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進炬
(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南京江北人民醫(yī)院 江蘇 南京210048)
苯胺中毒是苯胺進入人體所致疾病。苯胺為芳香族氨基化合物,易揮發(fā)的酒狀液體,廣泛應用于染料、制藥、農藥、塑料、橡膠等化學工業(yè)中。主要通過皮膚或呼吸道進入機體。在體內的代謝物,具有氧化血紅蛋白為高鐵血紅蛋白的能力,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造成缺氧和中樞神經抑制。我院急診科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急性苯胺中毒患者71例,現對其臨床救治總結如下。
71例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5例,年齡23~56歲,平均38.7歲;接觸苯胺1~10天,平均1.2天,屬急性發(fā)病,來本院就診。其中47例為巡檢苯胺生產管線中不慎接觸,24例為轉運苯胺過程中接觸;23例為經呼吸道及皮膚途徑中毒,48例為經皮膚接觸中毒。所有患者既往體健,無酗酒史,肝炎病史。
口唇及四肢末端發(fā)紺71例,頭暈、頭痛29例,惡心、嘔吐11例,胸悶11例,黃疸14例,尿頻、尿急2例,昏迷1例。
谷丙轉氨酶30~1469U/L,谷草轉氨酶32~2114U/L,總膽紅素14.3~312.5umol/L,高鐵血紅蛋白8%~58%,除1例死亡病例赫恩滋小體61%外余患者均為陰性。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yè)衛(wèi)生標準GBZ30-2002《職業(yè)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診斷標準》,診斷為急性苯胺接觸反應21例,輕度中毒34例,中度中毒15例,重度中毒1例。
(1)立即脫去污染衣物,污染的皮膚用溫肥皂水或清水反復清洗。本組患者來院前均已完成。(2)應用特殊解毒劑-美蘭:接觸反應予休息,服用含糖飲料,維生素C,輕度中毒可給1%美蘭1mg/kg加入25%葡萄糖溶液20~40ml中,緩慢靜脈注射,一次即可。中度和重度中毒可給1%美蘭1~2mg/kg加入25%葡萄糖溶液20~40ml中,緩慢靜脈注射,必要時可隔2~4小時重復使用一次。根據高鐵血紅蛋白動態(tài)測定結果可酌情用2~4次。(3)大劑量維生素C應用:50%葡萄糖液60~100ml加入維生素C1-2g靜脈注射,或10%葡萄糖液500~1000ml加入維生素C2-4g靜脈滴注。(4)積極防治溶血性貧血,主要為對癥和支持治療,重點在于保護腎臟功能。(5)化學性膀胱炎的治療:主要為堿化尿液,應用適量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防治繼發(fā)感染。并可給予解痙劑及支持治療。(6)保護肝功能:應用保肝藥。
70例治愈好轉出院,14例出院時膽紅素仍然輕度異常,隨訪2~5月后均恢復正常。死亡1例為重度中毒伴多器官功能衰竭。
苯胺,又稱阿尼林、氨基苯等。為無色或淡黃色油狀液體,易揮發(fā),具有特殊氣味,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苯胺非常容易通過人的皮膚侵入人體內,在生產過程中直接或間接污染皮膚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1]。經呼吸道吸入的苯胺,90%可在體內滯留,經氧化后可形成毒性更大的中間代謝產物苯基羥胺,然后再氧化生成對氨基酚,與硫酸、葡萄糖醛酸結合,經尿排出。少量苯胺以原形由呼吸道排出[2]。
苯胺中毒機理是苯胺在機體內轉化為某些代謝產物后,對血紅蛋白有強力氧化作用,使血中高鐵血紅蛋白迅速增多,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因為當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時,有些血紅蛋白的4個鐵原子都變成三價,有些則部分變成三價,血紅蛋白的分子內只要有一個三價鐵時,就可以加強其他二價鐵對氧的親和力,使氧不易釋放到組織中去,因而造成組織缺氧癥狀[3]。同時因苯胺在體內經生物轉化產生中間產物苯胲(苯基羥胺),并有赫恩小體的形成,很容易出現溶血性貧血、中毒性肝病、急性腎功能衰竭及神經系統(tǒng)損害等嚴重并發(fā)癥。
本組患者中14例出現黃疸伴有膽紅素異常,其中9例同時伴有肝功能異常。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種類很多,其共同的毒作用是形成高鐵血紅蛋白,可伴有溶血、肝臟、腎臟損害。但2-甲基-4硝基苯胺不出現高鐵血紅蛋白血癥,臨床表現以嚴重的肝臟損害為主。鄰甲苯胺、對甲苯胺、氯鄰甲苯胺等除形成高鐵血紅蛋白外,可致化學性膀胱炎,臨床表現為尿急、尿頻、尿痛、肉眼或鏡下血尿。硝基苯、鄰硝基氯苯、對硝基氯苯、鄰硝基甲苯等,形成高鐵血紅蛋白的作用強于形成赫恩滋小體(變性珠蛋白小體)的作用。間二硝基苯、間硝基苯胺對硝基苯胺形成赫恩滋小體的作用強于形成高鐵血紅蛋白的作用,更易發(fā)生溶血,故中毒病人除測定高鐵血紅蛋白外,還應測定紅細胞赫恩滋小體。本組病人基本無溶血發(fā)生,與其接觸的苯胺種類有密切聯系。為硝基苯、鄰硝基氯苯、對硝基氯苯、鄰硝基甲苯類。
當大劑量亞甲藍快速進入人體后,還原型輔酶Ⅰ脫氫酶不能使其全部還原為還原型亞甲藍,此時亞甲藍則為氧化劑,可直接將血紅蛋白氧化為高鐵血紅蛋白,故應特別注意。另外應用高滲葡萄糖液、大劑量維生素C、輔酶A和維生素B12等藥物靜脈滴注使用與美藍有協同作用。維生素C可使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為血紅蛋白,而脫氫的維生素C又被谷光甘肽還原,以后又作用于高鐵血紅蛋白,如此反復不已,使血中高鐵血紅蛋白濃度降低,但其作用不如亞甲藍迅速和徹底。注射葡萄糖的目的,則為利用其氧化作用,以提高高鐵血紅蛋白還原過程中所需要的NADPH[4]。
曾有苯胺中毒誘發(fā)心肌梗死的報道,我們對71例中毒病人均進行了心電圖及心肌酶學檢查,除1例死亡病例心肌酶譜升高外其余病例均無異常。本組病例中的死亡病例為接觸苯胺后因涉及犯罪而未及時就診,終因嚴重的溶血性貧血、中毒性肝病、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腎病而死亡。故苯胺中毒搶救的關鍵是及時有效地清除毒物、合理使用特殊解毒劑和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
[1]汪國雄主編.預防醫(yī)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164.
[2]金泰廙主編.職業(yè)衛(wèi)生與職業(yè)醫(yī)學第6版[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50
[3]左月燃,邵昌美主編.預防醫(yī)學[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34.
[4]張文武主編.急診內科學第2版[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