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堯
2017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是風起云涌,2018更將破舊立新。
2017年歲末年終,歐洲的“燃油車禁售潮”開始席卷中國。
12月9日,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宣布:“北汽的目標是2020年在北京市停止銷售自主品牌傳統(tǒng)燃油乘用車,到2025年在中國境內全面停止生產和銷售自主品牌傳統(tǒng)燃油乘用車?!?/p>
北汽顯然是要破釜沉舟了。據了解,2017年前10月,北汽新能源銷量同比增長79%,進入第一梯隊。徐和誼已將新能源汽車列為集團“2025戰(zhàn)略”的重中之重,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xiàn)新能源車年銷量50萬輛;年營收600億元;上市后市值達1000億元。
車企的大動干戈是否預示電動車時代來了?繼2016年火熱的行情被“潑了一盆涼水”,產能清查、騙補肅清后,2017年,新能源汽車在政策層面也是喜憂參半,既有補貼退坡、又有“雙積分”出臺。但都無法阻止車企的熱情,甚至引來大批造車“新勢力”入局??梢灶A見,2018年必將產生更為急劇的破舊與立新。
政策接力出臺
日前,有媒體報道,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對續(xù)航里程不足150公里的產品將不再享有補貼,補貼退坡程度或達40%,車企的神經霎時繃緊。其實,整個2017年,對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絕對是利好大于利空,諸如“雙積分”制度、在更多城市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號牌、提升貸款發(fā)放比例等不一而足。但這“一收一放”意欲何為呢?
“政策鼓勵是肯定的,只是方式變了?!闭闵套C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yè)首席研究員鄭丹丹對《中國經濟信息》記者說。當回溯三年來新能源汽車政策遞變時,不難發(fā)現(xiàn),政府對行業(yè)的管理正從真金白銀地補貼鼓勵,發(fā)展為有的放矢。
2017年初,國務院公布了《“十三五”節(jié)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最大亮點是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發(fā)展。具體的目標是,到2020年,綠色低碳產業(yè)產值突破10萬億元,并逐步成為支柱性產業(yè)。
緊接著,“雙積分”政策公布,將對行業(yè)產生深遠影響。2017年9月,財政部、工信部、商務部等5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了《乘用車企業(yè)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提出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的雙積分政策,同時逐步取消補貼,這就是所謂“雙積分”政策。
《辦法》要求,對傳統(tǒng)能源乘用車年度生產量或者進口量達到3萬輛以上的,從2019年度開始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2019、2020年分別為10%、12%。鄭丹丹說:“這將推動新能源乘用車消費升級,加快外資車企在中國開展新能源車產業(yè)化,利好產業(yè)長期發(fā)展?!?/p>
以大眾汽車為例,假設2019年大眾在華銷售燃油車400萬輛,則對應400萬×10%=40萬負積分,據最新的計算規(guī)則,續(xù)航里程為200km、300km的純電動乘用車,對應的標準車型積分分別為3.2、4.4,40萬積分對應上述兩種車型的數目分別為12.5萬輛、9.09萬輛。
可見國外車企要想維持在華銷售份額,除了找一家中國本土企業(yè)共同開發(fā)新能源汽車外,似乎也別無他法。雖然這一政策自2019年起才會實行,但時間已相當寶貴。這才有了萬眾矚目下福特與眾泰的合作,以及大眾和江淮、雷諾日產聯(lián)盟和東風紛紛成立合資公司,發(fā)力新能源汽車。
“雙積分”之后,2017年11月,銀監(jiān)會及央行共同發(fā)布了《關于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旨在提升汽車消費貸款比例,釋放消費需求。此外,公安部對新能源汽車啟用“專用號牌”,保監(jiān)會對新能源汽車設“專門車險”等都屬于利好政策。
至于補貼退坡,似乎也是順理成章。早在2015年財政部就出臺有關政策,釋放補貼退坡信息。2017-2018年補助標準已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據預計2018年將下降40%。續(xù)航里程在150至160公里的北汽EC系列、知豆D2、奇瑞eQ等一眾微型電動車將“很受傷”。鄭丹丹認為,政策落地后,技術落后、規(guī)模不足的新能源汽車將被快速淘汰。2018年各廠商將加快新車型設計,在新的補貼政策下,力求獲取較好的經濟效益。
產銷極速擴張
特斯拉國產的“靴子”何時落地,一直廣受關注。隨著2017年11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到訪,這一話題再度發(fā)酵。其實,無論特斯拉落戶哪里,其他車企也早已有所行動,整個行業(yè)也陷入產銷極具擴張的局面,但新生產能能被消化嗎?擴張過快未必好事。
中汽協(xié)(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guī)模正迅速擴張,呈高速增長。2017年1至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達到51.7萬輛和4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5.7%和45.4%。僅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2萬輛和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達到85.9%和106.7%,產銷均呈現(xiàn)加速增長態(tài)勢。來自工信部的數據也支撐了這一觀點,數據顯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占全球市場“半壁江山”,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過50萬輛,占全球總量50%。另據可靠消息,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突破100萬輛,穩(wěn)居世界第一。
