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校園政治與中西博弈:齊魯大學立案前后的易長風波*

        2018-01-18 19:58:29劉家峰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校董立案校長

        劉家峰

        齊魯大學起源于美國北長老會狄考文(CalvinMateer)夫婦1864年在山東登州(今蓬萊)創(chuàng)辦的蒙養(yǎng)學堂,后由小學而中學,再升格為大學,在19世紀末被譽為“中國最好的大學”。有學者認為這是“中國第一所現(xiàn)代大學”①見郭大松、杜學霞編譯:《登州文會館:中國第一所現(xiàn)代大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年。關(guān)于齊魯大學歷史,可參看 CharlesH.Corbett,ShantungChristianUniversity,NewYork:1955,中譯本見郭查理著,陶飛亞、魯娜譯:《齊魯大學》,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由英、美、加十多個差會及洛克菲勒基金共同支持,到1920年代末,已遷址省會的齊魯大學成為一所擁有文、理、神、醫(yī)四科的綜合性大學,不僅以歷史悠久著稱于世,其辦學水平尤其是醫(yī)學教育在中國聲名顯赫,一度有“南湘雅北齊魯”、“北燕(京)南齊(魯)”之美譽。有關(guān)齊大歷史的研究,目前已有相當豐富的成果②最近有兩篇關(guān)于齊大的博士論文值得關(guān)注,詳見徐保安:《教會大學與民族主義:以齊魯大學學生群體為中心(1864—1937)》,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馬琰琰:《向何處走:齊魯大學發(fā)展路徑研究(1927—1949)》,山東大學2017年博士論文,他們都對已有的齊大研究成果做了詳盡綜述。。然而,已有研究較少注意這樣一個問題:齊魯大學1931年底立案之后,與同時期的其他教會大學相比,它的發(fā)展明顯滯后。雖然其醫(yī)學教育仍能保持前列,文科除了國學研究一度爆發(fā),但綜合辦學水平和社會影響力已經(jīng)無法與燕京、圣約翰、金陵、嶺南等大學相比,更無法超越自己以前的歷史。

        何以至此?影響大學發(fā)展的具體因素固然很多,比如辦學的大環(huán)境(近代民族主義)、大學的理念、行政體制、師資、經(jīng)費、學生來源等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本文不能面面俱到,僅以齊魯大學立案前后長達七年之久的易長風波為中心,通過揭示其背后中央、地方與大學,中西之間權(quán)利、利益、理念的沖突與博弈,來分析這一時期齊大校園政治的形成原因、特點以及它對齊大發(fā)展的影響。

        一、被逼辭職的首任華人校長李天祿

        作為一所西方基督教差會創(chuàng)辦的大學,齊魯大學在向中國政府立案前無論人事還是經(jīng)濟都完全操之于外人。差會代表分別在英國和北美設(shè)立了董事會(BoardofGoverners),在中國也設(shè)有董事會(FieldBoardofManagers,立案后改稱BoardofDirectors,以下簡稱校董會),由在華傳教士和少部分中國教職員組成,作為本地決策機關(guān),但重要事項必須向西董事會請示。校長職位一直是齊大兩個主要支持差會即美北長老會與英浸禮會的傳教士擔任。雖然他們都是懷抱宣教與服務的共同理想來到中國,但為了各自差會的利益,他們對校長職位也一樣爭搶。1916年,來自英浸禮會的卜道成(J.P.Bruce)擔任校長,美北長老會的路思義(HenryW.Luce)被選為副校長,路對此極為不滿,加上他募集來的巨額經(jīng)費不能按他計劃使用,最后棄職離校,加入燕京大學,成為司徒雷登的得力助手,齊大因此失去了一位籌款干將。卜道成的神學傾向及辦學理念引起美北長老會的不滿,他被迫辭職;由美北長老會的聶會東(JamesBoydNeal)接任,但僅一年多就因中風辭職;后由加拿大長老會的巴慕德(HaroldBalme)擔任校長;神學科長瑞思培(J.D.MacRae)也一度擔任代理校長①郭查理著,陶飛亞、魯娜譯:《齊魯大學》,第81—82頁。。無論哪個差會代表做校長,都是為基督教教育的共同目標和利益服務。

        齊大第一位華人校長是李天祿。李天祿1908年畢業(yè)于匯文大學(燕京大學前身),1916年獲美國Vanderbilt大學博士學位,華盛頓會議期間,他擔任中國代表團秘書,因工作出色而受到嘉獎,回國后曾擔任北京匯文中學校長,1923年被齊大聘為教育學教授,并擔任文理科科長②Who’s Whoin China(中國名人錄),Shanghai:The China Weekly Review,1925(第三版),p.486;1936(第五版),p.148.,此前這個職位一向是由傳教士教授擔任。1927年南京事件發(fā)生,由于西籍教職員大都跑去青島避難,學校行政陷于癱瘓。李天祿臨危受命,組織華人教職員,維護學校的安全和運轉(zhuǎn),展示了華籍教職員的擔當。1927年齊大準備向中國政府申請立案,這是走向本土化的重要一步。為滿足《外人設(shè)立學校認可辦法》中必須有一位華人副校長的要求,齊大曾邀請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會長誠靜怡任副校長,但誠并未接受。到11月齊大任命李天祿擔任副校長,負責跟政府溝通立案事宜。紐約和倫敦的差會、董事會對立案并不積極,主要原因是他們對學校能否繼續(xù)保持基督教特征有所懷疑。李上任后努力跟北京以及山東省教育部門聯(lián)絡溝通,并向英國的齊大董事會寫信解釋立案與不立案的“利與弊”,消除他們的疑慮,李保證齊大全體教職員有決心保持學校的基督教特征③“LiT’ien-Luand Chas F.J ohnson to Dr.Weir”,Jan.6,1928.中國基督教大學聯(lián)合董事會檔案,原件藏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編號RG 11,盒號241,卷號3971,簡寫為RG 11—241—3971,以下同。??紤]到中國的形勢和校方承諾,紐約和倫敦的董事會都同意盡快立案。

