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連家
(南寧急救醫(yī)療中心急救科 廣西 南寧530022)
護理風險指在護理過程中患者受到損傷或死亡等不良情況,具有客觀性、損傷性及不確定性[1]。院前急救護理是醫(yī)療護理工作的前線,是患者救治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急救患者大都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重且復雜等情況,而急救中心工作繁重、節(jié)奏快、難度大,故護理風險發(fā)生率高[2]。因此,為了有效減少院前急救護理風險的發(fā)生情況,降低醫(yī)療糾紛等意外事故對急救中心造成損失,本文將簡述院前急救護理風險,并總結院前急救風險防范對策的進展情況,現綜述如下。
院前急救護理風險種類多,主要為耽誤患者搶救時機、引發(fā)醫(yī)療糾紛;形成院前急救護理風險的原因亦較多,主要為人員、物資、環(huán)境原因。(1)120調度人員在接聽電話時未詳細詢問患者疾病情況、住址、聯系方式等,從而造成急救出診人員到達不及時,耽誤患者病情。(2)個別醫(yī)護人員時間觀念薄弱,急救意識差,易出現出診慢的情況;急救車司機、擔架員工作配合度較低,延長了出診時間,可能錯過患者最佳搶救時間,危及患者生命。(3)急救中心護理人員專業(yè)水平不足、搶救專科技能不熟練,應急能力差,對風險的預見性較差等,均容易在搶救時引起患者或家屬不滿;急救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不高,日常交接班馬虎,對急救設備、物品的核查及補充不及時,易造成出診時出現急救物資缺乏的情況,影響搶救的實時進行,威脅患者生命。(4)醫(yī)護人員在院前急救過程中,由于注意力集中在患者搶救上,常忽略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同意情況,例如在患者搬動前未告知患者家屬危重患者病情、搬動的必要性,或在搬動或者轉運過程中,未及時并密切觀察患者疾病變化,從而未能及時發(fā)現患者病情變化,體液外滲以及呼吸、心跳驟停等情況,增加患者救治風險[3]。
為了從人員主觀因素上降低急救中心院前急救護理風險的發(fā)生率,宗雨晴[1]等通過對不同年資的護理人員,制定層次不一的培訓計劃,并加強新入職院前急救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培訓,使急救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得到明顯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護理質量,降低了院前急救護理風險的發(fā)生率。另外,院前急救護理人員通過急救車內呼吸機、心電圖儀以及除顫儀等其他醫(yī)療急救設備的操作技能培訓,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萍寄堋j愒跇s[4]研究表示,通過組織學習《護理文書書寫規(guī)范》,院前急救護理人員達到了規(guī)范、準確且客觀、及時地進行出診記錄或護理文書的書寫的目標。在工作責任心等方面,孟雪琴[5]研究中表示,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理念,能使院前急救醫(y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得以顯著增強,并明顯提高了醫(yī)護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提高了急救中心醫(yī)護人員的團隊合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護患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急救護理操作的實施。
有效的溝通往往能夠解決很多不必要的誤解與糾紛,因此,加強院前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之間的交流十分重要。隨著患者及其家屬求知欲的增大,心理需求的增加,院前急救護理人員不僅僅需要精湛的專業(yè)操作技能,還需要善于表達與溝通,以便于及時解除患者及其家屬對院前緊急救治的困惑。另外,在急救中心日常組織培訓中,可以適當添加情景模式或者案例分析的內容,使日常急救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在緊急情況下的多種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的方式,盡最大可能降低由于溝通不當而引起的糾紛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溫小鳳[6]表示,通過各種護理風險的案例交流與分析,護理人員能夠學習到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的切實有效的方式,學習到同類案例的預防及處理辦法,還能學習到相關法律法規(guī),更有利于處理與患者之間各類協調問題。
院前急救常發(fā)的護理不良事件大都具有可預防性,范益芹[7]通過加強急救中心內部管理,并嚴格落實院前急救的規(guī)章制度,嚴格遵循急救操作流程等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院前急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賈曉慧[8]等表示,建立完善的急診急救相關規(guī)章制度是成功救治急診患者的一個關鍵因素。另外,建立健全的院前急救制度,例如嚴格交接班制度、做好急救車隨車相關登記等。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緊張工作情況下的醫(yī)療紕漏,避免耽誤患者最佳搶救時間,確保急救中心日常搶救工作井然有序地開展,并將各項風險降到最低。
急救中心在開展院前急救過程中,可能受到人員、患者疾病以及環(huán)境等眾多因素影響,發(fā)生護理風險事故。但通過加強院前急救護理人員專業(yè)技能與職業(yè)素養(yǎng)培訓、加強院前護理人員與患者間的交流以及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等方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院前護理風險的發(fā)生,并降低護患糾紛等事件的發(fā)生率,提高危急患者搶救成功率,為院前急救工作快捷、安全的開展提供保證。
】
[1]宗雨晴,彭飛.院前急救急診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范進展[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6,23(9):879-882,885.
[2]張智英,張寶珠.急診護理風險管理的現狀分析及防范[J].當代護士(??瓢?,2013,19(3):21-23.
[3]郭慧云,劉向麗,李文香,等.院前急救轉運途中靜脈輸液的護理風險與防范措施[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0):592-593.
[4]陳在榮.急診護理潛在的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1):324-326.
[5]孟雪琴.淺談院前急救中的醫(yī)學人文關懷[J].中華災害救援醫(yī)學,2016,4(3):179-180.
[6]溫小鳳.護理不良事件現狀分析與對策[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1):196-197.
[7]范益芹.院外急救護理質量管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4,9(2):151-155.
[8]賈曉慧,任建光.應用院前急救評價方法搶救106例腦卒中患者的急救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