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偉,李 妍
(1.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81;2.燕京理工學院,河北廊坊 065201)
茶文化是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一,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發(fā)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茶禮文化是中國民族的偉大創(chuàng)造,與茶有關的活動由最初的飲茶慢慢增添了茶畫,茶詩,茶藝表演等等內容。茶文化歷史悠久,茶在原始社會就出現(xiàn)了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茶在古代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但在當時的外國卻被當成一種奢飾品。茶葉也是中國對外經貿往來的主要物品之一,享譽世界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在當時不僅只運輸絲綢,還運的有大量茶葉。茶文化作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一正被繼承和發(fā)揚,它其中富含的人文精神和價值內涵被很多領域所借鑒和學習。作為茶文化價值內涵重要組成部分的經濟教育價值也被廣泛應用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并發(fā)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茶文化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一,茶文化的內容十分廣泛豐富。在高校的教育中引入茶文化的相關內容,可以讓學生對學習興趣更加豐富,學生的素質也會得到明顯提高。當然這只是茶文化的表象作用,茶文化的經濟教育價值還可以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得到應用并發(fā)揮積極作用。茶文化對高校學生的教育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茶文化自古以來便融入了許多儒家思想的相關內容,主要包含仁者愛仁、主張仁禮,克己復禮,強調仁義的重要性,注重人際關系的和諧,這些都是儒家思想所傳達出的人文精神。茶文化重視個人品德,當然它對于群體行為也十分看重,啟發(fā)人要不畏疾苦,無私奉獻,不能見利忘義和趨炎附勢。在高校管理和高校培養(yǎng)學生過程中,將茶文化中包含的這些人文情懷傳授給學生,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自身修養(yǎng),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理想,爭做高素質的人才,這是高校學生學習茶文化對自身品德方面的意義。
通過學習了解茶文化,學生能夠繼承中國優(yōu)秀的茶文化,并將茶文化發(fā)揚光大。在學習茶文化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豐富相關知識也能開闊眼界,養(yǎng)成文化自信心[1]。但是學生學習茶文化的方式不太科學,很多學生對茶文化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多,大多數(shù)學生可能只知道茶圣陸羽這個人和他所著的《茶經》而對茶文化的主要內容卻不甚了解。學生一提到學習茶文化就知道拿本有關茶的書來讀,這樣并不能深入了解茶文化。所以說在高校開設茶文化的相關課程可以讓學生了解茶文化的具體內容,體會茶文化中富含的人文情懷和價值內涵。同時高興學生會培養(yǎng)出文化自信,這樣將更有利于對茶文化的弘揚,相信在高校學生和社會各界的推動下中國必將掀起一波學習茶文化的高潮。
茶葉作為純綠色沖泡品,可以讓人全身輕松,怡神清目,茶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飲品,在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茶具有很全面的食用功效,比如說喝茶可以清頭目、化痰、除煩解渴、消食、解毒、利尿、治頭等等。讓學生接觸茶文化,養(yǎng)成喝茶的良好習慣。可以讓學生修身養(yǎng)性,身體更加健康,精力更加充沛。學生接觸茶文化,在茶文化的影響下,慢慢會變得有耐心,淡定,大度,淡泊名利等等,這正是現(xiàn)代人所缺乏的品質。所以說在高校宣傳茶文化有利于高校學生健身養(yǎng)性,使學生更有氣質和魅力。
茶文化所包含內容十分繁雜,涵蓋著人文、歷史,哲學、自然藝術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同時又涉及了人文精神和價值內涵。因此,在高校講授有關茶文化的知識,不僅可以學生對優(yōu)秀的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這對于學生未來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會起著一定的積極作用[2]。學生通過學習了茶文化,不僅豐富了自身的知識面,還能讓學生近距離的感受茶文化的魅力。通過開展一些沖泡茶葉的實踐活動,或者讓學生鑒賞茶藝表演、體驗采茶,嘗試泡茶、體驗采茶等更是能讓學生走進茶,了解茶文化。
在我國,高校學生數(shù)量較大,且消費能力尚佳。讓學生接觸茶文化,學生會對茶產生興趣。高校及學生會訂購茶具,購買茶葉,請茶道大師講座,開展采茶斗茶等娛樂活動。對茶產品的相關需求增大,茶產業(yè)的銷售額也會增加。這些其實都是高校學生學習茶文化的經濟價值的表象,就在于增加茶產業(yè)的銷量和銷售額上。
高校一直以來便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前沿基地,而富有創(chuàng)意及洞察力的高校學生正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主力軍。高校學生較為年輕,善于接觸新事物,思想非?;钴S和具有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接觸茶文化,了解茶產業(yè)的產業(yè)鏈,他們會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進辦法。甚至能對茶產業(yè)的運營方式和發(fā)展方向提供合理的建議,這樣,高校學生便極有可能推動茶產業(yè)的轉型。讓其從傳統(tǒng)的模式中脫離出來,找到一條更合適的發(fā)展之路。方式和結構的改進更新必將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高校學生有拼勁有熱情,讓他們了解并學習茶文化的相關知識,會讓他們產生強烈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這樣他們會不由自主的想辦法傳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茶文化,并將其推向世界。這樣如果中國的茶文化被外界認可和接受,那么中國的茶產業(yè)將獲得更大的生命力,這樣從中獲得的經濟效益是不可估量的[3],當然,我個人認為相對于經濟效益的獲得,文化上取得的成就更加能讓人驕傲。
茶文化的內容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人要學會寬容,人們要互相理解,相互尊重,有禮有節(jié),因此,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意見和想法。老師與學生應做到互相尊重,老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真正需要,并學會不時征求學生的意見。學校的教學工作應以學為主體而不是以老師為主體,教師對學生要更多應用誘導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強硬的知識灌輸。教師的教學要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讓學生的興趣得以最大限度的開發(fā),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健康生活學習和成長。
在高校管理以及人才培養(yǎng)中,學生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人,青春期容易叛離,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矛盾。如果教師一味的批評、懲罰,難免會讓學生對學習反感從而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通過對茶文化經濟教育價值分析可以知道,啟發(fā)引導式的教育模式會更適用于高校學生的學習,通過啟發(fā)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會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學生學習能力、質量也會得到提高。
通過鑒賞一些茶藝表演,參觀茶廠,茶博會的參觀,以及參加茶山等一些實踐動,不僅能夠讓學生社團得到擴展,更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同時豐富精神。這樣有利于達到社團組織活動的目的以及普及茶文化的知識,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傳承繼承和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茶文化。
茶文化是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一,具有時效性和實用性。茶文化也具有很大的經濟意義和教育意義,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傊寣W生接觸和了解茶文化,能讓學生得到很大的提升,身心能夠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也會提高。
[1]歐陽康.新時期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及其實踐導向[J].教育研究,2014(2):9-9.
[2]朱海燕,蕭力爭,劉仲華,徐仲溪.高校茶文化教育現(xiàn)狀及茶文化素質教育模式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23):154-156.
[3]李翠英,余有本,周天山,王榮花.基于素質教育的茶文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