        隨著國民革命軍向華北不斷推進,特別是1928年5月國民黨在泰安組建了山東省政府,北伐軍政治部副主任何思源兼任山東省教育廳長,李天祿開始積極與何思源接洽溝通,申請在南京國民政府立案。南京國民政府1928年2月頒布的《私立學校條例》比北京政府的要求更嚴格,規(guī)定校長、校董會主席都須由中國人充任。齊大校董事會在1928年11月推舉中華圣公會牧師朱友漁擔任校長,在朱確認之前,齊大董事會先任命李天祿代理校長④“North American Section,Board of Governors,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January11,1929,RG 11—241—3972.。1929年7月校董會又將李從代理校長升為校長,以符合立案對校長的要求,他因此成為齊大歷史上第一位華人校長。

        李天祿按照新的立案要求改組董事會,改科為學院以及改進課程,最終完成了長達400多頁的立案文件,于1929年5月呈交給山東省教育廳審查。一切努力看上去都很順利,齊大立案似乎成功在即,但事實上直到1931年12月教育部才最終核準立案,中間費盡周折。由立案而引發(fā)學潮、工潮,齊大幾乎到了關(guān)門的境地,在當時申請立案的所有中國教會大學中,齊大可以說是處境最難、最不順利的一個。這里對立案具體過程不再贅述①關(guān)于立案過程,可參郭查理:《齊魯大學》,第十五章;黃登欣:《齊魯大學立案研究》,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碩士論文;馬琰琰:《向何處走:齊魯大學發(fā)展路徑研究(1927—1949)》,山東大學2017年博士論文,第一章。,僅對逼迫李天祿校長辭職的學潮略加分析。

        山東省教育廳收到齊大立案申請后,拖延4個月才派了一個委員會去齊大考察,認為醫(yī)學院辦理優(yōu)良,而文理學院的師資、課程和圖書都達不到立案標準,擔任行政人員的華人太少,校內(nèi)還有神學院,文理學院院長由傳教士擔任,這都不符立案基本要求。文理學院學生得知不能立案的評估結(jié)果,立刻群情激奮,在10月27日下午六十多位學生在校園內(nèi)舉旗游行,各處張貼“打倒帝國主義”“改組文學院”“打倒洋教員”等標語,并要求更換院長。隨后學生開始罷課,關(guān)閉教室。他們又把目標從改組文學院轉(zhuǎn)向李天祿校長,認為李才是立案的最大障礙,并以“文學院改組委員會”名義發(fā)布讓李辭職的標語和公開信,第二天又在校園游行示威。在學生制造的羞辱氣氛之下,李天祿憤而辭職。校董會接受李的辭呈,立即改組董事會,使華人占三分之二席位;改組校務會,使之大多數(shù)為華人;分立文理學院,按立案要求加速改革。學生于11月25日復課。一波甫平一波又起,在12月25日圣誕節(jié),校內(nèi)又出現(xiàn)了大量反對基督教的漫畫、傳單,接著發(fā)生了校工罷工,導致停電停水,醫(yī)院病人都無法得到治療,而省政府卻沒有主動采取任何有力措施協(xié)助平息工潮。齊大在1930年1月5日不得不宣布停辦文理學院和醫(yī)院,這是齊大創(chuàng)辦以來遭遇的最嚴重的危機,引起全國輿論關(guān)注,不僅基督教教育類的報刊,連《申報》《益世報》等也都有連續(xù)報道。時任文理學院歷史與政治學教授的美籍傳教士奚爾恩(J.J.Heeree)親身經(jīng)歷了學潮、工潮,并詳細地記錄了全過程,題為《山東省政府屈服于總工會》(ShantungProvincialGovernmentAbdicatesinFavorofLaborUnions)②該文中文翻譯長達23頁,譯者不詳,見山東省檔案館J 109—01—335。關(guān)于學潮、工潮,詳見徐保安:《教會大學與民族主義》,第八章第三節(jié)。。奚爾恩把文章寄往《紐約時報》,希望能被摘錄發(fā)表,以圖引起國際關(guān)注③“J.J.Heeren to B.A.Garside”,F(xiàn)eb.15,1930,RG 11—253—4110.。

