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巧玲 袁景
摘要:基于中職學生的學情特點,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很難適應學生的需求,而近年來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教育行業(yè)提供了新的教學輔助手段和思路。本文針對機械基礎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足,探討如何利用信息化軟件輔助手段來解決,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課堂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此外,還分析了運用信息化軟件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改進措施。
關鍵詞:機械基礎;信息化軟件;雨課堂軟件;改進措施
一、《機械基礎》課堂教學現(xiàn)狀
目前,《機械基礎》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知識局限于教材、學習局限于課堂。不能滿足現(xiàn)代教育的教學理念,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長遠發(fā)展。
1.以教師為中心
目前,機械基礎還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法,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手段,得到的是“老師講的頭頭是道,學生滿堂睡覺”的結果[1]。難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知識局限于教材
目前,學生學習《機械基礎》的主要媒介是教材,但教材知識多為陳舊的學科基礎知識,而很多知識更新快、外延廣,單純地依賴教材不利于學生對現(xiàn)有知識的理解、對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的學習。且本課中涉及到的常用機構和傳動等知識,具有抽象、枯燥的特點,需要借助動態(tài)圖片或視頻資源直觀感受幫助學習,而課本上多為靜態(tài)圖片[2]。老師借助多媒體可以補充部分動態(tài)圖,但是課堂時間有限,老師能展示給學生的資源依然有限,課本和老師的知識成為學生學習的極限。
3.學習局限于課堂
機械基礎的傳統(tǒng)授課形式中,學生主要學習資料是教材或老師的PPT課件[3],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時間在課堂上,課下學習沒有可便捷獲取的有效資源。
二、信息化教學符合《機械基礎》的課程特點,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有效補充
信息化教學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中心,在知識結構和學習時間上都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有利于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教學理念,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有效補充。
1.以學生為中心
現(xiàn)代教育理念強調教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4]。信息化教學的特點正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例如利用“雨課堂”信息化軟件進行授課時,老師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自主搜索資源解決問題、實時上傳共享資源。課堂始終圍繞學生的學習活動開展,學生是課堂的真正主角,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極大地挖掘學生的潛能,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理念。
2.立足教材,開放學習資源
當今時代是一個空前開放的時代,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信息的網(wǎng)絡化,經(jīng)濟的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更加緊密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方位開放式的新型教育。其中,教育資源的開放性是現(xiàn)代教育開放性的重要體現(xiàn)形式和組成部分。傳統(tǒng)機械基礎課堂上老師能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教育資源、教育內(nèi)容都是封閉的,信息化教學則立足教材,學生根據(jù)老師的引導進行開放性的自主學習,學生可以接觸到網(wǎng)絡中無限的資源,吸收更多的知識。一方面完善了學生的知識結構,為更新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提供了幫助;另一方面,打開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以課堂為核心,開放學習時間
現(xiàn)代教育的開放性不但體現(xiàn)在教學資源、教學內(nèi)容上,還體現(xiàn)在教學形式、教學觀念、教學時間的開放性等各個方面。利用信息化軟件教學,老師可以將課件、視頻等多種資源共享在學習軟件的客戶端,學生不但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在課堂之外也可以便捷地獲取學習資源,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中學習時間開放性的理念,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三、信息化教學在本課程中的實施
筆者在利用信息化軟件“雨課堂”實施《機械基礎》教學的過程中主要設置了以下步驟(以下以“鉸鏈四桿機構的類型及應用”一課為例進行詳細的闡述):
第一部分:課前準備
1.仔細研讀教學大綱,根據(jù)大綱要求將本章節(jié)學習內(nèi)容細化為若干個明確的學習任務:
1)什么是鉸鏈四桿機構?
2)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類型有哪些?
3)鉸鏈四桿機構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2.課前推送與本課相關的實時新聞、前沿科技或微課到“雨課堂”軟件客戶端。
推送的新聞應聯(lián)系行業(yè)發(fā)展和動態(tài),學生可以提前了解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增強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認可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推送了鉸鏈四桿機構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微課,視頻中講述了太空漫步機、汽車刮雨器等鮮活的鉸鏈四桿機構應用實例,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第二部分:課堂活動
1.任務引領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如在搞明白了什么是鉸鏈四桿機構以及鉸鏈四桿機構的類型后,引導學生探索鉸鏈四桿機構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2.學生合作探究,完成任務
借助教材、教具和網(wǎng)絡資源探究學習,找出鉸鏈四桿機構的應用案例進行理解,并上傳動態(tài)圖片、視頻等到客戶端,資源共享,實現(xiàn)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3.學生代表講解本組學習成果,如曲柄搖桿機構的應用有剪刀機、攪拌機、碎石機等。
4.老師點評,知識補充:曲柄搖桿機構應用還有篩砂機、跑步機等。
5.師生共同總結:鉸鏈四桿機構三種基本類型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三部分:課后跟蹤
課后學生完善作業(yè),上傳客戶端,老師跟進學習。如本課中讓學生動手制作一個鉸鏈四桿機構,拍攝動畫上傳客戶端。利用信息化軟件授課,學生完成作業(yè)及老師收發(fā)作業(yè)的形式也發(fā)生了靈活的變化。
四、信息化教學在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利用信息化軟件教學不僅提高了教師的要求,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很多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習慣、不愿意主動學習思考、理解力不夠、更重要的是自制力差,利用信息化軟件進行資源搜索的時候容易開小差。因此這反過來又是對老師教學能力的考驗。要求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合理的課堂引導和嚴格的課堂管控方法。筆者認為針對以上情況可以采用以下措施進行改進:
1.采用分組,控制手機的數(shù)量,起到相互監(jiān)督的效果,且在組與組之間進行評比;
2.課堂學習內(nèi)容的任務難度系數(shù)要適中,讓學生稍微努力就可以解決,讓學生能體會到成就感,這樣學生才會有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注重考核,教學形式發(fā)生變化,隨之而來的就是考核體系的變化??己朔绞揭鄻踊?,
注重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如筆者在進行考核時,非常注重學生的參與度比重,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比重,不唯結果論。
參考文獻:
[1]陳錦華.機械基礎課程教學運用信息化技術的思考[J].理論研究,2014.05.
[2]趙菊芳.淺談信息化資源在《汽車機械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汽車實用技術,2015.10.
[3]李林.《機械基礎》信息化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J].江西化工,2017.08.
[4]王策三.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6).