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成蘭
摘 要:筆者從學生特點分析入手,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從觀念的更新、工作思路的調整、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等角度,對教育學生有深刻的認識與體會,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創(chuàng)新 職業(yè)學校 管理 教育
20世紀已經過去近二十年,社會進入了新時代。如何把握中職學校學生身心發(fā)育和思想道德品質發(fā)展的特點與規(guī)律,循序漸進,對癥下藥,使他們健康成長,成人成才,成為擺在我們每一位職校教師面前的新課題。
一、學生特點分析
1.差生現(xiàn)實不容回避
進入職校的學生,很多學習成績差,行為道德差。他們的學習習慣不好,厭學情緒嚴重,而且行為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絕大多數(shù)不能自覺地遵規(guī)守紀,遵章守法,不懂得尊師愛友,有的甚至不具備起碼的公民素養(yǎng),也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質,思想消極,行為散漫,我行我素,容不得批評,聽不進勸告,思想上和學習上不求上進。
2.弱勢群體子女多
弱勢群體對家長而言,就是生活收入低、文化基礎差、身體殘病、需要社會關愛扶助的人群。有的家長常年在外打工,家長會也不能參加,有的自身文化層次不高,教育水平偏低,但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在教育子女方面卻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方法簡單粗暴,無暇顧及,或放任自流,致使子女從小沒有好習慣,有的是單親家庭,子女沒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享受不到完整的父愛或母愛。有的家庭極為困難,因病致貧的也不少。
3.心里不健康的多
原因是家庭教育不當,或初中受到冷落以及貶義性的評價,學生自卑心理嚴重或產生了較為嚴重的逆反情緒,有的則表現(xiàn)為桀驁不馴,唯我獨尊,有的心浮氣躁,缺少耐力與定力。
二、學生管理中的幾點做法與思考
1.更新觀念
即將傳統(tǒng)的觀念如何管教好子女轉變到如何服務于學生上來。樹立服務意識,增強服務觀念,打造服務型子女和服務型團隊,全方位的滿足子女的需求。而服務觀念的核心是愛,師愛是師德和工作方法的核心與精髓,我們要用愛去給予每一個子女親近感、期望感,去溫暖著一顆心,在尊重保護教育子女的基礎上,使子女健康的、生動活潑的成長。
2.調整思路
調查工作思維是應對新挑戰(zhàn)的關鍵,以前的教育總是以思想教育為核心,進行一些常規(guī)性能管理,這與多文化的新時期顯然不相符。因此,必須調整工作內容,具體體現(xiàn)如下。
(1)把學生品德養(yǎng)成教育作為教育工作初心
老師在教育學生時,首先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操,然后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愛勞動、愛學習、愛自然的道德意識。
(2)加大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面對中職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我們要充分認識并正視這一點,有責任有義務在人格轉型時期幫助他們糾正不健康的心理。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挺直胸膛做人,鼓動他們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自強不息,勤奮進取,努力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要幫助學生完善人際交往心理,擇業(yè)心理,感情心理,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以適應未來生存的發(fā)展的需要。
(3)重視學生的自學教育
教育家巴克萊說:“真正的好教師不是教學生想什么,而是教他怎樣去想,一個老師如果認為他的職責只是要學生像自己一樣去想,這樣的老師絕不是好老師,好的老師是樂意幫助學生自己去思考的?!弊晕医逃试S并要求受教育者調動自己的思維,分析評價教育者傳授的思想觀念,在一個內省的過程中豎起自己思考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是符合中職生的思想和心理特點的,我們應重視學生的自我教育的過程,多讓學生內省,幫助他們會思考,學會認證,學會判斷,加速人格的完善。
3.創(chuàng)新方法
時代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同樣意識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學生。
(1)努力創(chuàng)設新型師生關系
新形勢下,教師不再是單一的“傳道受業(yè)解惑”者,而應是:在學生需要關愛時,你是父母,能給他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讓他感到溫暖。在學生需要傾訴時,你是朋友,能讓他敞開心扉,一吐心中的郁悶,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你是好姐妹,能助他一臂之力,幫他走出困境,當學生迷茫困惑時,你是老師,是智者,能只給他一條光明之路,這才是真正的“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理論,有適應我們的學生群體,因為每一個學生都在呼喚關愛與真情。老師真心的關愛往往能融化一個冰潔的心,能換取學生毫無保留地傾訴,能幫助你了解學生心靈深處的渴望與需求。消除了心理隔膜,有利于針對學生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2)尊重信任學生,給學生自主空間
以理解學生為基礎,以愛為原材料,在師生之間架起信任的橋梁,在中職學生尤為重要。當問題發(fā)生,矛盾產生,爭端已起時,我們不要訓斥與責難,更不要制止對方,因為這辦法對于逞強好勝的學生毫無作用,我們還是耐心的傾聽他們的辯護,容忍小的過失,相信他們的允諾,進而引導他們反思,讓他們在內省過程中認識錯誤,在自責中增加自律,加強自主性,增強自覺性,提高教育能力。
(3)愛中有嚴,嚴而有方
在愛護學生的前提下,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如衛(wèi)生值日小組制度、財產管理表決制度、文明行為獎懲制度、思想品德考核評價制度、學習小組互幫制度等。面對這個新時代,我們應嚴而有方,嚴而有過,嚴而有恒。這些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必須面對大多數(shù)學生,有利于對學生的教育,強調發(fā)展因素,既要對學生有一些約束作用,又要讓他們在規(guī)章制度中看到前進的曙光和努力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要把握時機,瞄準對象,不斷更新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效果。
總之,立德樹人是教育的宗旨,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學生教育的實施者。在新形勢下,應該努力成為高素質的應用技術型人才,成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這是職業(yè)教師的職責,也是職業(yè)教師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