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生耀
呼吸困難在急診內科屬于一種常見的急重癥, 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 此病的惡化速度較快, 發(fā)病迅速, 病因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一旦發(fā)病則病情非常嚴重[1]。有關研究[2]顯示,引發(fā)患者產(chǎn)生呼吸困難的因素是全身性疾病與心肺疾病, 二者導致的癥狀表現(xiàn)類似, 故在臨床診斷時極易造生誤診或漏診的情況[3]。尤其是診斷早期, 若未獲得及時有效的診斷與治療, 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4]?,F(xiàn)對急診內科呼吸困難患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法予以探究,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急診科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呼吸困難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象, 對其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男37例, 所占比例為59.68%, 女25例, 所占比例為40.32%;年齡22~78歲, 平均年齡(55.7±7.43)歲。48例心肺疾病呼吸困難患者, 所占比例為77.42%, 14例其他呼吸困難患者, 所占比例為22.58%。
1.2 方法
1.2.1 診斷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統(tǒng)一診斷, 主要操作如下:由急診內科經(jīng)驗與技術豐富的臨床醫(yī)生對患者的臨床癥狀予以初步診斷, 隨后進行胸片檢查、全身體檢以及核磁共振檢查等檢查手段, 最后確診。
1.2.2 治療方法 ①全部患者均接受鼻導管吸氧操作, 吸氧速度2~3 L/min。②臨床醫(yī)生對患者予以有效的心理安撫,指導其樹立治療信心, 進而使其緊張情緒得到有效緩解。醫(yī)生可強化和患者與家屬的溝通與交流, 將疾病產(chǎn)生原因告知患者, 有助于患者心態(tài)的放松, 指導其多深呼吸, 對緊張情緒的消除具有積極影響。治療過程中, 患者應該留置靜脈通道, 便于補液等操作。倘若臨床效果不理想, 可科學采用西洋針劑治療,劑量為8~10 mg。
62例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為88.71%(55/62), 誤診率為11.29%(7/62)。48例心肺疾病呼吸困難患者的誤診率為10.42%(5/48),其中包括2例急性心肌梗死誤診成肺栓塞, 3例肺栓塞誤診成急性心肌梗死;14例其他呼吸困難患者的誤診率為14.29%(2/14), 其中包括1例腸梗阻誤診成急性心肌梗死, 1例急性胰腺炎誤診成急性心肌梗死。
急診內科呼吸困難具有發(fā)病率較高與誤診率較高的特點。臨床上把呼吸困難疾病分為2類, 一類為急性呼吸困難,另一類為非急性呼吸困難, 按照病因的不同分為心源性呼吸困難與非心源性呼吸困難(包括非器質性呼吸困難與肺源性呼困難)。另外, 按照導致呼吸困難誘因的不同, 還包括血源性、中毒性以及精神性等呼吸困難[5]。
多數(shù)研究[6-8]表明:急診內科呼吸困難患者的診斷、治療水平與臨床醫(yī)師的經(jīng)驗和專業(yè)技術水平具有相關性。
針對肺源性呼吸困難患者來說, 應該對由支氣管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肺炎等導致的呼吸困難疾病患者的癥狀與處理方法充分掌握。需要對由肺栓塞導致的急性呼吸困難疾病充分關注。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產(chǎn)生胸痛以及呼吸困難等三聯(lián)癥狀, 應該對急性右心衰竭與肺栓塞的表現(xiàn)有效分辨, 防止出現(xiàn)誤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一般會存在高血液粘稠度等表現(xiàn), 極易導致肺小動脈栓塞的出現(xiàn), 此種情況一般會發(fā)生漏診。伴隨醫(yī)療技術水平與器械的不斷發(fā)展,先進的醫(yī)療器械與技術水平使肺栓塞的診斷準確率明顯提高, 使漏診情況明顯減少。針對肺栓塞和急性右心衰竭的診斷, 可借助心電圖表現(xiàn)以及肺部通氣等方法予以分辨, 使臨床誤診率顯著降低。
