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瑩
【摘要】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正實施教學改革,小學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重要途徑。如何通過廣泛而有序的閱讀獲取、篩選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各種能力,應該引起人們的不斷重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創(chuàng)新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一個人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總結)的獲取主要靠的是閱讀。一方面,語文教學要重視教育學生閱讀的樂趣;另一方面,教育學生養(yǎng)成很好的主動學習習慣。兒童是否能培養(yǎng)起閱讀的興趣,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學校第一學年的教學活動。假設教師能發(fā)現(xiàn)、獎勵和發(fā)展學生在閱讀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每一個長處,那么他們就會以樂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教師的教學活動,愛上這門課程。低年級語文老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便是:教育學生喜歡上語文課,體會到閱讀的樂趣。教學盡大概增加趣味性,在活動中、在游戲中帶領學生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使學生品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這樣才能增加興趣。
(二)教給學生閱讀本領
提起閱讀本領,很多教師就自然想到讀懂詞語,讀懂句子,讀懂段,讀懂篇,就會想到朗讀、默讀和背誦,以為訓練這些便是培養(yǎng)獨立閱讀本領,這是對閱讀本領的誤解。其實,讀懂并不錯,難題是閱讀本領不但僅是讀懂。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教育學生具有體會、理解、欣賞和評價的本領。這種各方面的能力的培養(yǎng),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不該把他們機械地割裂開來。”這里說的是“重點”,自然還有別的本領。課標還提出“逐步教育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本領”,當然還應當有語感、朗讀、默讀、背誦以及速讀等本領等。這種各方面的能力還被表述為獨立閱讀本領,理解本領是獨立閱讀本領的基礎和核心。
(三)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習慣
社會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小學生也不例外。他們有本身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經驗,有本身對生活的體會和認識,有本身的喜怒哀樂(喜歡、惱怒、悲哀、快樂),有本身的內心世界和語言世界,這些與成年人相比,有時候是幼稚可笑的,但他們的習作所表現(xiàn)得恰恰就需要是這些幼稚可笑的童真童趣。假設依據(jù)他們的認識本領,而不是有意或無意去拔高他們的認識本領,再加上得力的、充足的語言訓練,假設他們對語言現(xiàn)象、語言的形式有了較多的了解和積累,對一個意思可以選擇更加準確乃至于帶有一點生動的語言來表達,他們對習作大概就不會感到太困難,起碼文從字順是不難做到的。
(四)重視閱讀感受的體驗
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shù)的閱讀文章都包含著濃厚的感情色彩。在閱讀過程中要落實“對話”的理念,轉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是閱讀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獨立思考,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特的感受。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以讀為主,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在相互討論中,在小組交流中,在合作學習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閱讀,去理解詞句。學生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看法和疑問,有自己的評價,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讓閱讀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快樂的精神體驗的過程。
(五)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閱讀
“學貴有疑”,知識往往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的,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前提。閱讀也不例外。能抓住重點,抓住關鍵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種能力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閱讀中要提出自己的疑問,要探討疑難問題。閱讀應是開放性的,閱讀不僅在課堂,也在課外,如圖書館、網絡等。閱讀應是挑戰(zhàn)性的,要敢于探究未知的,要張揚個性,要有創(chuàng)新。閱讀還應是實踐性的,要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方法進行綜合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六)注重積累,培養(yǎng)語感
語文的學習是很難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沒有積累,談不上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所以,豐富的積累、良好的語感,全部通過閱讀來實現(xiàn)。首先,要加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有益讀物。其次,還要注意在閱讀中的積累,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yōu)秀的片段,通過閱讀積累形象材料、情感材料、思維材料以及佳詞好句,以此來增強語感,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二、結語
小學階段是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應成為小學階段總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在教學實踐中,老師為有努力探索閱讀指導的可行方法,有意識地把閱讀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方針并且進行落實,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總結)的本事,逐步達到“用不著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