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君
(中原工學院,河南鄭州 450006)
自古以來,“賦詩、煮酒、論茶”是古代人最喜歡做的幾件雅事,不管是風騷墨客,還是白丁俗客,都將飲茶視為生活中不可忽略的事情。所以,茶文化自古代流傳至今,文化元素綿延不斷。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取天地之精華、集人世桑海。在當下主流價值發(fā)展中仍然津津樂道,不斷被借鑒。
茶文化,是茶和文化的結合,反應出社會的物質和精神文明。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社會大環(huán)境的發(fā)展面貌。唐朝人生活富裕、文化開明,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在談茶的時候,都注重飲茶與藝術相結合;宋人的物質生活沒有唐代富裕,但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發(fā)展的高峰時期,所以宋代飲茶重意境;元代人是蒙古人的后代,“草原茶文化”一直根深蒂固的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所以元朝人的飲茶文化粗獷豪邁;民國時期,人們講求“修身養(yǎng)性”,人們會將“修身養(yǎng)性”和飲茶結合在一起。
現代的人們,快速度的生活,提倡快速度的做事方式,希望每件事情都能按著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走;如果稍有不慎,就會落入情感的漩渦里,否認自己。然而,這并不是人們的理想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與時俱進的傳統的茶文化一直保持著生命力。智能科技的發(fā)展,手機、電腦的普及運用,以及網絡的廣泛覆蓋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雖然這些智能科技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但不可否認的是,也讓人們帶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情緒化。所以,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同樣需要茶文化的理性思維,去整合自己的生活,讓自己不被時代發(fā)展負面情緒所影響,阻礙自己前進腳步。必要的時候,人們可以適當停下來,一邊喝茶一邊思考生活。例如,人們在周末雙休的時候,可以遠離電子產品,喚上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飲茶,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讓心平靜下來。讓在飲茶過程中,談論我們的生活軌跡,在遇到問題時理性分析、理智處理。
人的感性心里是思維活動的作用,也是通過人大腦神經層層轉化演變而來信號。它指導人們的情感變化,使人們在生活中具有感性的一面。但是,由于產生神經信號的是由很多因素匯聚而來,茶文化中也有感性的一面,人們在茶文化中會講究“一期一會”?!耙黄谝粫逼鹪从谌毡镜牟栉幕?,意思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緣分,只被允許一次施行?!耙黄谝粫比趨R到茶道的儀式里,就是經過一系列的茶道活動,最后由內而外自然涌現出“一期一會、難得一面、世當珍惜”之感,蒼涼而略帶寂寥。比如,在人們進行茶道活動時,自然而然地會思考人生的悲歡離合與重聚的歡娛。如果此時,人們能體會到茶文化中“一期一會”的原理,用感性思維去理解人生?,F在的年輕人有代溝,也有無法言說的矛盾。這時可以借鑒茶文化中“一期一會”的感性思維,我們和家人要珍惜當前的緣分,當下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不能在重復的,就算再去做這件事,那也是在不同的時間。另外,不同的年齡階段,每個人的想法會和以前不一樣,想到這里,我們就會好好珍惜與家人一起相處的時間。
茶文化是“茶力”和“精神力”相結合的產物,并通過茶藝表現出來。語言學習是人們出生時的必修課,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要學習如何表達語言、傳遞情感。茶文化在語言學習思維中有著可以借鑒的地方。比如,茶文化功能作用,可以體現在培養(yǎng)文化藝術、修身養(yǎng)性等方面。所以在語言學習上,茶文化的功能性,會深深地影響人們的語言學習。除此之外,語言的“語調”也是表達情感的突出方式,興奮時語調高昂,而當人的情緒處于低落狀態(tài)時,語調就會消沉低落。因此,在語言學習,讀聽寫說是最基本的四項技能,能夠讓人們從基礎到鞏固,好好的掌握一項語言技能。語言的學習是為了讓人們能夠更好的與社會接軌,茶文化中的修身養(yǎng)性功能,能夠讓人們在語言學習時,不自覺地運用文明言語去溝通和接觸。
現階段,大學英語測試主要是檢驗大學生英語水準,目的是全面提升大學生的英語表達水平。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社會,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要努力的把英語學好,完成學習目標,求得更好的發(fā)展空間。此外,英語測試題目的種類并不多,所以英語測試題的功能性,也因考察目的而各不相同。
