更加頻繁。中國茶文化作為中國文化中最優(yōu)秀、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之一,得到了法國政府的青睞和推崇。2014年新年即將到來之際,法國外交部在巴黎外交部大樓舉辦的新年招待會上,向198個駐法國外交機構的來賓們,展示了一款“莫逆之交·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紀念茶。2月21日-24日,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先生在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期間,親自前往福建考察茶文化。2月23日法比尤斯先生出席了在福州舉辦的“中歐文化沙龍·三和工夫茶道館”揭牌儀式,并在茶道館門前與福建的茶界人士共同植下了一棵安溪鐵觀音百年老茶樹,以“茶語言”寓意著中法兩國友好的永續(xù),也用行動支持了“莫逆之交”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紀念茶在中國的問世。
這些在法國舉行的中國茶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僅促進了中國茶文化在法國的發(fā)展和興盛,使更多的法國人慢慢接觸,加深了解進而熱愛推崇中華茶文明,中國茶文化;同時,此類交流活動更以別樣的方式潛在地促進了中法文化交流和中法關系的源遠流長。
茶文化起源于中國,經過兩千多年的發(fā)展,目前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全世界人民文化交流中的寶貴財富。法國在接受中國茶葉、中國茶道以及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的過程中將本國的文化特點賦予其中,形成具有各自特點的飲茶文化和飲茶風俗,豐富了世界茶文化的構成。但是也不難發(fā)現(xiàn)的是,法國在形成自身茶文化的同時,也無法抹掉茶葉原產大國——中國的元素影響。自傳入的三百多年間,茶葉經歷了法國人的好奇、懷疑、抗拒、紛爭、喜愛,最終為其所接受,并不斷進行演繹和發(fā)展,形成具有中國元素的法國特色的茶文化,對世界茶文化發(fā)展做出貢獻。
[1]黃華濤.茶文化周與茶展[J].茶葉,62004(4):239.
[2]范增平.中華茶藝學[M].北京:臺海出版社,2000.
[3]劉曉非.淺析法國現(xiàn)代飲茶藝術[J].魅力中國,2014(16):97-97.
[4]申衛(wèi)偉.英法茶葉見聞[J].廣東茶葉,2012(6):32-34.
[5]劉香蓮,王冠偉,于明琪.當代茶經[M].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6.6.
[6]張忠良,毛先頡.中國世界茶文化[M].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
[7]陳椽,茶葉通史[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