        學潮、工潮來勢之兇猛,齊大歷史上罕見,也讓中、西籍教職員大為吃驚,校方認為強迫校長辭職并非學生本意,懷疑有人在背后操縱學生。校方早前已注意到學生中國民黨員有14人之多,他們建立了濟南黨部一區(qū)七支部,申請物理樓337室作為黨部辦公室。1929年秋季才入職齊大神學院任宗教哲學副教授的郭中一,此前任中華基督教會兩湖會長,曾到郴州、桂林撫慰遭受北伐革命打擊的教會,他對齊大學潮并不驚奇。他很早注意到山東國民黨機關(guān)報《民國日報》對齊大學潮的態(tài)度,在1929年11月4日該報社評提出齊大該歸省辦,如不能也可以仿照上海復旦、光華辦法,由省教育廳協(xié)助,“另成新校,學習無繼進者,齊大不閉而自閉,最低限度,自當辦到撤換校長,精選教席,予黨部以宣傳三民主義之專有權(quán)始可”④郭中一:《齊魯大學潮的故事》,《益世報》1930年1月18日,教育欄。。據(jù)他分析,學潮原因有兩個:一是學生希望學校立案的熱情很高,但可惜被人利用到那樣地步;二是革命潮流波及北方學生思想⑤郭中一:《齊魯大學潮的故事(續(xù))》,《益世報》1930年1月21日,教育欄。。這一判斷被校方從黨部辦公室查獲的文件所證明:學生請李校長辭職信的初稿,除兩個字之外,完全是照大學黨部辦公室的信抄寫的。齊大學潮、工潮的背后都有國民黨地方黨部的直接領(lǐng)導和支持,學生所用宣傳標語,如“帝國主義文化侵略工具”,斥罵李天祿“中了帝國主義的毒”“甘做洋人走狗”等,完全延續(xù)了北伐時期南方非基督教運動和收回教育權(quán)運動的那套行動策略。

        這就不難理解山東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潮不僅不采取積極措施加以平息,反而站在學生一面推波助瀾。時任教育廳長何思源也極力排斥外人辦學,力主收回教育權(quán),打壓教會學校。他在1930年2月召集的全省教育會議上公開講:“現(xiàn)在山東私立學校比官立學校多,尤可怕的外人的教育侵略……濟南方面中國沒有辦的大學,而外國人竟辦了個齊魯大學,儼然外人教育有與中國對抗之勢,所以我們實行黨化教育,暗中阻礙甚多。”①《魯省校行政會議》,《申報》1930年2月6日,第11版。這個話被《申報》刊載,激起齊大的反感,奚爾恩讀到此文并將其寫進了他的長文。此事件給齊大西籍教職員及海外差會董事會一個深刻的印象,即山東省政府對齊大并不友好,隨意干涉學校行政,妨礙教育自由。李天祿作為齊大的第一位華人校長,本來是教會大學本土化的重要成果,但在黨派主導的學潮沖擊之下被迫辭職,成為齊大中西博弈中的第一個犧牲品。

        二、得而復失的理想校長朱經(jīng)農(nóng)

        齊大從立案的絕境中走出,這主要得益于美籍傳教士、齊大女生部主任麥美德(LuellaMiner)。她曾擔任北京貝滿女校校長,并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所女子高等學校,即華北協(xié)和女子學院。她對時任實業(yè)部長的孔祥熙有知遇之恩,助其去美國留學,并出書贊美他是義和團時期的“護教英雄”②詳見 Luella Miner,Two Heroes of Cathay,an Autobiography and a Sketch,F(xiàn)leming H.Revell Company,1903。。1930年初她寫信向孔求助,還親赴南京,與時任教育部常任次長的朱經(jīng)農(nóng)討論齊大立案問題,并投訴省教育廳何思源公開反對基督教學校、打壓齊大③“Luella Miner to Mrs.Carr”,F(xiàn)eb.4,1930,Confidential,RG 11—255—4150.??紫槲踔鲌D報,為幫助齊大迅速立案,他受邀任齊大校董會主席,1931年3月又任校長,但實際上他不可能常駐校園,就推薦朱經(jīng)農(nóng)任校長。此時朱經(jīng)農(nóng)正在接管因?qū)W生風潮而飄搖不定的中國公學,“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做得非常之苦”,正準備尋機離開④《朱經(jīng)農(nóng)致胡適(殘)》,《胡適來往書信集》中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445頁。。他于1931年6月遷居濟南,正式擔任齊大校長。

        齊大校董會包括西差會之所以十分歡迎朱經(jīng)農(nóng),不僅僅在于他做過教育部次長,與南京中央政府有密切的關(guān)系,能直接幫助齊大立案;更看重他是一位教育家,而且是一位基督徒教育家。朱經(jīng)農(nóng)何時信教以及他的教會背景,目前在他的論著及后人所編年譜中都沒有明確記載⑤張達人:《朱經(jīng)農(nóng)先生年譜(初稿)》,(臺北)《湖南文獻季刊》第11卷第4期(1983年)、第12卷1—2期(1984年)連載。,只有他1932年擔任湖南省教育廳長時與長沙基督教職員聯(lián)合會聚餐的演講中曾提到:“余三十年前在上海某教會研究圣道,受洗歸主。以后每到一處,與教會總有親密的交誼?!雹蕖吨鞆d長經(jīng)農(nóng)演講》,《興華周刊》第29卷第41期,1932年10月26日,第30頁。以此推算,他在1904年去日本留學前就已信教。在非基督教和收回教育權(quán)運動時期,他反對國家主義派以暴力手段全面禁止教會教育的主張,認為中國教育還處在萌芽發(fā)展時期,“教會教育殊足補我們力量之所不及”。他同時指出,教會教育有很多缺點,應該要求他們?nèi)ジ牧?,包括向中國政府立案,遵照新學制課程綱要,取消強迫參與宗教儀式,注重中國固有的文化等⑦《中國教會學校改良譚——在南方大學講演》,《中華基督教教育季刊》第1卷第2期,1925年6月,第9頁。。朱經(jīng)農(nóng)提倡“愛的教育”,到處講演,還在北大開設(shè)講座??傊慕逃砟?、“基督徒君子”(Christiangentleman)的品格以及在任期間表現(xiàn)出的杰出行政能力,都深受齊大中外人士推崇⑧“Mr.King Chu’s Regina tion”,Cheeloo Monthly Bulletin,No.1,Sep.30,1933,RG 11—265—4263.。齊大在校長空缺一年半之后總算找到一位理想的校長。

