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嵐嵐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南寧 530022)
茶道,可謂是日本文化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代表。根據相關研究,我們看到整個日本茶道藝術,其最早起源于我國。經傳入日本之后,通過將該文化與日本民族自身獨特的文化藝術相互融合之后,從而形成了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日本茶道。而在整個日本茶道文化中,其將日本箏民族藝術,實現了文化與藝術理念的全面融合。
日本箏與我國傳統(tǒng)樂器中的古箏,在結構上大體相同,然而兩者之間,也有一些較為明顯的區(qū)別。而日本箏藝術也與茶道藝術一樣,同屬于日本民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從某些方面,體現出日本這一民族的特性,在精神內涵上,兩者之間也有很大程度的重疊。因此,日本茶道表演過程中,常常選用日本箏來進行具體的伴奏,從而展現出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和內涵特色。
據史料記載,日本箏,于我國唐朝時期正式傳入日本,是以我國的古箏為原型,這種藝術形式,在遠渡重洋之后,在日本這片土地生根發(fā)芽,并以它獨特的音質成為日本這一民族的主要樂器之一。在奈良時代,日本箏是被用作管弦樂合奏,隨后,到了平安時期,正式出現了以箏為主的獨奏以及伴奏的曲目。安土桃山時代在對原來的日本箏,所有的特點的認知基礎上,重新創(chuàng)作出了十首歌,這也就發(fā)展成為現代日本箏藝術的重要基礎。而在大正時期以后,受到西洋樂器文化的巨大沖擊,日本箏藝術也進一步發(fā)展,并且呈現出更多有特點的箏樂藝術。
日本箏的材質中,其多為桐木所制。它保留了我國唐朝時期,十三弦的特點,每一根弦,都使用一個柱,進行具體支撐。因此,日本箏與現代中國箏呈弧形的箏首不同,日本箏中,其箏首與箏尾同樣是筆直的,并且多出的弦,往往會在箏首,系成漂亮的圓形。此外,日本箏的義甲,也與中國箏的圓頭不同,呈現為方形的玳瑁。從音色上來看,日本箏的聲音清脆、明快,余音不似中國箏這么長。另外,由于在指法技巧上的種種不同,日本箏藝術,對于演奏力道的要求,也極為嚴格。
對于日本茶道文化的具體發(fā)展及內涵,我們看到,其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茶文化機制中的重要代表和精美呈現,其根本在于,在日本茶道文化中融入和詮釋了諸多藝術形式,而在這一過程中,日本箏藝術,就以其濃厚的價值情感,為整個日本茶道文化的價值發(fā)揮,提供了重要訴求。
茶道與日本箏,在思想內涵上均較為收斂,尤其是其善于將復雜的情感,通過隱晦的方式,傳遞給客人或者聽眾。獨具古樸特色的日本箏和茶道,正是對日本人崇尚自然的真實寫照,即使是清風落葉的微小變化,也能夠讓敏銳的日本人感觸頗多。也正是這一特點,造就了瀟灑俊逸、氣勢磅礴的日本箏,造就了婉約細膩、行云流水的茶道。兩者藝術在思想內涵上都可以體現出,日本人對于美的極致追求。
而對于整個茶道藝術來說,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屬性,以及具體的價值思維,始終都是社會大眾了解和認知茶道文化的核心所在。當然,對于茶道藝術的發(fā)展與應用來說,其中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具體飲茶活動中的認知,同時更為關鍵的是,其中所使用和融入的,不僅僅是文化理念和藝術思維,實際上,具有日本民族色彩的民族樂器,也是實現日本茶道文化價值最大化的關鍵所在。
茶道和日本箏,從精神傳達層面上來講,都可以體現出日本這一民族的民族性,也就是重視精神含蘊表達,而不是直抒胸臆,注重神似而不重視形似。在日本人的心中,日本箏和茶道,已經成為了“和”文化的最佳代言,兩者,也能夠從側面反映出,日本文化中的秩序感和細致性。同時,兩者也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倡導各種元素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配合。所以,在整個茶道表演活動中,其不是為了炫耀華麗的技術,而是為了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可以說,兩者都以頑強的生命力,在日本土地上持續(xù)而廣泛的傳播開來。
