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 沙,屠夢可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文法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步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經(jīng)濟全球化的逐步發(fā)展與完善,不僅使各國的經(jīng)濟交往日益密切,更是讓各國文化在經(jīng)濟交往中碰撞出不一樣火花。文化作為一種凝結(jié)了一個國家歷史中包含的所有精神和物質(zhì)財富的沉淀物,在各國的相互學習交往中,必然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語言作為交流的載體,不同的語言也蘊含著不同的文化,想要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首先便需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本文將從中英茶文化的差異中去了解跨文化交際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當代全球文化不斷碰撞融合的背景下,語言作為交流的重要載體,便發(fā)揮了傳輸文化的重要作用,英語儼然成為當今最為廣泛的全球通用語言之一。我國的教育體制也將英語置于三大主科目之一,在教育教學的環(huán)境下同樣占據(jù)重要地位。
英語教學,首先對于教學者來說,可以不斷地提升教學者的個人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也能讓教學者在教學中去接納與傳播他國語言與文化的作用。而對于受教育者來說,英語教學不僅能提高了個體的學習知識,也能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鍛煉自我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與判斷能力,更能從英語教學中學習他國文化,從而為以后的就業(yè)等方面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舉個例子,在英語教學中,有類似中文閱讀理解的題型,學生不僅要在大致讀懂原文的基礎上做題,更要通過一些文化背景去選擇正確的答案。而跨文化交際,便能使學生更快速的讀懂文章,從而理解文章大意。
英語教學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為什么英語在我國會是如此重要的角色呢?這也是跟經(jīng)濟全球化分不開的。國人加強學習英文,可以在與他國對外貿(mào)易的經(jīng)濟交往中占據(jù)有利地位,也能更好對外傳播中國的文化,減少因為文化的不同從而產(chǎn)生的一些不必要的誤會。且中國作為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國人英語的使用,能更好的為我國在國際市場中謀求合理的利益,增強我國文化對外輸出的影響力,便于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高。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幾乎在中國原始農(nóng)耕文化誕生的同時,茶文化也隨之誕生。從最原始的“神農(nóng)煮茶”的傳說中便有了茶的記載。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茶作為中國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也逐漸在群眾之間普及。從“琴棋書畫詩酒茶”中的士族人士所品嘗的茶到“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茶,有了一個從上層階級過渡到平民階級的一個轉(zhuǎn)變。當然,這并不是說茶變的不再高貴,恰恰是因為這種轉(zhuǎn)變,才使得茶與人民群眾生活緊密相接,才能融合中國多年歷史的風土人情,精神文化,從而才能演變?yōu)楝F(xiàn)代的“茶文化”。
中國的茶文化不僅容納了中國的地域風情,傳統(tǒng)的人文禮制,并且還雜糅了我國文化歷史中佛、儒、道等思想內(nèi)涵??梢哉f,中國的茶文化便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縮影,放大來看,便是中國文化的精華,從沏茶品茶等過程中處處可見中國人的精神層面和為人處世的觀念。舉個例子,在中國的歷朝歷代中,對茶的要求都各不相同。如在十分崇尚天人合一思想的明朝,由于對自然的憧憬和向往,使他們在沏茶方面也多了對天然味覺的喜愛。他們不在茶中添加各色香料,也不與他人斗茶,增加茶本身的天然味道。可以說,即是那些思想促使了茶文化,也可說茶文化體現(xiàn)了那些思想。