        然而好景不長,朱就職僅一年之后,湖南省政府和中央政府卻要求他去湖南擔任教育廳長,重整湖南教育。朱幾次予以拒絕,但教育部堅持,行政院于1932年8月15日公布了任命書。朱念及其先人曾在湖南辦理教育⑨朱經(jīng)農(nóng):《十年回憶》,《湖南教育月刊》第33、34期,1942年10月13日,第1頁。,就答應先去半年,最多一年,并承諾一旦幫助湖南建立起新的教育體制,就立即回齊大。朱認為有必要就此事向校方請假。1932年8月19日齊大行政委員會開會,決定齊大愿意做出犧牲來協(xié)助國家的教育事業(yè),但要求朱給校董會一書面承諾,到期必須返回齊大,齊大為朱保留工資和住房。朱承諾在1933年8月前回齊大,不要工資,但他母親和妻兒仍需住齊大房子。

        到1933年6月,距離朱經(jīng)農(nóng)承諾返校的時間還有兩個月,兩邊開始了密集的函電交涉①各方函電見“President Chu’s Resignation”,RG 11—267—4273。這是齊大校方在“朱經(jīng)農(nóng)事件”結(jié)束后對各方函電的匯編,共有20頁,主要是提供給校董會及相關(guān)人士參閱,沒有公開出版。。6月6日,何健率先給孔祥熙信,說朱經(jīng)農(nóng)來湘時間很短,工作剛剛開展,有些還在計劃中,如果現(xiàn)在離開,所有這些工作都將前功盡棄。隨后,齊大校董會開會討論,堅決不同意朱經(jīng)農(nóng)延期,給何健的回信稱:“朱經(jīng)農(nóng)的離開已經(jīng)對大學造成很大影響,現(xiàn)在大學比以往更需要他。我們并非對湖南教育工作漠不關(guān)心,但朱經(jīng)農(nóng)返回對齊大也至關(guān)重要?!贝硇7綉獙Υ耸碌闹饕菗涡6瓡貢牡挛凰迹↙.J.Davies),他一開始信心十足,認為朱一定會回來,因為他有書面承諾,而且堅信他能履行。多重身份的孔祥熙成為各方都積極爭取的對象,他先是支持齊大校董會的意見;但他接到蔣介石要求朱繼續(xù)在湖南服務的電報后,他又建議齊大最好再給朱一年假期。夾在齊大與湖南中間的朱經(jīng)農(nóng)一開始表示要回到齊大,后面的發(fā)展讓他感到壓力越來越大。7月24日德位思已感覺不妙,他給朱的電報稱:“壓力很大,幾乎命令我們放你走。”但他卻沒有任何有效的方法來給湖南及中央政府施加壓力,只能通過孔祥熙的信來提醒朱經(jīng)農(nóng),他作為校長應兌現(xiàn)在校董會以及在畢業(yè)典禮對學生的承諾,作為兒子他應該孝敬仍在齊大居住的母親,為學生和社會做一個道德義務的標桿。各方電報你來我往,過程頗為精彩,這里不再詳述②見徐保安:《民族主義、教會大學與個人意志——從朱經(jīng)農(nóng)辭魯赴湘看知識分子的仕、學游移》,《基督教與中國社會文化:第六屆國際年青學者研討會論文集》,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簡要地說,朱經(jīng)農(nóng)在反復權(quán)衡中下決心于8月2日不辭而別,但最終他還是在蔣介石、汪精衛(wèi)接二連三的強大施壓下向齊大辭職回湘。

        這樣的結(jié)局對齊大而言并不意外。因為在這場“人才大戰(zhàn)”中,無論是作為私立機構(gòu)的齊大,還是朱經(jīng)農(nóng)本人,都無法跟強勢的中央及地方政要對抗,何況表面上還有“國家需求”的號召。7月27日,德位思在給孔祥熙的長信中,對湖南和中央對齊大和朱施加壓力的做法表示了強烈不滿:“我以及所有跟我談過這個話題的人都認為,湖南省政府在留住朱經(jīng)農(nóng)上利用了不公平的優(yōu)勢和過分壓力。”他認為齊大是立案的私立學校,按照章程,沒有董事會的同意,任何官員都沒有權(quán)利調(diào)入或調(diào)出其職員。他當然知道孔祥熙跟蔣介石的關(guān)系,但他仍毫不顧忌地寫道:“如果是蔣介石命令朱經(jīng)農(nóng)留在湖南,我會覺得非常遺憾。我知道這樣的行為給我們很壞的印象?!睆娬{(diào)他是自始至終站在支持中央政府的立場上:“對政府來說,尊重私立學校的權(quán)利讓校長回來,比讓他在湖南繼續(xù)工作更有價值,如果是用其他辦法把他留在湖南,人民會說這是專制威權(quán)操練的結(jié)果。如果您能把這些事情給蔣介石和何健說明,讓朱經(jīng)農(nóng)可以沒有被誤解或不好的感覺回到齊大,我們會更加感激您,我個人認為您將會為中央政府做出真正的貢獻。”③④ “President Chu’s Resignation”,p.13,RG 11—267—4273.德位思對地方和中央政府如此坦率的批評,自然讓孔祥熙大為不悅,他認為德位思過于緊張,其中不免有誤解。何健也不認同德位思的指責,他在給齊大校董會的信中,以一戰(zhàn)時期西方的做法來論證他的合理性:“關(guān)于朱經(jīng)農(nóng),我們要做進一步的說明,希望得到你們同情理解。政府既不會忽視齊大的利益,也不會忘記跟齊大的協(xié)議。我們所做的跟在西方廣為接受的規(guī)則是一致的,即政府可以征用機構(gòu)或私人的服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國家可以不理會教授的教學合同而征用他做技術(shù)工作。你們都理解,目前中國的形勢跟一戰(zhàn)時盟國相比毫不遜色。她需要像朱廳長這樣的一些人來服務。國家需要他的服務,他也應回應國家的需要?!雹?/p>