精神性呼吸困難患者作為急性呼吸困難的一種, 其是因為機體呼吸中樞供血減少, 顱內壓升高受到刺激所導致。癥狀表現(xiàn)以腦出血、癔癥以及重癥顱腦疾病等為主。臨床上對此病通常以治療原發(fā)病為主。其作為一種非器質性呼吸困難疾病, 會受到心理與生理相互作用的影響。此病的發(fā)作通常是因為外界精神刺激引發(fā)其呼吸調節(jié)功能失衡, 出現(xiàn)超生理代謝, 進而導致過度通氣與呼吸性堿中毒, 在女性患者中十分常見。所以, 精神性呼吸困難的診斷與治療需要對患者的負面心理、體征表現(xiàn)與生理呼吸間的關系充分分析, 借助催眠藥物與鎮(zhèn)靜劑等藥物予以治療, 治療效果較好[9]。
血源性呼吸困難是由于機體血液中的血紅細胞異常降低, 導致血液氧供給由于攜氧量減少而不充分, 引發(fā)機體有關組織與器官出現(xiàn)缺血缺氧, 甚至會出現(xiàn)心絞痛。臨床以重癥貧血等為主要癥狀表現(xiàn), 針對這類患者需要及時進行輸血治療。臨床一般把血液性呼吸困難患者與夏季中暑性呼吸困難混淆, 所以, 在診斷與治療期間需要有效分辨, 防止出現(xiàn)誤診的情況。
中毒性呼吸困難有多種類型, 如糖尿病酸中毒與藥物中毒等, 其是由于血液中酸性代謝物異常增加, 引發(fā)機體呼吸中樞受到刺激, 出現(xiàn)呼吸急促與困難的癥狀。巴比妥與嗎啡類藥物等都會引發(fā)急性藥物中毒, 對患者的呼吸中樞產(chǎn)生抑制作用, 產(chǎn)生呼吸緩慢或潮式呼吸的癥狀。多數(shù)研究[8-10]顯示, 中毒性呼吸困難的癥狀具有復雜性的特點, 很容易與其他病癥混淆, 如急性胰腺炎等, 所以, 在臨床診斷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
本研究結果表明: 62例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為88.71%(55/62), 誤診率為11.29%(7/62)。48例心肺疾病呼吸困難患者的誤診率為10.42%(5/48), 其中包括2例急性心肌梗死誤診成肺栓塞, 3例肺栓塞誤診成急性心肌梗死;14例其他呼吸困難患者的誤診率為14.29%(2/14), 其中包括1例腸梗阻誤診成急性心肌梗死, 1例急性胰腺炎誤診成急性心肌梗死。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總之, 針對血源性、中毒性以及精神性等呼吸困難患者, 應該對其癥狀表現(xiàn)、治療方法等充分掌握, 還需要總結、分析與容易誤診疾病之間的不同, 降低疾病的誤診率與漏診率。
[1]熊莉.氨基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NT-proBNP)對急診老年呼吸困難鑒別診斷的臨床運用.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6, 26(9):68-69.
[2]楊罡, 王爭君, 朱琳燕, 等.BNP檢測在急診呼吸困難患者病因診斷及心功能評估中的意義.海南醫(yī)學, 2016, 27(13):2115-2117.
[3]陳必耀, 徐玢, 單凱, 等.急性心力衰竭急診快速診斷臨床研究.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 2017, 12(1):21-24.
[4]關黎, 楊建華, 文靜.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在急診呼吸困難患者臨床評價中的應用價值.世界臨床醫(yī)學, 2016, 10(24):58-59.
[5]徐言俊, 彭福強, 吳夏侯, 等.不同方法治療急診內科呼吸困難的療效分析.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6):1107-1108.
[6]薛開講.128例急診內科呼吸困難患者的臨床診治分析.中外醫(yī)療, 2016, 35(19):30-32.
[7]王建華, 畢華文.急診內科呼吸困難患者的臨床診治研究.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 2015(15):57.
[8]鹿欽國, 李振鳳.急診內科呼吸困難患者的診治體會.中外健康文摘, 2013(28):65-66.
[9]韓樹航.86例急診內科呼吸困難患者的臨床診治分析.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7(25):80-81.
[10]肖紅麗, 齊海宇, 王宇, 等.急診呼吸困難癥狀鑒別診斷與預后評估研究進展//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災害急救危重病醫(yī)學學術會議暨創(chuàng)傷膿毒癥、中毒救治新進展推廣學習班、災害醫(yī)學研究進展高級研討班, 2012:1062-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