而在英國,茶同樣也是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在觀看英國電影,或者是前往英國,都會發(fā)現(xiàn)英國人對茶同樣有著熱烈的喜愛。但與我們不同的是,英國的茶文化多體現(xiàn)于“下午茶”。據(jù)悉,英國的下午茶文化源自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下午茶也被稱之為“維多利亞下午茶”。在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正處于經(jīng)濟政治科技等各方面都十分繁榮的時期,在那個稱之為“日不落帝國”的時代,貴族婦女們便興趣了下午茶這一優(yōu)雅精致的娛樂休閑活動。英國的下午茶多為紅茶,搭配小巧玲瓏美味又可口的點心,以及頗具觀賞性的茶具,在下午四點鐘,貴族們便開始享用這精致華麗綜合著藝術感的“下午茶”。
從中英茶文化的差異中,可以看出一個共同點,便是茶文化都代表著其國家的一些思想文化,人文禮制等特色。而其不同之處,便是我們需要學習與了解的重點。故而,從中英茶文化差異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際對于文化的交流傳播具有的重大作用。
在英語教學中去引用跨文化交際,是英語教學一個常見且十分有用的途徑。不僅便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知識,也能去鍛煉學生分析、推斷、發(fā)散拓展的思維能力[1]。比如在英語教學中,在學習語法知識的時候可以結(jié)合英語國家的一些歷史文化背景,一些說話的習慣,也可以將我國語法與英語語法進行對比等方法。舉個簡單例子,在說名字的時候,如果一個人叫李紅,在中國便是“李紅”,姓在名前,而在英國或者美國,則是“紅.李”姓在名后。這樣跨文化交際的用法能使得學生更快的吸收知識。也可以播放一些文化差異的電影給同學們觀賞,例如《刮痧》《喜福會》等經(jīng)典的體現(xiàn)文化差異的電影,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也能給學生提供一種英語的使用環(huán)境,在此環(huán)境中,學生能更快的掌握英語的學習,使得學習更加具有效率。
中國的茶文化與英國的茶文化有其共同點也有其不同點,對待茶文化的差異,我們也應該做到“求同存異”。而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跨文化交際的內(nèi)容,不僅可以向我國人民講述英國的茶文化內(nèi)涵,讓我國人民從學習英國語言中學習英國的文化歷史,也可以通過對比來加深我國人民對自身茶文化與他國茶文化的理解,便于我國茶文化的對外輸出。例如,在講英國維多利亞下午茶時,可以從19世紀的英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背景下延伸出的茶文化,讓學生理解茶文化盛行的原因,也有助于英語的教學。也可以通過對品茶時,英國與中國的方式,看出兩國的文化差異。例如,英國下午茶要求的嚴謹?shù)膽B(tài)度與中國品茶時著重的人文禮制等相對比,做到一個文化的碰撞交流,有利于讓茶文化作為中英文化交流的橋梁,讓兩國的文化更能重新煥發(fā)勃勃生機[2]。
在文化交流碰撞的大背景下,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是重中之重的任務,茶文化作為我國流傳悠久的文化,其雜糅了我國多朝代的思想內(nèi)涵,對我國來說具有重大意義。但由于文化斷層的現(xiàn)象在我國層出不窮,導致我國茶文化在群眾間逐漸縮小,以致于說起茶文化,他國人民最先想到的便是日本的茶道。殊不知日本的茶道卻恰恰是由中國流傳而出,只不過他們?nèi)缃襁€在盛行。扭轉(zhuǎn)這一局面,我們應該加強自身茶文化的學習交流與傳播。
而跨文化交際作為文化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的學習途徑,在英語教學中也是一個非常具有有效性的方法。在英語教學中使用跨文化交際,讓我國人民能以全球通用的語言方式去向全球展示我國茶文化的魅力,也能起著一個更好的繼承弘揚文化的方式。
總之,跨文化交際在英語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就中英茶文化的差異來看,通過跨文化交際性的學習,起著一個非常重要的橋梁作用,不僅可以讓英國茶文化在中國流行,讓中國人從英國茶文化中了解英國茶文化的歷史文化背景,從而讓中國人能夠更好的去掌握英語的學習。并且,也能將我國的茶文化傳播出去,能夠得到一個雙向性的優(yōu)勢,這在全球文化相互沖擊碰撞中尋求融合的一個良好途徑?,F(xiàn)如今,我國作為國際舞臺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之一,扮演著的不僅是經(jīng)濟軍事上的大國地位,還有文化大國的地位,而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引入跨文化交際,能讓我國的文化達到更好的一個輸出載體,以保證我國文化大國的地位。故而,在英語的日常教學中,教學者更應該將跨文化交接與英語教學結(jié)合起來。
[1]李明遠.如何提升中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J].江西教育,2017(6):42-43
[2]潘鄭重,彭慶鋒.探尋跨文化英語教學中的茶文化交流.[J].福建茶葉,2017(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