英語聽力,是我們學習英語時最基本的前提。如果我們的英語聽力不過關,那英語也就沒有學習的保障了。因為“聽”是“說”的前提條件,我們必須要好好的掌握好英語聽力,才能把英語基礎打牢。在練習英語聽力時,我們應該注意四項基本技能的結合。聽力練習不能只是單一的聽,因為在進行聽力測試時,我們要把英語的語調與音標相結合起來,才會有標準的發(fā)音,才能聽到正確的答案,才能說出準確而又流利的英語。從而在英語學習的其他模塊中,能夠更好的結合運用。為了能夠更好的做好英語聽力測試,我們可以每天在早上起床后,練習聽力半個小時,并且一邊聽一邊讀。將聽力與口語放在一起,能夠系統學習英語,防止英語出現片面性分差,導致英語聽、說、讀分布不均衡。
閱讀理解是大學英語測試中,占分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測試,這就顯示了它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閱讀理解考的不僅僅是詞匯,還有語法、翻譯等各種詞匯應用,屬于在英語測試中比較全面的一種考查。這種英語測試因為要考查英語的全面性,所占的分數比重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學習部分。要想把閱讀理解做好,就得把英語的詞匯、語法和翻譯系統的扎實學習。比如,可以每天做一篇閱讀理解,然后將做錯的語法、翻譯部分,都認真的更正一遍,再熟記寫錯的知識點,確保在英語閱讀理解測試時,保持較高的語感水平。
翻譯是學習英語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它不僅考查對詞匯量的掌握,還要理解它的意思。對語法也有很高的要求。例如,語法中關于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的學習,我們需要弄清楚它的用法以及搭配類型。特別是要搞清楚,在什么情況下該用定語從句,什么情況下該用狀語從句,只有這樣才能在翻譯中,做到胸有成足,保證翻譯出來的句子符合題目的要求。
大學英語測試中的題目功能各不相同。有的只是考查詞匯量,有的考查語法,還有的要把詞匯和語法相結合起來,逐字逐句的翻譯成文章,這在不同的題目中都有體現。
在進行大學英語測試中,聽力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在進行聽力訓練時,應該借鑒茶文化思維中“以聽為主”的思維訓練模式。比如,在進行聽力訓練前,應該先聽一段英語喚醒自己的耳朵,然后再進行訓練。在進行聽力訓練時,應該讓自己的頭腦保持清醒,看著試卷上的題目和答案,跟著聽力練習,所練出來的詞匯在試卷上尋找相同的詞匯,勾選正確答案。
詞語匯是英語學習的根本,也是進行英語測試的前提條件,要想把英語學好,就得把語匯牢牢掌握好。但是我們在進行英語詞匯學習時,經常會遺忘過去所學到的單詞,在看到熟悉的單詞時,首先會練出它的讀音,但是卻不知道單詞的意思。這就告訴我們要“熟能生巧”,碰見生單詞時,首先熟記它的意思,并將它和句子語法緊緊結合在一起,在看到與它相近的單詞時,可以將他們寫在一起熟記。久而久之、單詞孰能生巧,就能緊緊掌握它并能熟練運用。
茶文化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反映著中國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它的價值規(guī)范是中國人所推崇的理念。古代的茶語、茶錄、茶論中,描述著古人飲茶的習慣與風俗,對中國人的精神素質,文化修養(yǎng)都起了重要作用。茶文化自古以來貫穿于整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茶文化的歷史悠遠流長,內涵豐富經典。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fā)展,茶文化的內涵也隨之更新迭代。英語出現在高等教育中,預示著西方文化被中國社會所接納。而隨著這兩種文化的碰撞,沖突在所難免,而沖突過后的融合才是我們應該接觸后的文化面貌。因此,在大學英語測試中,要緊緊把握中西文化的差異性,處理好“西式思維”與“中式思維”的辯證關系,這樣才能在英語測試,靈活運用知識,考出優(yōu)異成績。
茶文化與英語文化的碰撞,揭露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這場跨文化交際中,由于兩種文化的產生背景不同,在合作交流中,也產生了很多的差異。不管是思維方式還是價值觀,兩種文化的交流合作,都在自身能夠接納的最大限度上包容著對方。基于此,研究大學英語測試題目類型的功能差異性,從理論角度,尋求大學英語學習的新方法。
[1]謝瑾.英語通用語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反思[J].英語廣場,2017(8):64-67.
[2]楊建道.以茶文化為例探討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癥現狀[J].福建茶葉,2017(2):207-208.
[3]余蓮君.基于茶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福建茶葉,2017(2):218-219.
[4]汪春秀.大學生提高應用能力和多元文化認知能力的研究和實踐[J].海外英語,2012(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