根據《汽車產業(yè)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總目標為,力爭經過十年持續(xù)努力,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測算,受到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的支撐,如果按照目前的發(fā)展趨勢,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
除了國家政策拉動,地方政府的力量也不容小覷。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推出了充電基礎設施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多項方案,并且提出上牌車輛目標和新建充電站、充電樁數量目標。在山西省的規(guī)劃中,2020年電動汽車的產能要達到300000輛。
從中央到地方,形勢儼然如火如荼。但鄭丹丹卻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剛進入幼苗期,但滲透率只有2.65%。發(fā)展仍然存在掣肘。例如,個別企業(yè)對政策預期存疑,個別地方政策調整不及時;為新能源汽車充電的設施建設仍存在不平衡和滯后現(xiàn)象;特別在市場方面,除了限購城市對新能源汽車青睞有加,其他城市的購買意愿仍不強烈,市場仍待時間檢驗。endprint
中外車企布局
在各大城市的購車補貼、限行、限號等合力作用下,新能源汽車銷售持續(xù)火爆。特別是自主品牌車企銷售業(yè)績格外搶眼,已占90%市場份額,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吉利新能源等都榜上有名。見此情景,合資車企也不甘示弱、動作頻頻。
飄紅的數據增強了自主品牌車企的信心,北汽和長安汽車宣布“停售傳統(tǒng)燃油車,實現(xiàn)全部系產品電氣化”都是有力注腳。此外,長安馬自達、江淮大眾、沃爾沃和吉利合資的領克均表示,將在2019年推出首款新能源產品。
信心以外,自主品牌車企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fā)能力也是可圈可點。
日前,在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車項目現(xiàn)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看到一排排現(xiàn)代化標準廠房,占地達1000多畝。吉利南充項目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劉平說,吉利純電動車在核心零部件(電機、電控系統(tǒng)和電池),以及配套、載重、續(xù)航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技術積累,能確保純電動車高效、穩(wěn)定和安全地運行。
江淮汽車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fā)、生產和應用推廣已有數年歷史,通過不斷地“迭代研發(fā)”,江淮汽車已經在多項電動車核心技術領域形成了產品的正向開發(fā)能力。
針對飛速發(fā)展的中國市場,合資車企們也不敢怠慢,紛紛加大了投入力度。除眾泰與福特的合作,德國戴姆勒近日也宣布將向中國市場投資6.8億歐元,用于擴大電動車及電池生產;日本豐田汽車為了響應中國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已經和兩家與之合作的中國企業(yè)開始共同研究生產純電動車;大眾汽車也計劃到2020年,向中國市場投放約400000輛新能源汽車,而再過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50萬輛。
鄭丹丹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在產銷量方面已經領跑全球,相關產業(yè)鏈,如正負極材料、電解質等,在生產規(guī)模方面具備持續(xù)優(yōu)勢。此外,在新型電池材料(比如硅碳負極、固態(tài)電池材料、高鎳低鈷化正極、富鋰正極等)、智能化(比如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究與產業(yè)化方面,我國產業(yè)界將加快進度,縮小與國外領先水平的差距。
“新勢力”急入局
隨著國外車企在中國市場厲兵秣馬、積極備戰(zhàn),一場激烈地廝殺似乎已在所難免。就在此刻,又有造車“新勢力”入局,各方都已磨刀霍霍,整個市場已風生水起、波瀾壯闊。
數年籌備后,造車“新勢力”的新車終于在2017年集中進入量產階段。
2017年10月,有互聯(lián)網造車背景的小鵬汽車首款量產新車正式下線,其位于廣東肇慶的智能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年產能將達到100000輛。近日,威馬汽車也公布了首款量產車型,據透露,該車是一輛純電動智能SUV,最大續(xù)航里程可達600公里,具備智能交互功能。目前,威馬汽車位于溫州的智能制造工廠已完成所有主體廠房土建建設,全面進入設備安裝及調試階段,預計2018年一季度小規(guī)模量產下線。而云度和電咖推出產品速度也十分迅速。2017年10月云度1上市,11月電咖EV10也已上市銷售。
2017年12月17日,《中國經濟信息》記者在北京東長安街1號蔚來中心NIO House看到,蔚來的ES8已和消費者見面。時尚全鋁車身,續(xù)航近400公里,支持充換電技術,吸引不少眼球。最讓人感到意味深長的是蔚來體驗店的選址,這兒的前身正是奧迪汽車的展廳。是偶然,更是必然,這似乎預示了汽車行業(yè)新舊兩個時代的更迭。
據鄭丹丹預測,2018年將有更多新銳車企推出具有互聯(lián)網基因的車型;L4自動駕駛車在特定場景內將小范圍推廣;換電模式推廣范圍亦將擴大;鈷資源價格將持續(xù)上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