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守忠 鐘詩群
腸炎、爛鰓、赤皮俗稱草魚“三病”,主要是由細菌感染所至;其防治方法已非常成熟,其有效治療藥品也很多。然而,在實際生產(chǎn)中,很多草魚養(yǎng)殖戶,仍然年年深受其害,難覓良策。水質(zhì)惡化是誘發(fā)草魚“三病”的主要根源;在惡劣的水質(zhì)條件下,草魚“三病”很難被徹底治愈,常常是用藥不久,疾病又會再次發(fā)作,常常弄得養(yǎng)殖戶焦頭爛額,不知所措。
病例發(fā)生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qū)朱仙莊真新河村張老漢的一口50畝魚池,2017年放養(yǎng)規(guī)格在50~100g/尾的一齡草魚種2800kg,約38000尾,規(guī)格為50g/尾左右的鯽魚(中科3號)約750kg,同時搭養(yǎng)有少量白鰱和花鰱。據(jù)介紹,2017年4月初開始,草魚發(fā)現(xiàn)有爛鰓病、赤皮病后,死亡不斷增加;開始時,只有草魚死亡,后來還有白鰱、鯽魚,花鰱少量死亡。曾全池潑灑過強氯精、漂白粉、聚維酮碘、阿維菌素、二氧化氯等,還投喂過硫酸新霉素二個療程(共計8天);剛開始用藥時,還有點效果,死亡數(shù)量略有減少,后來,幾次用藥基本沒有效果。估計草魚死亡率已超過50%,死亡的鯽魚、白鰱也有100余尾。2017年5月2日,應張老漢的邀請,我們來到發(fā)病塘口,正直中午時分,在池塘下風口,還能見到少數(shù)草魚體色發(fā)黑,靠岸獨游,有的表皮有明顯出血腐爛癥狀。解剖病魚樣本(都為草魚,鯽魚和白鰱未采集到病魚樣本)大多數(shù)鰓絲腐爛嚴重,并帶有大量淤泥,有的個體表皮發(fā)紅出血,鱗片疏松、脫落(表皮下肌肉正常),少數(shù)個體腸道發(fā)紅,呈腸炎癥狀。鏡檢鰓絲臨時壓片:鰓絲紅腫嚴重,有的鰓絲紅腫膨脹成球形,大部分鰓絲臨時壓片中,都可見到少量的指環(huán)蟲,少數(shù)還有大車輪蟲、小車輪蟲、斜管蟲等。水質(zhì)檢測:pH在7.7左右;氨氮在1.0~1.2mL/L;亞硝酸鹽氮在0.10mL/L以下。結(jié)論:細菌性爛鰓病是導致草魚死亡的主要病因,部分個體伴有細菌性皮膚出血病,少數(shù)還有輕微的腸炎病。
2017年5月2日,全池遍灑二氧化氯(有效成分含量8%)泡騰片,總用藥量18kg(水深計1.5m);第三天,草魚死亡略有減少。為了改善水質(zhì)(因水源水質(zhì)差,未能更換部分池水),降低池水中的氮,5月3日和8日全池潑灑過磷酸鈣(兌水溶解)各200kg。5月9日之后,草魚死亡數(shù)量明顯增大;5月13日,對病魚樣本再次檢測:爛鰓癥狀略有減輕,赤皮癥狀未見明顯變化,腸炎癥狀明顯加重,且患腸炎病比例明顯提高。同日,全池潑灑戊二醛、苯扎溴銨(1∶1)合劑,用藥量30000mL(水深按1.5m計算)。同日,將投飼量降低50%,并投喂藥餌。藥餌配方:每千克飼料配面粉50g(粘合作用)、三黃粉4g、維生素C0.5g、恩諾沙星3g。藥餌制作:首先將三黃粉、維生素、恩諾沙星溶入少量清水后,均勻潑灑到顆粒飼料上,然后潑上面粉,充分攪拌,并放入陰涼處,空晾二小時,即可投喂。藥餌投喂:每天投喂二餐,現(xiàn)制現(xiàn)喂,連喂3天。5月16-20日,草魚死亡明顯減少,到了21日之后,草魚死亡又一次開始增加;5月26、27日二天,草魚死亡有160余尾,鯽魚死亡數(shù)量也在增加。5月27日,再次對池水進行檢測:氨氮在0.5mL/L以下,亞硝酸鹽氮在0.05~0.1mL/L之間。肉眼可見水面上有大量浮膜、膠體物、氣泡等;水體濃稠,呈灰褐色。同日,放出部分池水,將水深降低到1m左右,全池潑灑生石灰(2500kg)水。6月2日,全池潑灑50%含量的聚維酮碘8500mL,同時停食2天,第三天將投飼量降低到原有投飼量的50%,并且投喂藥餌,藥餌配方:每千克飼料加入面粉50g(粘合作用)、三黃粉4g、氟苯尼考3g、維生素K30.5g,連喂3天。用藥后的第二天,即6月3日,靠岸獨游的病魚完全消失。6月5日,死亡基本停止。6月10日,恢復原有投飼量后,逐漸緩慢增加投飼量。