        湖南需要朱經(jīng)農(nóng),而且要求他持續(xù)的服務,并非完全如同何健說的出自國家的需要,這其中還有很復雜的地方黨派之爭以及地方與中央關(guān)系的背景⑤徐保安《民族主義、教會大學與個人意志——從朱經(jīng)農(nóng)辭魯赴湘看知識分子的仕、學游移》對此作了分析。。但齊大校方在一開始未必清楚。直到事件結(jié)束后,德位思在給英美齊大董事會匯報朱經(jīng)農(nóng)事件的信件中,披露了他所了解的一些內(nèi)幕信息:“我要講一些秘密的話,一定不能公開。這里面可能有中央政府跟湖南政府的關(guān)系的因素。朱經(jīng)農(nóng)算是中央政府的人,對他完全有信心。對湖南省政府而言,朱經(jīng)農(nóng)也是受歡迎的人。任命其他人做湖南教育廳長,對中央政府來說很難找到一個他滿意的人,中央政府滿意,而湖南未必接受。中央政府現(xiàn)在只控制4—5個省。正努力控制其他省份。目前,山東幾乎還是獨立的,湖南比山東更靠近中央政府。這就是決定朱經(jīng)農(nóng)任職的因素。”①“L.J.Davies to Weir and Garside”,Sep.4,1933,RG 11—253—4099.齊大不自覺地淪為地方黨派斗爭的第二戰(zhàn)場,其失敗也是注定的了,猶如戰(zhàn)后朱經(jīng)農(nóng)執(zhí)掌光華大學所面臨的局勢。

        朱經(jīng)農(nóng)在湖南教育廳一干就是10年,對湖南教育貢獻卓著,但對齊大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齊大只得繼續(xù)尋找令各方滿意的校長人選,不僅付出了相當?shù)臅r間和精力,而且導致齊大內(nèi)部的分裂。因此,朱經(jīng)農(nóng)離去對齊大的影響無論如何強調(diào)都不過分。

        三、處于“風暴中心”的代理校長林濟青

        林濟青與長兄衣振青(林隨父姓,衣隨母姓)出身于山東基督徒世家,兩人與齊大都有很深的淵源。林濟青1906年畢業(yè)于齊大前身濰縣廣文學堂,兩度赴美留學,曾任濟南基督教青年會干事,后進入齊大文理學院擔任教授。1930年立案學潮后,他臨危受命出任文理學院院長,利用哈佛燕京學社的巨額資助,購置圖書,聘請老舍等名教授,設(shè)立國學研究所,使文學院相比過去有了長足的進展②陶飛亞、劉家峰:《哈佛燕京學社與齊魯大學的國學研究》,《文史哲》1999年第1期,第97—103頁。1932年8月朱經(jīng)農(nóng)離校后他出任代理校長。衣振青1904年畢業(yè)于文會館,后赴耶魯與普林斯頓讀神學,1917年任齊大神學院教授,后任校董,立案前后擔任校務委員會主席。因兩人在齊大根基很深,又均擔任較高的職務,容易引起校董會特別是西籍教職員的猜忌③李耀曦:《林濟青及其家世》,《春秋》2012年第5期,第19頁。。

        林濟青擔任文、理兩院院長、代理校長,看上去位高權(quán)重,實則不然。齊大立案之后,校長改為華人擔任,名義上全面負責行政,但并不能真正掌握大權(quán),畢竟主要經(jīng)費是來自西差會。因此,由傳教士代表出任的副校長則是掌握了財政、人事等重要事項的決策權(quán)、管理權(quán)。副校長在英文文件中一直用AssociatePresident,但從1932年后,齊大在中文文件中逐漸棄用“副校長”的稱呼,改稱“校務長”,這樣也算名副其實。林濟青出任代理校長,但并沒有被董事會授權(quán)負責全面校政,只是幫助處理齊大跟外面關(guān)系,尤其是跟政府的關(guān)系。1933年9月齊大確定朱經(jīng)農(nóng)不會回來了,請林繼續(xù)代理校長,仍舊負責處理與政府教育部門以及外界的一般關(guān)系,校長的其他職權(quán)仍歸名為副校長的德位思負責④“Minutes of Special Meeting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uncil”,Sep.7,1933,RG 11—252—4099.。