在整個茶道文化中,其不僅追求的是物質上的豐富滿足,同時,其中更多展現的是精神層面的具體享受,所以,在茶道文化中,其所具體選用的音樂藝術,常常表現為安靜而能發(fā)人深思的日本箏藝術,從而帶給社會大眾更為豐富的感官享受。客觀的看,日本箏的民族性很強,形式簡潔,而內涵豐富,從日本箏的流行中,就可以看出,日本這一民族,對于美的極致追求。而在濃厚的精神思維乃至價值理念中,其通過構建系統(tǒng)化,甚至是成熟化的融入機制,從而為整個日本茶道文化的具體認知和了解,提供了重要幫助。
當然,在當前文化藝術傳承與融入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如果我們想要實現整個茶道藝術和日本箏藝術的最佳應用,其需要的就是從日本箏藝術的起源,以及特點認識出發(fā),最重要的是,探究日本箏藝術與茶道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以具體的文化融入觀視角,來實現整個茶道文化藝術的最佳應用。當然,成熟的文化融入理念中,其關鍵是在茶道中,我們通過分析,日本箏藝術的民族性藝術表達,從而能夠讓社會大眾對日本箏藝術與茶道文化,這兩種古老藝術元素,有進一步的發(fā)展與傳承應用。
日本茶道中,常以日本箏的表演為伴奏,它結合了日本民族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形式、藝術手法等等,從而來對現實生活進行具體反映。可以說,在日本茶道藝術中,其主要立足于,日本所擁有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價值審美習慣等等。而在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中,其采用的元素中更多為古典的藝術思維,因此,在進行具體創(chuàng)作時,其中所體現出日本這一民族的獨有特性,以及人民群眾的生活理念和情感世界。日本箏不僅可以讓茶道表演,更加具有內涵,同時,也能夠給客人帶來心靈上的愉悅享受,呈現出,日本民族的藝術審美情趣,傳達出日本人對于自然和美的追求,茶道中的日本箏,民族性的藝術表達,具體體現在用本土的傳統(tǒng)手法和表現形式,進行精神內涵的傳達。
藝術表達的民族性,是一個既抽象又具體的概念。茶道中的日本箏,所擁有的具體性,指的是,它體現在民族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制作手法和表現形式,這些具有民族性的音樂作品,通過獨特的表現手法體現了一個民族特有的文化、藝術審美和思想信仰等諸多具體的概念。然而茶道中的日本箏,這一民族藝術的抽象性,可以表達日本這個民族所特有的價值理念,其中,包含的文化情感具有神秘的東方韻味。系統(tǒng)化的看,整個日本茶道文化是一種以品茶為主,并且在長期沿用的重要時代背景下,所形成、發(fā)展出來的特殊文化,其中融合了美學、宗教,乃至人生哲理和價值感悟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因此,我們說整個日本茶道文化,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形式。
總的來講,茶道中的日本箏樂器,民族性的藝術表達是基于日本這一國家,所擁有的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上,所表示出的日本這一民族的相關特點,更是東方大國,所獨有的美學禪意,也是具有民族特點的重要藝術形式。因此,借助于茶道藝術,能夠讓日本箏藝術,傳達出更為深邃的精神內涵。當然,在茶道表演過程中,通過加入日本箏藝術,則大大豐富了日本茶道文化的內容。在展現和詮釋整個日本箏民族性的藝術理念時,其中所展現及表達的是一種成熟的文化觀、融入的文化內涵。
[1]汪狄炯.從民族音樂學的視角看日本、中國和西方樂譜的文化意義——試論中日箏譜與西方五線譜在傳統(tǒng)音樂傳承中的利與弊[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4(5):268-271.
[2]谷津陽子(Satsuma Yoko).最澄入唐、回日本及帶回茶籽播種均有確切記載——《中國茶葉的傳入與日本茶道的確立》的商榷[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1):156-159.
[3]徐?,?李俊德.論日本茶庭的空間藝術——從茶庭管理和使用中的五感延展到“清”、“佗”、“寂”之境[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