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琦策
在縣城讀初三那年,我坐公共汽車回家,半路上來一位腿腳不方便的中年人,走路時高時低。當他坐在最后一排時,我忽然認出他來——我初二時的語文老師。由于羞澀,我并沒有開口問他,他也沒注意到坐在靠窗座位上的我。
汽車疾馳而過,路邊的白楊樹在熱浪中舞動著妖嬈的身姿。不一會兒,這位老師同隨行的人攀談起來,售票員過來售票時,他急切地從上衣的口袋里掏出錢,要替與他隨行的人一起付錢,隨行的人也在爭著付錢,推搡之間,他把票錢付了。路程較遠,一直坐了很長時間,他都沒有朝我這里看一眼。我看著他的側影,忽然憶起了以前那些事兒。
我在一所鄉(xiāng)村中學讀初一時,在親戚家里偶爾看到了一本《中考試題與答案》,這本薄薄的冊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翻看了幾頁,歡喜地做了幾道試題,盡管有些知識點我還并未學習,但我對那些試題愛不釋手,很渴望得到一本這樣的冊子。
初二那年,這位老師剛調過來。我現在已經記不起他的名字,他總是理著平頭,國字臉,兩條腿好像不一樣長,像是受過什么傷,常一瘸一拐地走上講臺,而后用兩只胳膊撐在講桌上。他講起課來言語不多,言語起來又不見得抑揚頓挫,更談不上幽默,每當講完一節(jié)課,他總拿隨身攜帶的手絹擦拭手心的汗珠。那時我們認為他是因為緊張,面臨下面太多學生,自己講課又不風趣而生出的冷汗。他總是很嚴肅,上課提問時,大家的反應也并不激烈,于是他讓我們匿名提意見,說提出來大家可以互相改進,好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有一則被采納的意見是我提的,我說希望他不在課堂上抽煙。第二天,他走上講臺,說:“大家說不希望我在課堂上抽煙,這是我的錯,我可以做到,但如果你們在課堂做小動作,那就別怪我不客氣。”
他的話終于應驗了,有一位同學上課疊紙飛機,被他抓住,當場挨了教鞭。我當時對這位表情嚴肅、性格呆板的語文老師有些不滿,莫非他是在報復那位不讓他抽煙的學生?可我作為一名語文成績較差的學生又有什么辦法呢?
當時我很喜歡寫作文,有一次學習寫新聞,他看著窗外的雨點打在窗臺上,靈機一動,說,就以雨為主題寫一則新聞吧。大家便埋頭寫了。過了半個小時,他讓我們交作文,并沒有幾個人寫完,我鼓起勇氣交上去,他皺著眉頭看了半天,說大家停一下。他說這寫得是什么新聞啊,沒有一點新聞的特征,不過有一條比喻他很欣賞,就是把農家屋頂為了防漏雨的塑料布比作美國的星條旗。我攥在手里的汗終于冷卻了,體會到他為什么上課時會出冷汗,這種滋味實在難受,因為我和他都不是“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英雄。從此我開始暗暗地討厭他,怪不得沒人聽他講課,簡直無聊透頂了。
初二期末考試后的一天,他托一位同學叫我到他辦公室,我很不情愿,也有幾分忐忑。去了之后,他讓我?guī)兔χ`寫學生的成績單,他念一個名字和分數,我寫一個,還夸我的字寫得不錯,他很欣賞,讓我保持。他忽然站起來,從枕頭底下拿出一本《中考試題與答案》,說:“這本書給你吧,希望對你有幫助?!蔽液荏@訝,剛才的緊張馬上化為感激的波瀾在心里涌動。
公共汽車上充斥著聒噪的人聲,我靠著窗戶看著他的側身,剛才的回想讓我有一種打招呼的沖動,哪怕依舊很緊張。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轉過頭來看著我,我問:老師,你還記得我嗎?他的表情瞬間變得疑惑,卻又帶著幾分自豪,然而他卻把我認成了別校的同學。我失望之余向他解釋,他也并未回想起來,直到我先下了車向他告別,他依然沒有想起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