        林濟青代表齊大負責跟政府的關(guān)系溝通應該是得心應手的,他與孔祥熙及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渠、省教育廳的關(guān)系都很密切。但林在校內(nèi)關(guān)系的處理上就差遠了,并沒有像朱經(jīng)農(nóng)那樣獲得全體中外教職員的認可。德位思評價朱最了不起的是,他能輕松地讓“來自至少七個國家的教職員關(guān)系和諧、工作有條不紊”,這在齊大是很難的⑤“President Chu’s Resignation”,p.12,RG 11—267—4273.。而林濟青則不僅文學院有些同事不喜歡他,他與西籍教職員占優(yōu)的醫(yī)學院關(guān)系尤為緊張,以院長施爾德(R.T.Shields)為代表,他是林濟青校內(nèi)主要的反對者。這里面固然有學院之間的競爭以及經(jīng)費等具體矛盾,但更主要的是施爾德作為美國差會傳教士代表,他希望文理學院能朝鄉(xiāng)村教育的方向發(fā)展而不是目前的做法。

        齊大的鄉(xiāng)村教育計劃源于1928年中國基督教高等教育委員會制定的協(xié)作計劃(CorrelatedProgram),目的是為了避免專業(yè)重復,提高效率,并準備為此發(fā)起一場目標800萬美元的聯(lián)合募款運動。協(xié)作計劃對齊大的設(shè)計是:文學院課程以職業(yè)化為主,除了必要的醫(yī)預科工作外,所有的工作都應朝著一個統(tǒng)一的鄉(xiāng)村計劃進行,目的是滿足鄉(xiāng)村和市鎮(zhèn)居民的需要,包括培養(yǎng)教師、牧師、醫(yī)生、護士和其他社會與宗教工作人員①“The Ruralized Program for Cheeloo”,1930,p.1,RG 11—244—4004.。這個計劃受到了英美差會董事會的歡迎,但遭到齊大校友、大部分教師、學生特別是文學院師生的反對。因為他們認為農(nóng)學課程較文科程度為低,文學院的聲譽將會大大降低,文憑就不值錢了,他們并不想把齊魯大學變成一所鄉(xiāng)村建設(shè)學院。齊大校董會為了取得協(xié)作計劃中的經(jīng)費在1929年初原則上通過該計劃,并決定在教育系增加鄉(xiāng)村教育課程,在社會學系增加鄉(xiāng)村社會學、鄉(xiāng)村經(jīng)濟學課程,在文理學院附設(shè)家政學系,在醫(yī)學院內(nèi)附設(shè)公共衛(wèi)生科等。然而,1929年開始的世界經(jīng)濟危機讓聯(lián)合募捐計劃無限期推遲,協(xié)作計劃并未在各教會大學中執(zhí)行。

        朱經(jīng)農(nóng)曾作為咨詢委員參與了協(xié)作計劃的制定,1931年,他到齊大上任后覺得有義務來推動鄉(xiāng)村教育計劃。他對外宣稱,這是齊大的新計劃,其培養(yǎng)目標之一是要“養(yǎng)成學生守法自治吃苦精神,使畢業(yè)后到小城巿鄉(xiāng)村服務”②《齊魯大學之新計劃》,《申報》1931年12月25日第二張(八)。。但可惜他只做了一年校長,并沒有實質(zhì)性推動。西方教會方面并沒有放棄這個計劃,作為各大學差會董事會的聯(lián)合機構(gòu),中國基督教大學校董聯(lián)合會(1932年在紐約成立)希望推動各大學能沿著協(xié)作計劃前行。齊大早在1928年在濟南龍山鎮(zhèn)創(chuàng)辦了農(nóng)村服務區(qū),卻一直進展不大,主要原因為林濟青對此毫無興趣,他曾公開說“在龍山你們愛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不要打攪文理學院”③郭查理著,陶飛亞、魯娜譯:《齊魯大學》,第209頁。。此態(tài)度全校皆知,自然讓傳教士教職員非常反感。

        曾短期在齊大任教、后長期擔任校董聯(lián)合會干事的葛思德(B.A.Garside)在1933年10月給德位思寫信,討論下任校長資格問題,他認為首要條件就是“有能力而且熱切地領(lǐng)導齊大進入徹底的鄉(xiāng)村服務計劃”。齊大過去五年幾乎什么都沒做,他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中國行政領(lǐng)導對這個計劃的必要性沒有深切的認識,或根本就沒有愿望”。差會對齊大的這種批評盡管一直在重復,但齊大在農(nóng)村服務方面只是做個樣子,開設(shè)一些“文化”類的課程而已。葛思德發(fā)現(xiàn)阻礙齊大計劃的并非所有中國人,而是一群“頑固的中國職員、行政人員和校友”,他分析這與中國文化重視“面子”有關(guān),中國人希望培養(yǎng)的學生去“文化”機構(gòu)做一個白領(lǐng),而不是去農(nóng)村服務。葛思德批評學校行政人員“不知道中國和西方教育界的主流意見,即要求齊大承擔這個重任,而且有能力去實施這個計劃,而其他大學都沒有這么做”。因此,他認為必須建立中國人的領(lǐng)導,找到合適的人做校長,校董聯(lián)合會就會力所能及地支持,否則,“齊大的未來毫無希望”。他建議齊大請晏陽初或他團隊的人來擔任校長④“B.A.Garside to L.J.Davies”,Oct.16,1933,RG 11—253—4106.。雖然葛思德強調(diào)這封信是“純粹是個人、非正式的、秘密的”,但因為他是校董聯(lián)合會的干事,在經(jīng)費分配方面有很大影響力,其意見不可不重視。后來齊大曾跟晏陽初聯(lián)絡,晏非常謹慎地拒絕了,但提出了一個與齊大合作的鄉(xiāng)村建設(shè)計劃⑤⑦ “Verbatim Note of Discussion,Board of Directors”,August 16—18,1934,p.3,RG 11—252—4110.。