草魚“三病”是細菌性疾病,大多數(shù)抗菌藥物都是有效的,如本案例中使用的戊二醛、苯扎溴銨、二氧化氯、聚維酮碘、強氯精、漂白粉等都是防治草魚“三病”的常見外用藥物;三黃粉、硫酸新霉素、氟苯尼考、恩諾沙星、維生素K3等是防治草魚“三病”的常用內(nèi)服藥品。在病情不太嚴重情況下,全池潑灑上述任一殺菌藥物,草魚爛鰓、赤皮癥狀會迅速消失;在病情較嚴重或伴有嚴重的腸炎病時,“外用”加“內(nèi)服”,草魚“三病”也是不難被治愈的。在本案例中,草魚“三病”久治不愈,反復發(fā)作的主要原因是水質(zhì)惡化。惡化的水質(zhì)不僅是誘發(fā)草魚“三病”的主要原因,而且還會給藥物治療效果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引起池塘水質(zhì)惡化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很多,如:氨氮、亞硝酸鹽氮、硫化氫、沼氣、酸、堿、生物毒素、代謝廢物等。從水質(zhì)檢測結(jié)果來看,氨氮、亞硝酸鹽氮、硫化氫等常見有毒有害物質(zhì)含量并不高,酸堿度也基本正常,但是從水質(zhì)表象來看,水質(zhì)濃稠,水面有大量浮膜并伴有氣泡,說明池水中,生物毒素、代謝廢物等有機物含量較大。當魚類代謝廢物、生物毒素量較大時,就會與池水中的懸浮有機物結(jié)合起來形成大量的膠體狀物質(zhì),這些膠體物具有很強的吸附性,能大量吸附施入水體中的帶電離子、有機顆粒等,如:多種藥物粉粒、H2PO3-、HPO32-等,從而大大降低治病藥物的有效濃度,影響了藥物的治療效果。有些代謝廢物還具有很強的毒副作用,能直接毒害魚類,使魚類體質(zhì)虛弱,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病原微生物;另外,惡劣的水質(zhì)促進了病源微生物的大量滋生,因此,在疾病治療過程中,藥效一過去,草魚就會很快再次感染病原體而發(fā)病。
池水中的硫化氫、氨氮、亞硝酸鹽氮、pH等可通過化學方法迅速檢測出來;代謝廢物,生物毒素等,尚沒有很好的檢測手段,主要通過觀測池水顏色、濃稠度、水面浮膜等情況進行綜合判斷。降低池水中的代謝廢物,生物毒素的最好方法是換水;然而,張老漢的池塘既沒有方便的水源,又沒有專用進排水溝渠,更換池水極不方便,基于這樣的條件,只有通過全池潑灑生石灰水,以降低池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含量。生石灰遇水后,迅速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是一種強堿,既能殺滅病原微生物,提高水體酸堿度,又具有很強的沉淀作用,能將膠體物質(zhì)大量沉入水底,改善水質(zhì)。雖然生石灰水暫時改善了池塘水質(zhì),但是隨著水溫的不斷升高及投飼量的加大,生物毒素、代謝廢物還將迅速增加,因此,徹底更換一次池水,定期潑灑生石灰水,及時施入微生物制劑還是十分必要的。
總之,治療草魚“三病”,首先要調(diào)水,只有在良好的水質(zhì)條件下用藥,才能徹底治愈草魚“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