        1934年8月15日是林濟青代理校長期滿的時間。他已了解到校董聯(lián)合會的意見,覺得下任校長可能會改變目前文理學院的發(fā)展路線,為了不影響新校長改革,他決定盡早辭去代理校長,連同文理學院院長也辭,雖然院長職位到1935年3月才滿五年任期。齊大董事會中的西籍教職員,特別是施爾德等人,本來就對林濟青不滿,結(jié)果在1934年6月的董事會會議中毫無挽留地接受了代理校長辭呈,但拒絕接受他辭去院長⑥“Minutes of Sixteenth Annual Meeting”,June 15—19,1934.。這一結(jié)果立即遭到了山東省政府及各地校友的強烈反對。山東省主席韓復渠致電孔祥熙,請他為了齊大利益留住林濟青。另外山東省民政、建設(shè)、財政和教育四個廳長打電報給孔祥熙,青島、濟南等各地校友也寫信給董事會,反對林濟青辭職⑦。

        校董會發(fā)現(xiàn)自己處于很尷尬的地位,因為僅接受林濟青代理校長辭呈,但拒絕提名他作為常任(正式)校長。在省政府和校友強大的壓力之下,校董會不得不在8月16—18日就校長問題再次開會,結(jié)果是6票贊成,5票反對,以微弱票數(shù)通過林濟青擔任校長決議。雖然是秘密投票,但討論過程讓每個參與者都清楚,5張反對票全部來自西籍人士。這進一步強化了中國教職員的感受,造成校董會內(nèi)部中國人與西方人的分裂。校董會派員去拜訪林濟青,請示他是否就任,結(jié)果被林濟青明確拒絕,并離開了濟南①“Davies to Weirand Garside”,Sep.14,1934,RG 11—252—4110.。不巧的是,孔祥熙這時深感難以處理中、西董事不和的問題,也提出辭去校董會主席。齊大行政委員會立即派衣振青和德位思去上海與孔祥熙和林濟青溝通,希望他們接受校董會主席和校長職位。稍后孔祥熙回濟南,韓復渠、何思源和沈鴻烈都分別勸說孔祥熙擔任校董會主席??紫槲醯角鄭u時,沈鴻烈也請孔祥熙對林濟青施加影響,促其擔任校長。但結(jié)果令人失望,林仍堅決拒絕。

        齊大因為林濟青是否擔任校長的問題,已經(jīng)分化成明顯的兩派。衣振青面對同事的猜忌也憤而辭去校董。一位當事人描述了當時的情形:“我認為這是真正的危機。校董會一些人的態(tài)度很清楚地表達出來。一些人認為林濟青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一些人認為他回來會對大學的未來造成嚴重傷害。他成了一個真正的風暴中心,行政委員會成員和校董有的出席有的缺席,都或多或少與對他的態(tài)度有關(guān)。一些人辭職是因為他們認為不可能與他共事。衣振青辭職是因為他覺得沒有林濟青就沒有希望。這絕對是死結(jié)?!雹冖?“Grace Hickson to Weirand Garside”,December 24,1934,RG 11—253—4112.

        更糟糕的是,這時無論是從校董會還是行政委員會都找不出任何人愿意出任代理校長。齊大再次陷入無人主政的狀態(tài),校務停頓,所有人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學生發(fā)現(xiàn)學校未能向教育部及時提交注冊名單,原因是沒有校長蓋印,這很可能影響畢業(yè),于是,1934年11月下旬開始,學潮再起,校園到處貼滿了大字報。學生代表去見教育廳長何思源和省主席提出各種要求,但省主席拒絕接見,讓他們復課。齊大學潮再次成為當?shù)啬酥两驕麍蠹堦P(guān)注的話題,但很多信息不準確甚至是流言,讓齊大倍感壓力③《齊魯大學校務停頓學生亦怠課》,《益世報》1934年11月21日;《山東齊魯大學風潮情形》,《申報》1934年11月23日;等等。。

        何思源向齊大校董會會議轉(zhuǎn)交了罷課學生的四條要求:任命校長;重組董事會;任命新的醫(yī)學院院長;如果董事會決定重組或取消文理學院,必須向教育廳或教育部公告。第三條實際上是反對醫(yī)學院院長施爾德。第四條要求表明“鄉(xiāng)村計劃”就是降低文理學院水平的信念,在中國人心中是多么根深蒂固——盡管校董會保證不會如此,但學生和中國職員還是擔憂。根據(jù)校董會英文秘書的記錄,這個會議開得平靜,只要不提及林濟青,幾乎都是一致通過。但時任山東省鹽運使的校董李植藩發(fā)表聲明,如果林濟青回來擔任文理學院院長,他可以擔任代理校長,會議氣氛立即改變。罷課學生也都支持林回來任院長④。德位思承認齊大“毫無疑問進入了危險的境地”,擔心文理學院又要關(guān)門。慶幸的是,在1934年最后一天,齊大得知孔祥熙已經(jīng)同意繼續(xù)擔任校董會主席,李植藩擔任代理校長⑤“L.J.Davies to Board of Directors”,Dec.31,1934,RG 11—252—4101.。新年過后,校園危機暫時解除,學生復課。

        齊大仍要繼續(xù)尋找校長。1935年1月校董會提名燕京大學的梅貽寶,梅對鄉(xiāng)村事業(yè)一直很有興趣,但在訪問齊大后覺得事情難做,決定不就。一位熟悉齊大的傳教士說,齊大是世界上教會學校中行政最難做的。齊大因此只好降低選人標準,過去要求必須“全國著名”,而且在中國教育界有強大影響力,現(xiàn)在認為應該找個校友,他對母校會有更多的愛和責任感⑥“DavistoH.H.WeirandB.A.Gaside”,May 7,1935,RG 11—252—4101.。校董會終于在4月聘到1919屆校友、北大法學教授劉書銘(世傳)為校長,結(jié)束了連續(xù)三年沒有正式校長主政的狀態(tài)⑦《申報》1935年4月26日,第13版。。1935年1月林濟青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山東省政府委員,這樣他就無法再任齊大校長。1936—1938年他出任國立山東大學校長。

        結(jié) 論

        從1927年11月李天祿擔任第一任華人代理校長,到1934年底7年時間內(nèi),先后有江清、李天祿、孔祥熙、朱經(jīng)農(nóng)、林濟青、李植藩6位校長或代理校長,如果算上被提名而終不就的朱友漁、晏陽初、梅貽寶3人,總計有9人與齊大校長相關(guān)。這7年中校長更迭之頻繁、各方之間矛盾沖突之激烈,是其他教會大學所罕見的,也是這一時期齊大校園政治的主要內(nèi)容和特點。

        齊大校長難做,首先與齊大國際化的組織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齊大是由英、美、加三國的十多個基督教差會(最多時達13個)參與支持的,差會聯(lián)合曾推動了大學的快速發(fā)展,但隨著加入的差會越來越多,問題也越來越復雜。葛思德1922年第一次到齊大時就發(fā)現(xiàn)齊大的組織疊床架屋、行政效率很低,到1933年也沒有改善,因為“每個來自不同國家和宗派的組織都有自己的個性、政策和工作方法。大學必須友好對待每一個組織,否則就會失去他們的支持”①“Garside to Davies”,Nov.16,1933,RG 11—252—4099.。

        從齊大的國際化到本土化的轉(zhuǎn)變過程中,中西之間的矛盾沖突與博弈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從上述李天祿、朱經(jīng)農(nóng)、林濟青三位校長的經(jīng)歷中不難看出,決定校長更迭背后的因素很多也很復雜,民族主義,中央、地方政府與大學的關(guān)系,傳教士、中國教職員、校友等對大學發(fā)展理念的不同理解等等。所有這些因素都可以歸納為中西之間的沖突與博弈,雖然“中”與“西”在每個人、每個階段所體現(xiàn)的內(nèi)涵并不一致。李天祿時期是非基督教運動和民族主義所代表的“中”,與整個齊大所代表的“西”之間的一場博弈。朱經(jīng)農(nóng)時期是地方與中央政府的黨派利益與齊大作為一個私立機構(gòu)之間主張學術(shù)自由的博弈,具有明顯的中西文化差異。林濟青時期是關(guān)于大學不同發(fā)展理念的中西博弈,西人提出的最具中國本土化特色的鄉(xiāng)村建設(shè)計劃,其阻力恰恰來自以林濟青為代表的中國教職員和校友。

        這一時期在齊大校園政治與中西博弈中,齊大校方是最大的輸家,因為這不僅耗費了自己的精力,而且內(nèi)部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統(tǒng)一、團結(jié),齊大與地方政府之間、中西教職員之間信任減弱。由于校長的頻繁更迭和內(nèi)部爭斗,齊大錯過了抗戰(zhàn)前十年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失去了領(lǐng)跑中國鄉(xiāng)村建設(shè)教育的地位,在大學競爭中失去特色。今天看來也還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猜你喜歡
        校董立案校長
        凝聚社會愛心力量助推老年教育發(fā)展
        從高粱雙反立案調(diào)查說起
        校長的圣誕節(jié)這花是你的嗎?(一)
        立案
        上海故事(2016年12期)2016-12-09 16:49:08
        “先調(diào)查,后立案”為何不可?
        論立案登記制度中對惡意訴訟行為的防治
        人間(2015年17期)2015-12-30 03:41:10
        論校長的修養(yǎng)
        100萬買個點招指標:校董制度漏洞多
        華聲(2014年12期)2014-07-16 08:29:14
        好校長是怎么煉就的?
        校長給力“九個一”
        中國火炬(2011年5期)2011-07-25 10:27:43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 综合网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在线97中文字幕|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6 | 麻豆国产av在线观看| 少妇做爰免费视频了| 亚洲男人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成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抽插丰满内射高潮视频|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一个|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日韩 |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欧美| 在线视频一区色| 国产亚洲青春草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www夜片内射视频在观看视频|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九色 | 免费大学生国产在线观看p| 一本色道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熟女老人av| 看黄网站在线| 亚洲成人黄色av在线观看| 日本h片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国产日韩欧美二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91| 亚洲一区二区自偷自拍另类| 熟女人妇 成熟妇女系列视频|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美女免费视频 | 精品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被弄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精品视频入口| 少妇性l交大片免费1一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成人美女黄网站色大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